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进账42亿!你以为缝纫机行业完了,他却干成了全球第一!
- 今天《正和岛-有邻》关注的这位企业家有点特殊。我和朋友聊起这位企业家的产业,所有人的第一反应是“这个行业还在吗?!”
- “对于一个服装厂来说,设备的成本占到总成本的多少?”
- “杰克定位的中小客户群体,他们主要是技术出身,还是接单出身?”
- “你的商业模式中,客户旧的设备怎么办?直接淘汰掉?”
- “你的商业模式,是否会让品牌商更有机会向代工厂压价?”
- ……
他做的是缝纫机生意,你可能觉得这行已日薄西山,他却相信大有可为,“死掉的企业都不是因为宏观不行,而是自己不行”。
当然,这话自有他的底气。1995年,他联合两位兄长创业,把浙江台州一个家庭小作坊干成了跨国公司,2018年销售额42.52亿,连续9年全球销量行业第一。
从露宿街头的补鞋匠到全球第一的企业创始人,我在他身上看到的不只是传奇。他是杰克缝纫机的创始人,阮积祥。这是他的创业故事。
口 述:阮积祥 杰克缝纫机创始人 正和岛岛邻
采 访:叶正新
来 源:正和岛(ID:zhenghedao)
补鞋少年,为了生计远走他乡
我高中只读了半年就弃学了。因为我在家里(兄弟姐妹)排行最小,父亲说,“大家都挣钱了,你读书还在花钱”。就这么一句话,改变了我一生的命运。
1986年,我16岁,去了东北,跟着大哥二哥补鞋。当时的长白山区和小兴安岭一带,有很多林场工人,领国家的工资,每月几十块钱,业余卖点人参、野蘑菇、野木耳,在当时的东北,这批人非常有钱。
他们上山干活,鞋容易破,补鞋以后能多穿一点时间。这是我们的商业定位,不一样的地方是,别人补鞋是“坐商”,坐在那里,我们是“行商”,主动出去,挨家挨户问有没有鞋要补。
长白山林场绵延100多里地,没有车,没有路,到处坑坑洼洼,只能靠自己挑着扁担,100多斤,沿着江边、悬崖边走过去,偶尔还有野兽伴着你。为什么一个人走?如果两个人搭伴,等于多走了一倍的路程,很累。
大部分的林场没有招待所,没有餐馆。一般都是住在别人家里,你给我一顿饭,让我借住,我给你补几双鞋,这样就解决了吃住的问题,坏处是吃饭不均匀,我的胃病就是这么吃出来的,到现在也没恢复。
也会遇到特殊情况,比如当地出现了刑事案件,怎么说别人都不让你住,怎么办?东北的冬天零下三四十度,冻得要命。晚上没地方住,我就找到村里的草堆,偷偷挖一个洞,钻到里面睡,起码能挡风。有时睡着了,流浪狗把你叼出来,能吓个半死。
还有好几次,碰上东北人耍酒疯,追着你打,欺负你,别人都不敢拦,农村场景你可以想象一下。没地方跑,你只能躲进涵洞,里面脏兮兮什么东西都有,你只能呆上两三个钟头不敢出来。这种故事很多,三天三夜都讲不完……
好在一个月补鞋能挣到1500-2000块,两年攒了2万来块钱,这是我的第一桶金,在改革开放早期,也算达到万元户标准。
但是,我们三兄弟觉得这样干下去不行,生活太苦,而且太孤单,没什么出息。干了两年,我就回到了浙江。不过这两年的锻炼给了我们很大的益处。
积蓄被骗,顶住家庭压力创业
回来以后做了三件事,起初卖化妆品和打火机,都没有折腾成功。1988年,我哥代理了一个缝纫机厂,我跟他一起到厂里工作,缝纫机的技术、管理、销售就是那一年学来的。
办厂挣了点钱,当时我大哥主管财政,父母觉得一直这样不好,所以三兄弟就分家了,那一年我19岁。我揣着分家得来的2万块钱到义乌做生意,一不小心被人骗走了一万五。
我和对象一起,寻思做另外的生意,租个店面销售缝纫机。家里我母亲、我大姐、我二姐天天反对,天天哭,说分家的两万块本来是给你结婚用的,你在义乌亏了一万五,再亏了,老婆都讨不来。
我就给他们算笔账,结论是基本保本,赚钱有戏。我对象听我的,家里还是反对。我说一定要做,既然分家了,他们也没办法。
这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后来我开了五家店,一年挣几百万,到1995年已经积累了1000万。
这里面有我大哥的功劳。当时我进货资金不够,差二十几万,通过他的关系才借到钱,利息比平常高一点。交货之后立即还钱,间隔不过三四天。如果是一般人,就算你给他高息,人家也不会借你。当时二十多万感觉就像今天的几千万。借了十几次,熟悉之后,打个电话就能搞定融资问题。
1992年小平南巡讲话之后,民营企业开始蓬勃发展,其中就有大量的服装厂。我原来在义乌卖过服装,服装厂要搞升级,我又懂缝纫机,就把原来的客户群体结合在一起。
通过资源的积累与组合,就这么逐步积累起来了。因为你是搞商业嘛,一万到1000万就是这么发展出来的。
没想到生意最好的时候,我生了一场大病,在店里吐了一盆血,到医院检查发现是肺结核,很严重,住了一年医院。肺结核早期看不出来,又是传染病,当时我还没结婚,对象管店里的事。
原来开店的时候,我跟我哥说,我要一直做商业,永远不进入制造业。商业容易搞起来,制造业太辛苦了!
