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缝制机械行业改革开放四十年大事记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就此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沐浴改革开放的春风,中国缝制机械行业勇敢地迈出了探索的步伐。改革开放为中国带来承接世界缝制机械产业转移的良机,国际先进企业陆续到来,大量民营缝机企业借助工业缝制设备的产业春潮茁壮成长,渐渐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主力军。这一过程中,行业彻底完成由家用缝纫机向工业缝纫机的历史转变,刺绣机、特种机研发生产逐渐崭露头角,产品整体向高速化方向发展。
— 大事记下 —
2003年
中捷、百福共同投资组建上海百福中捷工业有限公司。同年,“行业优秀新产品评选”工作展开,工业缝纫机被列入“中国名牌”评价目录,行业中标准、上工、飞跃、中捷、宝石被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授予“2003年中国名牌”称号。
2004年
上工股份收购德国杜克普,成为国内企业实施海外并购的标志。同年,中捷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成功上市,开创行业内民营企业上市的先河。
7月,浙江台州被授予“中国缝制设备制造之都”称号,其工业缝纫机产值占据行业近三分之一比重,同期首届“中国缝制机械行业市场发展论坛”在台州召开。同年9月,第一届华南国际缝制设备展览会(SCISMA2006)在广州国际会议展览中心举行,这是行业首次举办区域展。
2007年
行业增长达到顶峰,实现年产量1780万台,刷新行业最高记录。CISMA改为两年一届,巩固全球缝制设备第一大展地位。同年11月,福建省缝制设备行业协会成立,宁波缝制机械行业协会成立。
2008年
1月10日到12日,“2008中国缝制设备展示会·印度”在印度班加罗尔国际展览中心举行,这是中缝协首次在海外举办展览会。
2009年
全行业加快自主创新、深化结构调整。9月,河北省昌黎县荒佃庄镇被协会授予“中国缝纫机弯针之乡”的称号。同年,由中缝协主办、标准冠名赞助的首届行业维修工职业技能大赛成功举办,在行业中掀起一波学习技术和技能的热潮。
2010年
行业产值、出口创历史新高,全行业工业总产值完成550亿元。9月,“隧道式连续大型洗涤机组及高效缝制设备开发”重点项目课题申报指南由科技部正式发布,这是行业第一个国家级科技开发项目,它有力推动了行业的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同年,行业启动“质量提升赶超工程”,开展首届“中国缝制机械行业50强经销商评选”活动,并在高校首次开设缝制机械行业专业课程,北京工商业大学设立了机械系统动力学建模与仿真、缝制机械机电系统设计、缝制机械噪声测量与分析三门课程,成为行业人才培养的一次重要突破。
2011年
“缝制机械制造”正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行业类别名称。9月,“CISMA2011”在上海举行。同年,商贸专业委员会制订并通过了《中国缝制机械行业售后服务规范》,这是行业商贸领域首部行业性服务规范。
2012年
中国缝制机械协会与全国缝制设备工业信息中心联合出版英文刊《CSM(中国缝机)》,面对全球化市场环境,积极将充满活力的中国缝制机械行业及其优秀企业和产品介绍给国外同行,促进行业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行业的外向型发展步伐。
2013年
1月17日,上海惠工三厂正式更名为上海标准海菱缝制机械有限公司,其业务和“海菱”品牌正式纳入标准股份业务体系和品牌架构。3月8日,上工申贝收购德国百福公司100%的股权。7月,上工申贝完成了收购德国凯尔曼特种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行业首次质量提升工程完成验收工作,全面回顾和总结三年来行业开展直驱型电脑高速平缝机、普通五线包缝机质量提升工程所取得的成果和经验。同年,CISMA2013在上海成功举办。
2014年
中国缝制机械协会成立30周年,10月,中国缝制机械协会成立30周年庆典活动于北京隆重举行。
2017年
1月19日,杰克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成功挂牌上市。5月26日,强信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市挂牌典礼在台湾地区证券交易所举行。8月,杰克股份成功并购了意大利衬衫智造专家——迈卡公司(MAICA),这标志着杰克从“智能缝制设备制造商”向“服装智能制造成套解决方案服务商”转型升级走出了跨越性的一步。同年9月,CISMA2017在上海成功举办。
7月3日,杰克与意大利威比玛等三家企业在维罗纳完成股权交割,最终成功收购拥有38年历史、世界牛仔裤工业缝纫机领域的领军企业——意大利威比玛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