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新动能,实现高质量发展——何烨理事长在2018行业大会上的讲话
- 效益方面
- 产品结构优化方面
- 市场方面
- 企业结构优化方面
- 软硬件基础比较薄弱:缝制基础理论、服装等下游应用工艺研究、智能缝制所需的传感技术、控制技术、软硬件系统开发能力储备不足。
- 传统工业思维:产品同质化、企业间缺乏协作;装备、工艺等无法互联、互通。
- 人力资源短缺:人力资源整体素质偏低;专业人才匮乏、复合学科交叉人才缺乏;科技创新基地(平台)及专业服务团队缺乏。
- 成本不可逆的持续上涨:土地资源短缺且价格持续上升、人力成本上升,能源及原材料、运输及物流价格持续上涨。
- 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加剧:服装、制鞋等产业外移、中美贸易争端升级、汇率波动等。尤其是当前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出口均遇到了极大地压力。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理事、各位代表:
大家好!
很高兴与大家相聚在诸暨,共同参加我们缝制行业年度行业大会。过去的一年,中国缝制机械行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推进行业自身各项建设,取得了卓越的发展成就和非凡的社会影响力。
年内,行业克服了外部环境发生明显变化,下行压力加大,不确定性增大,发展信心不足等一系列困难,紧抓下游行业需求升级和国内外市场结构变化机遇,加快结构调整,有效增产提质。规上企业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速12.5%,主营业务收入增速18.14%,利润增速15.7%,出口增长23.5%,四项主要经济指标全部实现了两位数增长。其中,规上企业工业增加值不但在轻工领域一枝独秀,更高于全国工业6.1个百分点;生产量、值同比均持续两位数的中高速增长,行业月产能近67万台,基本恢复到2011年历史同期最好水平。行业以优异的表现再次迎来了总理的调研走访,成为国家和地方主管部门施政施策的重要参考。
行业的发展成就是大家一年以来不懈努力的真实写照,凝聚了大家的共同的汗水和智慧。2019,我们将迎来新的发展征程。面对复杂的内外环境,我们如何继续凝心聚力,再接再厉?行业发展的经验告诉我们,行业必须有机融入时代的潮流中才能实现发展,在强基固本的不懈淬炼下才能行稳致远,在与时俱进的完善和提升中才能持续释放活力。而每一次变革都是行业实现跃升发展后的机会。
本次行业大会的主题为“聚焦新动能,实现高质量发展”,希望大家通过本次会议的交流和充分的研讨,进一步凝聚共识,辨明方向,优化部署,推动行业迈入高质量发展新时期。
下面,我就行业的发展谈几点意见——
Part.1 行业经济运行的形势和主要特点
在即将过去的2018年,全行业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 产销增长创新高
1-9月协会统计的行业百家整机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50.14亿元,同比增长16.64%,工业缝纫机累计产量406.00万台,同比增长29.78%。
另据统计局数据显示,前9月行业规上企业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速12.5%。
图1 历年工业增加值增速变化图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9月行业规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238.11亿元,同比增长18.14%;实现利润总额14.42亿元,同比增长15.69%,高于同期全国工业14.7%的增速(而前三季度,全国工业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72.4%的贡献率,主要源自于钢铁、建材、石油开采、石油加工、化工5行业)。实现毛利率17.94%,同比下降0.39%;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6.06%,同比下降2.08%,同期轻工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6.13%,同比下降6.55%,全国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6.44%,美国制造业该指标约为8%。
图2 历年主营业务收入利润变化图
行业月产能近67万台,已经恢复到2011年历史同期最好水平。
2 出口贸易增长快
据协会不完全统计,前9月行业百家整机企业累计出口缝制机械整机产品282.36万台,同比增长13.42%,出口额6.76亿美元,同比增长23.52%,行业出口量、值有望创历史新高。
3 结构优化显成效
自动模板机产量接近3万台,同比增长超过70%以上。
各类专用缝制单元设备(自动贴袋机、自动钉攀机、自动接橡筋机等),产量超过3000台,同比增长超过30%。
智能化缝制设备销售收入近20亿元。
应用领域有效拓展。服装约占70%,鞋帽箱包15%,家纺制品10%,其他5%。
客户群体优化。特种缝纫机、自动模板及个性化缝制单元等被溢达、波司登、雅戈尔、罗莱、水星等下游领军企业普遍应用。
企业间合作并购重组全面推进。杰克成功收购了意大利牛仔系列自动化缝制单元老牌企业V.B.M,与旭豪开展战略合作,上工收购天津宝盈65%股权。
4 技术创新后劲强
企业的创新成果丰硕,前三季度,行业累计申报各类发明专利1099项,同比增长22.7%。
行业自主核心技术体系进一步完善,大豪成功升格为国家级技术中心,行业拥有国家级技术中心3家,杰克新获批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5 质量品牌建设进展大
行业团体标准建设如火如荼,制定并颁布了《工业用缝纫机 计算机控制上下复合送料平缝缝纫机》、《缝制机械行业售后服务》两项协会团体标准,拓卡、美机、宝宇、汇宝、信胜、越隆等一大批企业承担完成了十多项“浙江制造”系列标准立项和制定。通过一系列的标准制定,“浙江制造”已经成为高品质、高水平的代名词,也意味着,区域品牌通过先进的标准认证,已经得到了市场的认可,获得了国际认同。