但生病的一年,我悟透了这个行业的运作关系,包括供应商跟整机之间、整机跟经销商之间的关系。我觉得这里面有很大的商机。
加上当时我大哥生意做亏了,欠了一笔账,家里就希望我们一起把这笔账还掉。于是1995年7月18号,我们三兄弟就一起办了这个工厂——台州飞球缝纫机有限公司,也就是杰克的前身,正式打入曾经看不起的制造业。
但是,问题很快跟着来了。
力排众议,从小作坊到跨国公司
成立三年多时间,我们通过出口转内销迅速撕开了一条路子。当时多数企业都在做出口生意,把缝纫机卖给比较穷的发展中国家,这些国家对质量的要求比国内低,所以都在拼这条老路。
我们开始也做出口,后来转向了内销,战略上坚持走质量发展的道路,而且内销的利润也高。不到三年半时间,我们的家用包缝机(缝纫机的一种)销量做到了全球第一。一年有上千万的利润,我们在当地算有钱,从个人富裕到家庭富裕也实现了。
战略:小富即安 or 做大做强?
这就牵扯出一个问题:这个企业接下来究竟往哪儿走?你是要小富即安,以赚钱为目标的家庭小作坊,还是朝着现代企业制度发展?当时我们有七十多号员工,内部存在严重的分歧。
然后我们三兄弟和几个核心员工,二十多人,一起开了三天三夜的会,研究未来怎么走,最后决定要走现代企业的发展道路,走工业缝纫机的发展道路。
装配车间一隅
当时工业缝纫机的技术很难,但我认为,工业化的服装制造未来一定会大发展。于是半年不到,停掉了原先的家用产品。这意味着停掉了1000多万的销售额。但不停掉,你就没有决心走另一条路。
事后证明,早停早退出的决策是对的。家用缝纫机的利润越来越少,其实三年以后就没什么利润了。
组织:公司规模大了,最怕一件事
做工业缝纫机,原来的生产线都不行,得投新的生产线,攻克新的技术。自己公司没有这方面的人才,我就到国有工厂请了总工程师过来。
天津的总工滕书昌当时已经退休,享受国务院的津贴,我登门拜访了好几次,现在我们情同父子。杰克公司20周年庆典,最高的荣誉奖(第一个荣誉奖)就给了他。他是我请来的第一个总工,没有他就没有公司后来的发展。
还是刚才那句话,做生意别轻易做工厂,工厂非常复杂,没想到后来我还是陷进了这条路,一直干到今天。
2006年,我把董事长的位子和法定代表人都给了职业经理人,这在民营企业里面很少见。公司规模大了以后,最怕什么?老板的独裁,决策风险,所有的企业都是这么死的!
