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哪些产业用纺织产品和领域最火热?
- 热点产品
产业用纺织品专用纤维:核心技术尚待攻克
今年以来,我国加大了对产业用纺织品专用纤维的支持力度,提高产业用纺织品创新水平,已经成为我国纺织工业创造竞争新优势,迈向中高端的主要任务。但是由于专用纤维产业属于技术密集型的产业,而且发达国家对我国严格技术保密,因此我国专用纤维产业整体上处于竞争弱势地位,虽然专用纤维产品的产能已出具规模,但是产品的稳定性及核心技术的拥有上尚处于追赶的地位。
面对激烈的国内外的竞争形势,我国专用纤维产业链从原材料到纤维研发、制备及产业化的整个过程中均充满了挑战,只有通过自主研发,打破国外长期以来的垄断局面才是现阶段我国专用纤维产业的必由之路。
业内专家表示,科技创新是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发展的重要引擎,多学科、多领域的交叉融合体现了行业特点和创新方向。随着专用纤维在技术的不断进步,加上纺织功能性材料和多功能复合材料加工技术和应用水平的提高,以及仿真综合测评系统的不断完善,行业迎来加速发展的关键期。
非织造布:内需市场动力十足
国内非织造布行业的发展主要得益于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的内需市场扩大,科技进步和专业人才带来的内生动力;国内化学纤维和纺织机械工业提供的坚实保障;同时也得益于全球化带来的世界范围内的产业链合作,国内非织造布行业从国外学习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创新能力得到显著加强,中国制造的非织造布及制品也凭借良好的品质和成本优势行销世界各地。如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非织造布产业链中的重要一员,开放和合作有利于全球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向全球不同发展水平的用户提供优质的非织造布及制品。
湖北省仙桃市被授予中国医用非织造布生产和出口基地,据了解,仙桃市集聚上下游的企业有1000多家,高端制品超过60%,出口份额占全国40%,年产值突破300亿元,成为全球最大的非织造布产业基地。
今年以来,德国安德里茨公司陆续接到来自多家国内非织造布企业的水刺非织造布生产线订单,该公司aXcess交叉铺网水刺生产线不久前在杭州萧山凤凰纺织有限公司成功投产,专门用于生产擦拭巾和卫生用品用定量水刺布,定量范围30~100g/m2,生产速度可达100m/min。安德里茨公司负责人表示,中国作为非织造布产业的领导者的定位更加明显,主要原因在于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化的不断发展以及二孩政策的落地,加大了非织造布内需。
热点领域
过滤与分离用纺织品:环保政策促进市场升级
2018年是我国环保政策落实年,自1月1日起,多部环保政策法规正式施行。今后一个时期,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的重点,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打赢蓝天保卫战。二是加快水污染防治,实施流域环境和近岸海域综合治理。三是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四是加强固体废弃物和垃圾处置。五是加强环境治理制度保障。随着国家环保治理政策更严厉、标准更严格,以及人民群众对清新空气、清澈水质、清洁环境等生态产品更迫切的需求,使得过滤与分离用纺织品增长迅猛,新材料新工艺不断涌现,新技术市场应用不断扩大,企业通过创新引导取得好成效,行业继续保持较高速度增长,随着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行业的前景会越来越光明。
据国际调查机构数据表明,中国占全球除尘市场份额一半以上,除尘滤袋正在以每年15%的数量增长。而全球空气过滤市场约77亿美元,包括工商业、民用暖通空调、电子厂房等的空气净化等,中国占20%。国内市场方面,在产业结构调整、老化工“散乱污”等落后过剩产能面临淘汰的大背景下,膜产业作为符合十三五规划的重点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预计在十三五规划末仅分离膜就能够实现3000亿的产值。
今年以来,多家过滤材料生产企业加大了市场拓展力度。浙江三星特种纺织股份有限公司与东华大学合作开发液晶聚芳酯纤维在中试线上成功纺制出第一批初生丝,迈出了工业化生产可行性坚实的第一步。
浙江净源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基于PTFE中空纤维膜开发而成的高新技术及各种水处理成套设备,已得到广大客户的高度认同,并在市政、印染、化工、制药、钢铁、食品、垃圾渗滤液、养殖等高污染污水处理领域建立了一系列样板工程,运行效果良好。
业内专家建议,由于国家加大环境整治的力度,使过滤与分离用纺织品行业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但是不断趋严的环保政策也给企业带来一定的转型压力,企业要紧抓超净排放主题,加大技术投入,强化服务软实力,通过合理规避风险,打造品牌战略以及开放式融合创新等方面来迎接新挑战。
交通工具用纺织品:下游应用持续拓宽
今年以来,国家相关部门陆续发布了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汽车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办法,以及新修订的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进一步加强了变革期汽车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为行业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汽车用纺织品作为产业用纺织品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目前,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带动了企业的投资热情。江苏大丰经济开发区的川岛汽车部件江苏有限公司交通工具内饰面料及相关内饰件项目引进德国、意大利、日本等国家的先进设备,承接扩大川岛(上海)公司的产品和产能,生产、加工汽车及高铁座椅面料,开发国产飞机等工业用特种纺织品,实施从坯布到座椅套等内饰产品的一条龙生产模式,产品应用涵盖丰田、本田、马自达、日产等品牌。整个项目达产后,可年产800万米交通运输工具内饰面料及1238千枚相关内饰件,实现销售5亿元。
前途汽车(苏州)有限公司首款车型K50正式量产下线,该车车身材质全部采用碳纤维材料,整车应用29个碳纤维复合材料外覆件,总重量比传统钢板材料重量降低40%以上。
业内专家表示,随着我国汽车工业支柱产业地位的逐步确立,国内市场对新型纺织品的需求量必将呈现持续增长态势。建议通过开发高技术的交通工具用纺织品,提高国际标准的采标率,加速国家、行业标准的制定和完善,以标准引导市场的发展,可促使企业优化产品结构,提高新产品开发能力,消除技术壁垒,增强产品竞争力。
安全与防护用纺织品:行业秩序稳步规范
安全防护用品领域是国内产业用纺织品终端产品市场快速发展的重点领域之一。近年来,随着民众的防护意识的提升,消费者自发购买安防产品的概率也在不断上升,这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地区民用安防市场的扩展。值得一提的是,隶属于安全个体防护装备的的安全带、安全帽、安全网、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等千类产品被纳入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最新发布的《全国重点工业产品质量监督目录(2018年版)》,有效带动了居民日用防护用品的消费。此外,国内政府也加大了对国防安全、民用防护领域方面的资金扶持。部分省市在今年年初调整了劳动防护用品的购买补贴政策,新政策规定,用人单位按照国家要求和产品使用期限,购买新的劳动防护用品或及时更换到期劳动防护用品,尤其是特种防护纺织品,有望得到20%~40%的资金补贴。除此之外,随着国家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深入,纺织工业作为军民融合的重点领域,已形成纺织军工配套体系,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此外,国家应急产业正在加快发展,军民融合战略的强力推进,安防领域的发展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也成为国家大力支持发展的新兴产业。未来我国安防纺织品产业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发展趋势,即高性能化、多功能体化、产品系列化以及轻质舒适、智能绿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