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改革开放40周年专题】深圳缝企:开拓创新 后来居上
- 20世纪80年代初期,台湾缝配企业落户深圳,开启了当地缝纫机精密零配件制造的先河。随着改革春风吹遍大地,缝纫机、辅助设备、软件和销售商家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深圳缝制设备行业诞生了首批民营企业家。为维护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当地企业组建行业商会的意愿越来越强烈。
- 1985 年,一位叫姚根的香港人率先将国外进口配件及二手针车带到深圳,在黄贝岭凤凰路开了深圳第一家针车行,开启了深圳缝制设备的新时代。
- 1987年,标准牌、华南牌、双角牌销售点相继落户深圳。
- 1989年,台湾达盈缝配厂落户深圳,随后嘉亿、伟群、耀瀚、金和拉开了深圳缝配产业的序幕。
- 上个世纪90年代初,大地利、上海、坤伦、天 华、精通、环球、亚洲、金利、银利等公司相继在深圳开启了经销零配件、二手衣车的贸易行。
- 1993年,以枪水、衣车油为主打的深圳洁王科技有限公司在制衣界脱颖而出。
- 1998年,深圳第一家自主生产缝纫机的企业诞生了,远成缝纫机公司生产的大王牌横空出世,开启自产自销的新篇章。
- 千禧年,台州 缝纫机品牌银工、宝宇进入深圳市场销售。其他品牌诸如大地利、有利、祖克、金工、柒柒柒、金利牌也跟上了整机制造的步伐。
-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2009年,深圳九零九公司研发出世界上第一台模板缝纫机,这是深圳缝机行 业人值得骄傲的事情。
- 2018年初,深圳雅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功挂牌新三板。这些都是深圳缝制设备行业用拼搏、严谨和汗水留下的精彩印记。
缝制机械行业在改革开放的40年时间里也见证了这巨大的进步和变化,深圳缝配市场经历了国外进口——自产自销——日趋饱和三个阶段。
1998年3月辞去工作,买了一部二手单车、一个工具袋,穿行在深圳的 大街小巷,专给服装店、窗帘店、小型服装厂维修设备。
1999年收了第一个学徒,印出了“针车医院”的 名片,专治缝纫机疑难杂症。
2001年先后在上梅林、大望、木棉岭设点开店,注册为月恒针车行,从事维修和二手衣车买卖。
2004年,转型并创立星驰缝纫设备有限公司,销售高林牌缝纫机和兄弟家用缝纫 机。
2011年11月,受环球针车行毛仕棠先生推荐,兼任深圳市缝制设备行业协会秘书长至今。
在深圳这些年,是一个自我成长的过程,我与缝纫机互相成就,共同见证深圳缝制设备行业的成长与发展。
深圳缝纫机市场经历了辉煌与平静,
对以深圳市场为主的销售商来说,目前正面临着一次大规模的洗牌,粥少僧多的现象让竞争力匮乏的经销商知难而退 ;
对深圳区域的零配件厂家来说,低价劣质的产品将逐渐消失,高品质的定位才能实现持续发展 ;
对整机和辅助设备生产厂家而言,创新并付诸于行动才具有竞争力。
希望深圳缝制设备行业人不急不躁,以品质为先,践行工匠精神,实现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