现在很多大型上市公司,创始人是老板又是法定代表人,很多违规的签字就签出去了。很多老板自己兜里的钱,和公司的钱是分不清的。一般民营企业,没人监督老板的这些行为。而职业经理人是不会签这些字的,如果是法定代表人,他要承担更大的责任。当然,我们知道他是非常正直的人。我损失的是什么?无非是权力、名誉这些私人的欲望。
一个人决策,企业走得快死得也快。如果你不想它死,想让它活得长,就要民主决策,然后交给总经理快速执行。
一个企业先不让它死好?还是先让他长得快好?这是两个命题。大部分人会选择先长得快,但巴菲特的理念是,先不让它死掉,投资长远眼光的企业。中国的民营企业就是这种制约关系没做好。
企业就像自己的儿子,当你把儿子交给别人,一般人不会放心,这背后要有特别大的格局去放弃一些掌控力。
品牌:“抄底”德国企业,一炮打响
我们最初的商标叫“飞球”,第一次到国外做展览,把拼音当英文——“FEIQIU”。老外说,你这个商标不能卖的,谐音(FUCK YOU)有点骂人的意思。
第一次我们不懂这个,在世界最大的展销会上碰壁了。这是我们国际化碰到的第一个障碍。
1999年国内热映《泰坦尼克号》,创造了当时的票房纪录,我们回来参加广交会,发现有人注册泰坦尼克号品牌,当然这些品牌现在没法注册了。考虑到公司国际化的发展,名字非常关键,大家要容易记住,就像咖啡一样,英语、德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发音都差不多。思来想去,最后我们定名为“杰克”(英文名JACK)。
国际化中间有很多历史,我不展开讲了,时间放到2008年,杰克差不多有四个亿规模,在行业排名七八位。金融危机发生后,所有人对制造业都没有信心,特别是我们这样的装备制造业。缝纫机是弹性需求的产品,当年服装厂的生产线都闲余。
我们判断这是一次抄底的时机。最大的决策就是出国,2009年我们收购了德国两家公司,这是国内缝纫机行业首例民营企业收购案,这一炮,彻底把我们的品牌知名度打响了,不论是品牌信心、公司信心还是经销商的信心等等,都得到了提振。
2008年全球行业业绩下跌50%,我们只下跌20%;2009年,全球行业下跌30%,我们上升10%;2010年,我们实现了160%的增长,在中国缝纫机行业里边,销量做到了第一。过去七八年走过来,2018年我们的营业额做到了全球第一。
一哄而上的产业,后面肯定没好日子
从16岁补鞋开始,到后来一系列的生意,我没有帮别人打过工。
回头看我的人生之路,从补鞋“缝”开始,到现在做缝纫机,还是一个“缝”字。
这些年,我的商业逻辑一直没变,就是差异化策略。
补鞋的时候,别人坐着,我是行商;1995年,别人出口,我做内销;后来别人做家用(缝纫机),我又转向了工业(缝纫机)。
2010年以后,别人去攻大客户,我反而沉下来服务中小客户。因为很多高工资的发展中国家,包括土耳其、巴西,大工厂越来越少,小工厂越来越多。随着物流和通讯发展,小工厂分散点没问题,而且定制化趋势下,小工厂的响应速度更快。这个产业的发展趋势决定了,未来加工和品牌会逐渐分开,品牌是品牌,加工是加工。
你看原先O2O、新零售,大家都觉得很好,结果一哄而上,绝对没有好东西。还有很多人去做平台了,那谁去干平台的服务者?人人都干平台,最后没有几个干成平台的。
在普通人的印象里,缝纫机越来越没人生产,行业都快没了吧。实际上呢?缝纫机以后增长(机会)不得了。
过去的爷爷奶奶,父母们,这些人一年换不了几件衣服,但你看过去十年,年轻人每年买多少衣服,服装消费增长了多少?更何况全球有几十亿人口。服装生产肯定要缝纫机嘛!
贸易战以后,中国的产能虽然下来了,但越南、孟加拉国的缝纫机需求加上去了,服装是全球的需求,无非是在中国卖,还是国外卖。
现在很多企业搞战略,看宏观经济,其实宏观对企业的影响极小。我在自己公司里也经常讲,发展好的企业都不是看宏观的。死掉的企业都不是因为宏观不行。所以,你看宏观看什么?任何产业都一样。
总理亲临缝纫机企业,肯定传统产业创新,银行不能厚此薄彼!
李克强总理还讲:衣服是主要的消费品,缝纫机行业只要不断创新,就是非常有前途、可持续的发展产业!
近期,“私营经济离场论”的论调引发众多争议,这次总理与浙江企业家的座谈,让民营企业家吃了“定心丸”。
哪些企业家参加了此次座谈?提了哪些意见建议?
