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赋能智慧缝制专家谈(之一)

           智慧缝制是缝制机械发展的必由之路,所涉及的技术和知识非常多,其应用对象及形式也极其广泛。何为智慧缝制,如何才能实现智慧缝制,迄今行业尚在摸索之中。

           然时不我待,当下行业正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新时代,面对不断变化的个性化需求,急需加快智慧缝制赋能的共识,并以持续创新精神和勇敢的跨界探索,成为智慧缝制的创新者、赋能者,智慧缝制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的实践者、探索者,共同为行业可持续发展赋予活力,贡献能量。

           恰逢中国缝制机械行业大会即将召开,协会围绕“赋能智能缝制”的大会主题,甄选产业链上下游专家展开论述,现将部分观点进行梳理,以飨读者。

           吴海宏

           北京大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

           近两年缝制设备制造业和其他制造产业一样,出现终端市场需求疲软、发展增速放缓的情况。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的后危机时代,“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总体发展思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已经是行业普遍共识。

           作为行业电控领域的领军企业,大豪认为,未来缝制机械的创新,以及“智慧缝制”的实现,电控将成为至关重要的一环。有鉴于此,大豪依照“智慧缝制”的主体发展思路,致力于构建缝制设备云服务平台,实现“线上云设计平台+线下体验店+云工厂=极具创意的个性化商品”的创新商业模式实践,推出了DH-NET网络智能工厂管理系统,同时在提升缝制设备智能化层面,推出了智能集成一体化缝制设备电控系统。

           可以预见,未来的制造加工业不再是密集的工人、庞大的生产规模,而是人、机器、数据的互联,结合各种信息技术进行数字化的柔性制造。大豪通过缝制设备加工业和互联网信息产业结合,开创服装创意应用服务产业,实现传统制造业向信息服务业的延伸。最终在缝制加工行业领域,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双创”发展模式。

           朱寅

           西安标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从缝制机械行业实际来看,当前行业正处于自动化向智能化转型升级的重要阶段,各类智能化技术如机器人、自动图像、语音识别等正被快速应用,并形成了众多具有自感知、自学习、自决策、自执行、自适应功能的智能化缝机新产品及相关新型生产服务模式。这些智能化新产品和解决方案日益成为行业发展新的重要经济增长点。

           从国际来看,加快发展智慧缝制技术,重塑并打造我国制造业竞争新优势,亦是抢占国际发展制高点的重要战略选择,对实现行业强国发展目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具体来分析,“智慧缝制”带来的变化,首先体现在工序层面,针对下游用户在缝制生产流程中产生的工艺合理、减少浪费、快速响应、提质可控、减员增效等诸多共性诉求,从CISMA2017各企业的展品看,基本都在向着这个范畴进行努力。但应该清醒地看到,距离“智慧缝制”的目标仍需经历一定的过程。

           其次是缝制设备本身。“智慧”的基础,是设备可以根据生产需求的不同,进行自学习、自调整、自匹配,真正实现“去人工”。以标准威腾和6930两款产品为例,已基本实现通过前期积累(不同缝料、不同厚度、不同针距、不同工序等缝制的过程),进行数据存储和记忆,这可以看做是设备自学习过程。通过学习足够数据后,设备就不再需要人为调整和设置,而是通过智能识别,自行生成参数设置,智能匹配完成生产。

           目前,行业在单机自动化、单元自动化层面,取得了很大突破,奠定了实现“智慧缝制”的基础。只有设备自动化更加稳定、可靠,才能确保缝制质量,才可以产生有效的数据,支撑物联网对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和分析,最终形成物联网技术与“智慧缝制”同步进行的闭环循环体系:生产数据采集→智能分析→生成结果→指导生产,从而将下游生产模式从原有的人工主导,转变为设备主导,重塑产业生态,打造更具竞争力和适应力的柔性生产模式。

