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D】这是延续了两千年的质量管理思想
- 魏文王问扁鹊:“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
扁鹊答:“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
文王再问:“为什么你最出名呢?”
扁鹊答:“长兄治病,是于病情发作之前,诊疗前后,无甚感觉,一般人哪知他事先已除病因,所以名气全无;中兄治病,是于病情初起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本乡;而我是治病于严重时,人总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放血,在皮肤上开刀敷药,以为我的医术最高,因此名气响遍全国。”
“魏文王问扁鹊”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原文区区不足百字,却深刻讲述了“质量管理”的真谛和核心所在:
事后补救不如事中控制
事中控制不如事前预防
这篇最古老的质量管理案例,也启示着现代的质量管理实践。最近新鲜出炉的《杰克质量管理操作指导书》,就是从事前的质量策划、事中的质量控制、事后的质量改进三个方面,来指导项目的质量管理工作。
质量策划
是根据项目内外部环境制定项目质量目标和计划,同时为保证这些目标的实现,规定相关资源的配置。
如何通过质量策划做到防患于未然?传统计划类似于“隔墙投掷”,也就是某个人在不了解全局的情况下制定自己的计划,然后丢给下一个部门的另一个人……
与之相反,现在的质量策划是由多部门同时进行策划,包括所有与生产和服务相关的人员,这样他们就能在策划过程中提供相应的信息,还能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事前预警。
是通过监控审视质量形成过程,消除全过程中引起不合格或不满意效果的因素,以达到质量要求和目标而采用的各种质量作业技术和活动,致力于满足质量要求,保证过程规范及质量计划落地。
是消除系统性的问题,针对已经发生的问题进行根因分析,识别纠正,通过对产品和体系的改进提高顾客满意度。提高现有的质量水平,使质量达到一个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