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智能制造离我们还有多远?

           制造业长期以来一直占据着国民经济的主体地位,国际产业分工格局正在不断重塑,中国制造业迎来全新的机遇和转机。为了建设制造强国,中共中央制定了“中国制造2025”行动计划,将智能制造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工业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经过几年的发展,中国制造2025具体落地到哪一步了呢?
           与我们关系最近的智能制造设备就是智能家居产品的应用,事实上,越来越多具有个性化设计的智能家居产品,已经进入到普通百姓家中。产品要想实现智能化,甚至是个性化定制,具体需要哪些特殊要求呢?在某电器制造企业的智能工厂中,一边是传统生产线,一边是新建成的智能化生产线,据工厂工程师介绍,传统的生产线需要投入70个人工,而新建的智能生产线,只需要投入30个人,机器人的加入,不仅让生产过程变得更加高效、精准,节约了企业的生产成本,还能够实现柔性化生产,能够同时生产出10种不同的产品。
           按照传统的生产工艺和方式,一条生产线只能生产一个规格的产品,而在智能生产线上,可以根据订单要求的不同,同时上线生产不同的产品,同时解决了生产资料浪费和生产成本的问题,这是中国制造2025实现落地的有效方式,也极大推动了整个工业生产过程的进步。
           “中国制造2025”将智能制造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智能制造是两化深度融合的核心内容和实现目标,也是中国抓住新一轮产业革命的机遇期,能够助力中国迅速跻身于世界制造强国之列。
           就目前情况而言,智能制造似乎能解决传统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所有问题,与智能制造相关的云计算大数据决策、智能工厂、互联网+等概念也成为行业内的热门话题,但在国人信心满满的时候,德国专家却给所有的中国人泼了一盆凉水,对中国工业进入4.0时代表示了担忧,而对于我们现在抓的比较紧的质量问题,德国早在工业2.0时代就已解决了。我们制造业急需加快产业升级改造的智能化发展,同时也要避免在盲目追求工业高速发展的时候,忽视产品质量的提升。
           那么,中国智能工业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呢?一方面,信息技术与工业生产的融合,能够解决产品批量生产的问题,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可靠性等质量问题,比如,与国外的生产设备相比,在短期内国内生产设备可能会达到预期相近的生产精度,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内机械的生产精度会明显下降。另一方面,信息技术能改变硬件设施,却不能提升技术人员的创新能力,不利于智能制造的持久发展。
           正是因为这些原因,我们对很多制造技术只是知道其如何运行,却不知其运行的基本原理,当我们在后台接受到一个故障代码时,不能发掘其深层次的原因,从而也就无法提供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工业4.0的发展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渐进发展的过程。中国制造2025把工业基础作为未来制造强国战略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则,已经被提到国家层面而备受关注。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