           值得行业同仁注意的是,“智慧缝制”带来的不仅是产业链生产模式的革新,对行业既有的服务模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对厂商之间的“大协同能力”提出了新的考验:由渠道为主转为厂家为主,由销售设备向整厂规划转变,由传统售后服务向增值服务转型。此外,“智慧缝制”需要企业跳出传统思维、拓宽眼界,更多的引入和借力软件开发、系统编程、设备通讯、光电子感应等外行业资源,形成以缝制设备生产企业为主导的资源集成和整合。

           林雪平

           浙江美机缝纫机有限公司董事长

           如果用德国工业4.0的理念来看,智慧缝制是缝制技术(产品)的4.0,是全流程物联技术在行业广泛融合、应用的结果,是被行业及产业链上下游广泛认同的发展方向。智慧缝制将引领行业实现新的发展,加速行业转型升级的步伐,通过“两化融合”带来缝制设备产品的新品类、新物种,打开全新的市场空间和需求蓝海。

           但从行业当前的实际情况分析,缝制设备产品架构中不仅有自动化的缝制产品(3.0),同时还并存着纯机械类单机(1.0),电脑单机(2.0),从市场层级来分析,常规单机类产品的市场仍在,因此行业整体规模仍会进一步增加。智慧缝制(4.0)目标的实现是需要循序渐进的,在此过程中,企业既要有发展的紧迫感,也不能急功近利。

           智慧缝制属于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全新概念和模式,对产业链上下游也必然会带来新的影响,这些是有目共睹的。

           首先对于中国缝制机械产业,智慧缝制增加了“弯道超车”的可能性。尤其近年来,中国缝企在设备的自动化、集成化层面加大了研发和创新,通过高新技术的应用和融合,设备性能得到丰富,核心竞争力明显提升,这一点在中高端市场和发达国家市场中尤为明显。

           对于下游用户产业,智慧缝制的出现,针对性地解决了很多共性的痛点和瓶颈:第一,通过设备红利替代人口红利,改变甚至重塑了下游产业的旧有业态,带来了更多的流程模式选择和工艺创新组合,极大程度上支撑了下游产业的转型升级;第二,减员、增效、提质、环保等效果的集成,提升了下游产业生产率和整体生产品质。

           作为智慧缝制的倡导者和践行者,美机积极融入智慧缝制的新时代潮流,不仅塑造出以子公司翰德利为主打的自动化设备品牌,更在传统的三机领域取得了明显进展,成功入选中国服装智造联盟。未来,美机将在不断强化自身既有设备品类的同时,适时引进或并购国外先进自动化技术,以更开放的心态和更具竞争力的环境,吸引更多的人才和伙伴,共同助力智慧缝制事业。

           秦仓法

           上海鲍麦克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裁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中国制造2025”的推进,自动化技术如今已经进入万物互联、高度智能的新格局,掀起新一轮科技革命和工业创新浪潮。当“智慧”遇到“缝制”,缝制设备行业也迎来了智能技术发展的春天。

           “智慧缝制”给缝制设备行业带来了新机遇,同时也促进制衣企业的转型升级,可快速实现市场信息传递、客户反馈和加工制作——“智慧”型缝制设备将越来越多的代替人工,加工效率将显著提升,整个服装产业全部智能化之后,个性化定制到生产单位,将极大的节约社会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最终实现技术红利代替人口红利的进程。

           为推动缝制设备自动化与智能化深度融合的新契机,塑造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动力,抢占未来先进缝制设备生产技术制高点,“智慧缝制”已经刻不容缓。缝制设备要实现互通物联,首先需要解决设备联网问题,鲍麦克斯在CISMA2017期间展示的“智能制造云管理平台”,正是对“智慧缝制”的试水:通过运用互联网技术、大数据云服务器和高效的远程数控系统管理,实现缝制设备之间的物联——整个流程实现信息化管理、电脑操作、智能生产,将资源、信息、物品和人进行互联。

           鲍麦克斯坚信:在行业二八分化加速的当下,只有智能化才能提高产品核心竞争力,助力中国民族缝企在行业洗牌中进“二”弃“八”。需要警醒的是,在此进程中,需要企业持之以恒的坚持和投入,时刻保持技术领先,才能独占鳌头。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