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制时光”的阿婆
- 在整理素材资料的时候,无意间看到了一些关于缝制匠人们的故事,不觉就很敬佩他们几十年如一日的专注。在机器自动化已成潮流的时代,他们仍然喜欢手工,关起门、打开窗,细心、耐心地日日缝制属于自己的小作品。
在快节奏的时代,与行色匆匆的我们相比,他们的行为更像是在过生活,把日子过成诗。印象比较深的是一个“缝制时光”的阿婆的故事。她真实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而且像她这样的人,还有许许多多。
“我干这一行已经 40多年了,现在一针一线缝东西的人可不多了。”一条老巷里,头发有些花白的阿婆正在细致地手工缝制衣物。一张大桌子上,待剪裁的布料、剪刀、尺子和画片零落其中。缝纫机跳动的针脚“哒哒哒”地响着,阿婆正在帮人做着一些缝缝补补的活。
用一些简陋的工具,却能缝制出温暖人心的物件,这可能是大家最为珍惜又难得的东西,阿婆一有时间就会缝一些简单的衣物,给到需要的人,可能有些布料不是很新、很好,但是缝好旧衣物,平平整整地送给别人,让一些长时间在田里耕作或是在工地干活的人,能够有更多干净衣服替换,很暖心。
现在让阿婆有些“难过”的是,她的眼睛开始有些花了,穿针上线的时候看得不太清楚,可能不能做太多的缝纫工作了。但我相信,我们身边还有许多像阿婆这样把缝制当作乐趣的人,他们有些年轻,有些迟暮,但都独具特色,他们光彩照人,始终坚守着自己的方向,让缝制充满魅力。
如同“缝制时光”的阿婆,TPET用了将近 20年的时间,深耕在缝制行业,以期让更多人感知到“缝制”的温度。从服装到家纺,“智慧缝制”涵盖的范围也越来越广,但初心不变,希望能像故事中的阿婆一样,为需要帮助的人送去“温暖”。
正如TPET已经持续五年的公益项目“衣衣瑞心”,每年都会捐献衣物给贫困山区的孩子们,让他们不再寒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