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换人与智能制造之间不得不说的秘密!
- 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以机器人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正在成为我国制造业下一轮发展的新引擎,推进“机器换人”已是大势所趋。
日前,德国最大的工会为争取降低工人工作时间和提高工人工资,组织工人罢工,导致工厂生产线面临停产,为制造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
不只是德国,随着人力成本的持续上涨和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加剧,人力问题已成为困扰全球制造业企业发展的一大难题。
每当提及企业大规模机器换人的潮流,将抢夺工人饭碗时,便会引起较大范围的社会争议。的确,部分机械工人必将被机器所取代,这也是全球工业自动化的发展趋势。
如今,“机器换人”已在我国多个省份展开,各地方政府也表现出对“机器换人”很高的热情,甚至给予了高额补贴。在浙江以及广东各地,政府部门正在为企业“机器换人”提供补贴,用来购买包括机器人在内的自动化设备,数额从10-15%不等,有的地方甚至达到20%。
在政府的资助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快了“机器换人”的步伐,推动生产方式由“制造”向“智造”转变。作为传统的缝制行业也加入了“机器换人”的浪潮。一些缝制企业通过引入智慧缝制设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力成本。整个行业都在积极推进“机器换人”和智能生产线、智能车间改造提升工作,进一步优化生产工艺和效率,提高生产一致性水平。积极推动商业模式的创新,鼓励实施标准化生产和个性化定制,提升产品智能化水平。
智能制造和工业强基作为“中国制造2025”的重点和主攻方向,需要着力发展这两方面,缝制行业已经渡过了智能制造的培育期,正在进入发展期、成长期,“机器换人”正在成为趋势所向。但如果仅仅把“机器换人”等同于“智能制造”,是一个大众误解。机器换人只解决了效率与成本的问题,沿袭的仍是大规模工业生产的传统思路,只实现了自动制造,而非智能制造。
真正的未来制造,或者说智能制造,一定是可以满足人类个性化需求的制造。打破标准化、模块化生产与个性定制的瓶颈,才是真正的“未来制造”。相比于机器换人在大工业生产时代的绝唱,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突破!而TPET也一直在这条路上,努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