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中国成品质洼地? 同款鞋国外买的比国内质量好

           年底将至,又迎来消费旺季,线上线下各种促销活动此起彼伏,刺激着人们“买买买”的热情。这其中,有些现象值得关注:

           中国生产的高性能电饭煲,却不在“出生地”销售;一双国际大牌的运动鞋,“漂洋过海”买回来的比国内买的更耐穿;境内企业生产的牛肉丸,外销品质水准比内销高出一个档次;国外品牌的同款小汽车出现质量问题,全球召回时唯独“中国例外”……

           不少消费者发现,同样的商品或服务,国内看到的、买到的,品质往往比国外“差点意思”。那么,我们是不是成了全球市场的“品质洼地”?

           品质“内外有别”普遍吗?

           外销内销是两个标准、两条生产线,一流产品外销、二流产品内销,这在国内一些行业似乎成了“惯例”;有的国外品牌在国际市场和中国市场搞双重标准,品质“内外有别”屡见不鲜。

           “国外买的篮球鞋穿一年还好好的,国内买的穿俩月就坏了,质量差别真不小。”北京市朝阳区某高校大三学生徐伟对记者说。徐伟爱好篮球,去年出国时买回一双篮球鞋,虽是国外品牌,但产地在中国,穿了一年没出问题。经他推荐,一位球友在该品牌国内专卖店买了一双在中国生产的同款鞋。没想到,短短两个月后,朋友鞋子的减震气垫正式“报废”。

           国内国外的球鞋质量差别有多大?徐伟又做了一次更精确的对比:他先托人从国外买回一双篮球鞋,又到国内商场买了一双同品牌同型号的鞋子。之后,他轮流穿着两双篮球鞋打球,结果国内买的鞋子半年左右“开帮”了,而国外买回的鞋子却没有出现任何问题。“不得不说,这其中还真有文章。”

           一些国内厂家的产品,外销比内销质量高一个档次

           深圳市罗湖区居民关建经常到香港采购商品,尤其是食品。他发现,香港超市的很多蔬菜、鸡肉、猪肉等生鲜产品来自内地,品质却比内地市场的更棒。以牛肉丸为例,香港买回的牛肉丸,口感比国内超市销售的产品好。“配料无非是牛肉、猪肉、玉米淀粉等,但吃起来就是不一样。”关建告诉记者。

           外销内销两个标准、两条生产线,一流产品外销、二流产品内销,这在国内一些出口行业早已成为“惯例”。拿食品行业来说,数据显示,我国食品出口合格率持续保持99%以上的高水准,而内销食品在“多年整顿”的背景下,合格率在90%左右。这几个百分点的差距,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某些行业国际国内“不同线、不同标、不同质”的尴尬。

           一些国外品牌,在国际市场和中国市场搞“双重标准”

           麦当劳、肯德基、必胜客……在国外颇守规矩的知名洋快餐,到了中国后,却变得有些“懒散”,食品安全的弦并没绷紧,近年来接连被曝光食品安全事件。2014年上海福喜就因大量采用过期变质肉类原料并供应给麦当劳、肯德基、必胜客等餐饮企业,引发广泛关注。

           出现问题后,国外品牌在中国的处理方式也很“傲慢”。今年7月,宜家因部分橱柜产品存在安全隐患宣布召回,起初没有把中国市场放在召回之列,最后迫于舆论压力,才召回中国市场的隐患产品;9月,韩国三星宣布,因电池缺陷问题,召回在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销售的“NOTE7”型号手机,但不包括中国;日本东芝公司先后对存在质量缺陷的笔记本、彩电、洗衣机、手机等产品进行多次全球召回,却很少顾及中国市场……

           “在不少消费领域,国内目前确实处于品质洼地的状态。”中国贸促会研究院研究员赵萍说,国内消费者对品质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但高品质供给相对不足。商品和服务品质“内外有别”的现象,进一步加剧了消费市场供需错配的矛盾。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