协会团体标准《工业用缝纫机 计算机控制高速平缝缝纫机》被评为2018年工信部团标示范项目。
在德鹰、杰克、大豪已获得国家单项冠军荣誉的基础上,行业新增国家单项冠军2家:琦星,越隆;完成了行业59家零部件单项产品冠军企业及优势企业评价。
轻工缝制机械十强、轻工百强,轻工装备三十强企业参与度越来越高,品牌效益逐渐显现。
6 服务型制造在路上
智慧缝制技术创新及成果应用实质性突破,各类具备数据采集、远程运维功能等功能的智能化缝制设备大量涌现,智能化缝制设备销售收入近20亿元。
多家企业进入智慧缝制工厂产业化阶段,标准、鲍麦克斯、海诚等成功建设样板工厂,鲍麦克斯、海诚、舒普、飞跃双星等多家企业成为阿里新制造模式重要合作伙伴。
行业资源有效整合,协会联合21家上下游企业和专业机构发起成立智慧缝制工厂技术服务联盟,并在此基础上组建智慧缝制工厂技术研究院。
成功完成近20家下游骨干企业智能化生产能力测评,行业抓住《中国制造2025》九大战略任务目标要求,行业制造企业延伸服务链条,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正由提供设备向提供系统集成总承包服务、提供总体解决方案积极转变。
老问题、新挑战
Part.2 行业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显然,国家正以更积极的姿态建设更开放包容的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缝制机械行业同样需要以更积极的姿态与时俱进,持续的调整并完善自身发展策略。对此我提三点要求和希望:
1、加强政策学习,围绕国家战略做好统筹部署
全行业需深入学习领悟新时代新精神、新政策、新战略,一是围绕国家大局和自身发展实际,积极配合协会及相关部门开展政策建议;二是借鉴国家及轻工业“十三五”中期评估方式、方法,做好自身阶段性发展评估;三是加强国内及国际形势研判,结合《轻工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50条)》等制定文件,有针对性的完善自身在新时期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各项预案、相应规划及步骤措施。
2、以智慧缝制为发展主线,加快发展动能转换
强化创新驱动。围绕产业需求,着力加快短板装备、系统软件研发创新,推动智能制造集成发展。
强化生态产业链建设。加强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和融合,加强缝制设备及纺织、服装企业间产学研用协同、共享机制构建。
强化人才培养。培育一批既懂制造技术又懂信息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和面向智能制造的技能型人才。
3、技术、品质与效率多头并举,推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持续提升技术创新能力。进一步完善和细化行业重点领域技术创新路线图,完善以行业骨干企业为主体技术创新机制,加快前沿、核心技术及相关重点产品的研究,掌握一批对产业竞争力整体提升具有全局性影响的关键技术,形成一批拥有核心技术的重点产品,加快形成我国缝纫机产品技术核心体系。
二是坚持产品质量提升,强化产品质量保障。重视并持续推进行业产品质量提升工程,通过与国外先进产品的质量检测对比,研究制定质量提升方案,构建产品质量提升标准体系,实现产品质量有效提升。加快引进和制定行业智能制造技术标准,建立并完善行业智能化发展标准保障体系。
三是加快自主品牌建设,加强品牌驱动。通过持续的产品性能、功能提升、完善,以及个性化、差异化需求、服务定制,丰富品牌内涵,实现品牌价值提升,培育一批拥有自主核心技术、高附加值且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知名品牌,实现行业在全球产业链的整体提升。
Part.3 2019行业重点任务
技术创新:以缝制对象的最优化控制为导向,开展相关缝纫工艺和缝纫原理等基础研究;围绕缝制系统的机构独立驱动及控制、机器视觉、机器人辅助、缝料自动抓取及传输、数据通信等先进技术开展融合应用研究。
品种增加:以西服、衬衫、牛仔裤、鞋帽、家纺用品等下游细分领域个性化需求为切入点,进一步研究开发各类智能化缝制单元及其数字控制系统。
品质提升:持续推进工业缝纫机、电脑刺绣机等典型缝制设备质量提升工程,研究制定产品质量检测项目和赶超目标值,制定有针对性的质量提升方案、措施,开展产品质量攻关。
品牌建设:组织做好行业十强以及轻工装备三十强的评价工作及相关宣传推介,继续推进企业间的整合及并购,优化资源配置。
智慧缝制推进:进一步扩大智慧缝制工厂测评覆盖面,做好相关研究及成果推介;完善智慧缝制工厂建设技术及标准体系,组织开展接口、数据格式、数据采集及传输规范等行业标准立项和编制;推进智慧缝制样板工厂及示范项目建设。
市场拓展:围绕年度及展会主题,做好 CISMA2019展会展示;以展会为契机,切实开展面向面向服装、家纺、皮革制品等下游行业协作和联动。
以上各项重点任务,部分由协会牵头实施,这在刚才协会秘书长的工作报告里已有所体现,但主要部分则需要我们广大在座骨干企业 承担并有效落实。行业的发展,主要靠一代代的企业家。尤其是我们这样一个以民营经济为主的行业,作为民营企业家要加强自我修炼。政治修炼(服务国家战略)、行为修炼(履行社会责任)、心力修炼(守得住灵魂、耐得住寂寞、咽得下委屈)、企业家精神(创新、实干、坚韧、担当)的修炼。希望大家在新的一年里能一如既往的开拓奋进、勇于担责,共同努力,圆满完成各项任务。
回首四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国缝制机械行业对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提升综合国力,促进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国际竞争力,全球化分工合作方面不断展现出自己的价值。
展望未来发展,我们也有信心,有决心、有耐心去实现我们共同的事业和奋斗目标。让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中央正确方策政策引导下,为中国缝制机械工业由大变强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