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给浙江进出口带来红利
昨天,省商务厅发布的一份数据显示,今年1-4月,浙江服务贸易行业整体发展平稳,占同期全省外贸总额的11.75%。进出口总额1012.79亿元,同比增长11.91%。其中,出口621.85亿元,同比增长9.79%;进口390.94亿元,同比增长15.46%。
据省商务厅服务贸易处相关负责人介绍,1-4月,浙江的服务贸易发展呈现出规模持续扩大、结构持续优化、市场持续拓展的主要特点。
据悉,1—4月,服务贸易进出口十二大领域中有六大领域增幅超过平均增幅,它们是国际海事与运输服务、通信服务、教育服务、文化娱乐和体育服务、医疗保健和社会服务、其他商业服务。特别是,通信、文化、其他商业服务、教育等领域,增幅甚至超过了30%。同时,技术服务、知识产权、文化服务等增幅占比提升明显。其他商业服务占比从5.57%提高到了6.60%,提高了1.03个百分点;教育服务从10.28%提高到了11.97%;文化服务占比从1.01%提高到1.30%。
据了解,围绕“一带一路”命题,沿线国家和地区增长迅速,64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中,有56个和浙江企业发生业务往来。其服务外包合同执行额达26.38亿元,占全省离岸执行额的22.28%,同比增长15%。其中执行额排名第一的是泰国,达2.41亿元;执行额排名第二的是新加坡,达2.34亿元。排在第三到第十的分别是柬埔寨、印度、印度尼西亚、伊朗、越南、俄罗斯、马来西亚、土耳其。来自东盟10国的服务外包合同执行额占“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的46.37%,来自西亚北非18国的服务外包合同执行额占“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的2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