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丰:丝绸鄙视链顶端的守护者
“这块锦护膊,站在了丝织品鄙视链的最顶端。”在本期《国家宝藏》的舞台上,赵丰清晰有力地说出这句话。一头花白的头发,一副书生气的眼镜,一条标志性的靛蓝色围巾,一身的温文尔雅——他就是中国丝绸博物馆的馆长,也是本期国宝“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膊的守护人:赵丰。
他口中这件“站在丝织品鄙视链最顶端”的锦护膊,来自于两千多年前的汉朝。“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是一句占星语,也是一句鼓舞士气、安抚人民的守护语。汉代一位古精绝国国王相信它能保佑自己百战百胜,把它带进了自己的坟墓。两千多年后这块锦护膊被发掘,它做工极为精细,依然色彩亮丽,被誉为是20世纪考古学最伟大发现之一。赵丰介绍说:“它的织造工艺,在目前出土发掘的汉晋经锦中,无论从组织结构、图案设计、织造精度等方面都是工艺最高的,所以说它是‘站在了鄙视链最顶端’。”
站在古人的肩上追寻汉锦神韵
赵丰对五星锦这十足的底气,并非来自于他国丝馆馆长的身份,而是来自于他对这件国宝自出土以来整整20多年的追寻。为了探索这块两千年前的织物肌理间的秘密,他和他的团队一丝一缕地重新复制了一件。
“对于丝绸,我一直有一个复兴梦”
赵丰出身在一个丝绸家庭,父母都是缫丝厂的工人。他从小看到的就是蚕桑的景色,闻到的是蚕茧的味道,对丝绸的记忆和情感已融入到血液里,让他这一生都与丝绸密不可分。为了这个复兴梦,这些年来他没少“折腾”。作为中国丝绸博物馆的馆长,他说:“中国丝绸博物馆是以中国丝绸为核心的专题性博物馆,经过不断发展,我越来越觉得民族传统的东西应该与当下的时尚潮流相结合。在建馆的时候我们就有一个理念,应该把丝绸从古讲到今。”
一面寻找古人智慧,一面放眼时代交流,这是赵丰“丝绸复兴梦”的实现要诀,其实也是传统文化复兴与建设的关键。赵丰以丝绸为基点,放眼大时代,他说:“作为文化遗产的研究者,我希望加强“一带一路”对中国丝绸文化的研究,调查、保护与丝绸相关的文化遗产,然后再做一些展览和宣传,夯实它的社会基础,并让丝绸文化遗产发挥它的作用。”他也希望有一天,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区,以及各行各业都能共同为丝绸之路做文化、经济等领域的宣传与推广,将我们的丝绸文化不断传承,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