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60%的国家首富来自消费品企业,服装成最大赢家!

           瘦哥有一大习惯坚持多年,每天早上起床,先看看最新的福布斯富豪榜,发现没有我的名字,就赶紧老老实实上班搬砖。
     
           当然这是个玩笑。
     
           本周换个轻松点的话题,从全球各个国家“首富”榜,来看看消费品能占几席?哪些消费品行业更容易成为首富?
     
           我并没有统计地球上全部的197个国家,而是选取了全球27个发达国家作为样本。原因是这些国家的消费行业发展经历完整增长和下行周期,人民已经解决温饱问题,不愁吃穿,消费品行业趋于成熟,这些国家的数据更具有参考价值。
     
           不废话,直接上榜单:
     
           (根据2018年世界国家与地区经济总量排名的国家,排除查无资料的国家,剩余27家)
           从这27个全球最发达国家的首富统计表里发现,60%的国家首富是来自消费品行业,而里面占比最高的是服装,有6席,占30%,其他的消费品品类为3C、家具、电器、酒、食品和玩具。服装更是消费品和非消费品所有行业里面首富数量最多的。
     
    • 卖衣服的Zara创始人是全球首富。
    • 卖衣服的H&M创始人是瑞典首富。
    • 卖衣服的优衣库创始人是日本首富。
    • 卖衣服的Primark创始人是爱尔兰首富。
    • 卖衣服的C&A创始人家族是荷兰首富。
    • 卖衣服的bestsellers创始人是丹麦二富。
           这还不止,在全球五百强和宇宙最强科技企业如云的美国,上市公司从IPO至今的回报来看,卖运动服装的耐克排在第一,力压沃尔玛、可口可乐、亚马逊、微软、通用电器、麦当劳、迪士尼、苹果和谷歌等世界名企。
     
           假如你在耐克上市的时候买了100块钱股票,现在这些股票的价值是6,000,000元(数数多少个零)。
           瘦哥作为一个卖过几年服装的人,现在突然有点后悔换行业了,这损失的可不止是几个亿啊!
    (图片来源:摄图网)
     
           1.瘦哥再进一步看了看各个国家的富豪排行榜,又有10个好玩的发现:
     
           2.法国的富豪排top10几乎成为奢侈品行业排名榜了,奢侈品企业占了5席!第一名到第十名分别是:LVMH,香奈儿家族,爱马仕集团、欧莱雅集团、欧尚超市、开云集团、达索航太集团(Dassault)、Castel葡萄酒生产集团、拉卡塔伊奶制品集团(Lactails)、佩伦科(Perenco)石油集团。

           3.爱尔兰首富是个卖廉价服装的,品牌叫Primark,我几年前已经发过研究文章,在此就不赘述了,简单理解为英国的三福百货,是瘦哥当年在卖服装时最欣赏的两个品牌之一(另外一个是优衣库)。

           4.荷兰首富有两个说法,一个说法是喜力啤酒继承人夏琳·德卡瓦略-海内肯家族,另外一个说法是快时尚品牌 C&A的Brenninkmeijer 家族。你看,服装貌似又多了一席。
           5.丹麦除了排在第一的乐高公司,第二名是丹麦绫致时装,居适家JYSK家居连锁、爱步ECCO鞋业这些消费品都上榜前十。

           6.日本福布斯前十大富豪中,消费品和零售占一半,包括优衣库、nitori似鸟家居,乐天,伊藤洋华堂,ABC-MART。

           7.2018年,戴森电器的创始人詹姆斯·戴森成为英国最有钱的人,根据戴森在财报里的描述,他们应该感谢以中国为首的这些国家消费者的疯狂买买买,尽快价格高于竞争对手10倍,还是在中国断货成灾,狂赚100亿。看来,Burberry的格子风衣单价再贵,也比不过戴森的销量大啊。

           8.在拥有大量豪车品牌和奢侈品品牌的意大利,最有钱的人居然是卖巧克力的费列罗,又一次价高不如量大的例子。

           9.奥地利前2位是保时捷、红牛,还有连锁超市Billa、珠宝品牌施华洛世奇和化妆品品牌欧舒丹。

           10.瑞士首富竟然是瑞典的宜家创始人坎普拉德家族,你没看错,因为为了避税坎普拉德先是移民到丹麦,后来又移民到瑞士,之前一篇文章瘦哥还写到坎普拉德在荷兰成立慈善信托基金来增加对宜家的控制力。
      
           德国的富豪榜不算出人意料,消费品企业和德国传统优势的制造业占比基本相当。其中Aldi超市、Lidl超市、日化企业利洁时(杜蕾斯母公司)还有很多食品企业上榜,包括南欧和北欧的不少同志们对德国人的穿着审美颇有微词,所以德国的服装也顺理成章的离榜单千里之外。

    德国富豪榜

           消费品企业,除了能让老板成为首富,还更容易让二级市场的股民们赚到钱。
           国外的股市诞生无数大众消费品巨头公司。从美国股市看,1957年以来回报最高的20只股票中有11只来自消费品行业。
           日本市场近25年来的20支大牛股里面8支为消费股。尽管9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进入衰退期,消费品龙头凭借较强的品牌壁垒不断提升市场份额,盈利能力高于行业水平,因此仍出现较多消费大牛股,所以日本富豪榜前十名里面5个是消费品行业。
           为什么消费企业能够诞生首富(创造财富)和大牛股(创造市值)呢?
     
           首先,消费品行业受外来技术冲击小,集中度可维持长期上升趋势,通过品牌壁垒和规模优势更容易形成寡头垄断,而且经营时间越长垄断地位越稳定。护城河自然较其他行业更宽、更深,其竞争优势持续时间就更长。
     
           其次,在垄断格局形成后,行业头部玩家可以借助规模优势降低费用,无论是对下游分散的消费者,还是对产业链中上游的合作伙伴,都拥有很大的议价权,成为这个价值链条最核心的player,其利润空间会逐步提升,并拥有稳定和充足现金流。因此,消费企业一方面可以帮助创始人积累大量的财富,另一方面能推动股价的上涨,出现很多长牛股。
     
           另外,行业头部玩家们还能够通过兼并收购和国际其他市场的扩张维持业绩稳定增长。美国消费品企业就非常擅于进行兼并收购和国际扩张,利用自身的品牌力拉动被收购企业的快速增长,享受更强的定价权,享受经济全球化的红利,比如耐克和可口可乐能在美国、中国和肯尼亚的定价基本一样,而这几个国家的可支配收入差了几十上百倍。
    (图片来源:摄图网)
     
           今天早上读了今日头条创始人张一鸣的一篇演讲,他说的一句话我印象深刻,“精致的文艺不是浪漫,晒情怀故意感动别人不是浪漫,独立思考穿越喧嚣是浪漫,有生命力是浪漫,面向未来是浪漫。”

           不投机,穿越周期,有生命力,面向未来,这几个“务实的浪漫”,不正是消费品行业的魅力嘛!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