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创智能工厂 践行智能化工业4.0
在现代科技发达、制造业大力倡导工业4.0的大环境下,不少缝制设备生产商和服装生产商已经纷纷用上了最先进的机械手臂甚至机器人设备来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然而长园和鹰认为,并不是使用了机械手臂、机器人等先进智能化设备,就被认为实现了工业4.0。在工厂的工业智能化中,信息化是第一位的,技术和设备只是手段,核心应该是通过信息化进行管理,最终实现设备通过智能化控制进行生产。
首创“不落地”智能工厂
众所周知,经过长期的技术积累,长园和鹰自主研发生产的自动裁剪机、自动铺布机、自动吊挂机和智能仓储系统等单一产品在全国颇有知名度和美誉度,长园和鹰也分别针对每一款单一产品在性能优化、技术升级和服务保障上做了大量的工作,力争每一款产品都精益求精,都能在竞争激烈的同类产品中力压群雄。譬如,将自动裁剪机增加自动维护保养、自动提供远程无线服务等功能;将自动吊挂机设计成管理者不需进入生产一线,只需坐在办公室就能轻松收集到工厂的生产状况和生产进度等信息。
随着经验的日积月累,长园和鹰近年来慢慢发现光是将单一产品做到极致还是不够的,这样的生产流程是脱节的,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工业4.0。据此,长园和鹰于去年提出了“智能化工厂的全面解决方案”的理念,计划打造全国首创的“不落地”式智能工厂。在这个智能工厂里,所有的生产环节都是不落地的:先将拿到的订单分解成一个个生产计划,然后从面辅料的进厂到产品的设计,到自动铺布、自动裁剪、自动管理衣片、自动缝制,再到成品的自动管理直至成品出库,整个订单生产过程都是通过计算机进行无人化的自动管理。
以前,服装生产的各个环节都需要人工在地上进行,而有了“不落地”智能工厂,通过智能化的系统,所有的面辅料都是在机器上运行的,运送过程也是通过空中吊挂实现,将面辅料及衣片运送至各个缝制的工位上,直至成品出厂,整个过程都是不落地的,不仅使生产效率倍增,而且也使衣物更加干净整洁。除此之外,每一个制作环节都会及时地反应在计算机上,用信息化进行管理,使生产管理者对生产车间的运行情况一目了然。
“目前,国内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智能化生产的服装企业不多,而长园和鹰正在与山东一家服装企业进行合作,计划近期推出服装智能工厂,从面料到成品的整个过程都通过计算机实现信息的收集与交换,打造一座真正意义上的智能化工厂。”长园和鹰董事长尹智勇介绍说:“想与我们合作的服装企业不少,但我们挑选合作伙伴极为慎重,因为我们希望能打造一个智能化的样板工厂,如果一切顺利的话,10月前后,这套系统即将在山东试运转,这个智能化的样板工厂将成为全球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服装工业4.0工厂。”
“互联网+”与智能生产的有机结合
上海衣得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也在为践行智能化工业4.0做着不懈的努力。衣得体致力于运用“互联网+”和三维扫描测体技术实现规模化的个性化定制生产。通过衣得体这个平台,消费者可以现场进行虚拟试衣,平台会对消费者进行详细的三维人体测量,然后将消费者的三维身材数据上传到云端系统。消费者下单以后,平台上的智能物流会自动将订单进行整合,传送数据给生产厂家,生产厂家根据消费者的个人人体尺寸及下单时选择的款式和喜好进行生产,成品再通过统一的快递直接发送到消费者测体的门店,整个过程只需要不到一个星期就能完成,这也是目前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服装定制周期。
衣得体经过了八年时间的积累和磨练,已经掌握了整套先进、成熟的三维测体技术,将技术进行落地操作只需要合理利用“互联网+实体经济”的模式,实现电商、门店、APP、技术有机结合,开展普及性的个性化服装定制。而“互联网+实体经济”的模式正在衣得体与影楼之间的合作中进行实践。衣得体与选定的影楼合作,主攻婚庆市场的个性化定制。通过在影楼中放置测体和测脚的三维测量设备,可为新人定制完成符合个人尺寸的结婚礼服和婚鞋,打通制造业到达消费者端的通道。
刚开始可能只与1000家影楼小范围合作,然后再用一两年时间推广到3000家影楼。如果在婚纱礼服这个品类运行得较为顺畅,再推广到全国的各个小区,在小区门口设立三维测体店,为全品类的服装提供定制平台,让电商与实体门店的优势互补,让所有人都能享受到三维人体测量技术带来的好处。
衣得体要做的是将“互联网+”、智能生产及智能物流三者有机结合,在此基础上将收集的数据进行整合分析,将信息及时分解传递到生产工厂,进行规模化的定制生产。未来,衣得体还将推出更深层更全面的解决方案,即大数据与互联网技术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