图片来源:中国政府网
民营经济是浙江经济的最大特色,此次参会的22位企业家,民营企业家占据一半以上。
《浙商》记者了解到,参加座谈会的银行有浙商银行、泰隆银行、温州民商银行等;企业方面有凯喜雅、吉利、巨星科技、正泰集团、桐昆集团、新和成、康恩贝、巨化集团、杰克股份等。
李克强总理开宗明义:今天来就是听大家谈问题、提建议的。他说,民营经济和国有经济一样,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早已写入宪法。必须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对各类所有制企业一视同仁,这一点绝不会有任何变化。
现场企业家争相发言,直陈问题和建议。一位参会企业家向《浙商》记者透露,座谈会上,共有六七位企业家发言,发言者包括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巨星集团董事长仇建平、康恩贝集团董事长胡季强等。
一位民营企业家会后告诉《浙商》记者,他坐在最前排,直接面对总理,感受到总理对民营企业家非常尊重。“总理在会上说,民营经济的管理者、经营者和生产者,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国家对各类所有制企业一视同仁。我觉得非常振奋人心。”
这位企业家还透露,在会上,对于民营企业家提出的问题,李克强一一进行了回复。
“现在批发零售型外贸企业创新投入很大,我们2017年研发费用超过1.2亿元,但根据财政部文件,批发和零售业外贸企业不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范围内,建议把承担集团研发中心职能的这类企业也纳入加计扣除政策范围。” 一位民营外贸企业老总现场提出的这一建议,得到李克强的回应。
图片来源:中国政府网
另据中国政府网报道,一位民营企业家向总理抱怨,融资难、融资贵已成为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顽症”。现在许多银行内部事实上存在一条“隐形线”:给国企贷款出了风险责任轻,但给民营企业贷款出了风险问题就大了,所以不乐意给民营企业贷款。对此,李克强总理表示,银行不能厚此薄彼,对各类所有制企业要一视同仁。
听取企业家关于实体经济发展的意见建议后,李克强明确表示,下一步要更大力度简政、减税、减费。“简政”要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减税”要加快推进增值税税率“三档变两档”,研究降低增值税税率。“减费”要动真格地降低合规收费,坚决惩治乱收费,同时继续降低企业物流、电力等各类成本。
李克强还表示,这次座谈会相关部门负责人都在场,要把企业家提出的问题和建议逐条记录下来,回去认真研究,尽力解决,切实为企业排忧解难。
富士康总裁郭台铭参观缝纫机厂后,问了四个问题,立马想搞智能工厂!
2018年9月21日晚9点40分,在台州路桥机场,杰克股份创始人阮积祥、阮福德兴奋地等待着两位重量级大咖的到来——鸿海富士康科技集团总裁郭台铭先生和上海交通大学先进产业技术研究院首任院长、美国辛辛那提大学特聘讲座教授李杰先生。
李杰教授自2000年起与全球80多家国际公司进行联合研发,其中包括GE航空、波音、丰田、西门子、阿尔斯通等世界500强公司。李杰教授所提出的智能维护系统技术,突破了传统机械设备故障预测的理论、方法和技术,被美国《财富》杂志誉为21世纪全球三大热门技术之一。
这其实是阮积祥与郭台铭先生的第二次会面,而第一次会面就在前一天。
临别前,郭台铭先生对阮积祥说:
“我从你的身上学到很多服装行业的知识,了解到你们的行业有很大的市场,同时也有很多可以改善的空间。这正是你可以发挥核心技术的地方。很期待与杰克的合作。”
9月20日中午,阮积祥便接到郭台铭先生要亲临杰克的消息。
此次来访杰克,除了李杰教授的陪同,郭台铭先生还带来了其集团里多位工业互联网领域专家、自动化设备专家、激光设备专家等。
在前往杰克厂区的车上,双方交谈热烈。
郭台铭先生说:“这是我这辈子第一次来台州,但和阮积祥成为朋友以后,我相信还会来第二次、第三次。”
阮积祥把他们三兄弟年轻时东北补鞋的经历一一道来,郭台铭听得大为钦佩,还向阮积祥、阮福德竖起了大拇指。
关于竞争对手的问题,阮积祥的回答则很简单,就是“聚焦”二字。阮积祥说,杰克20多年来只做缝制设备产业,专注的力量让杰克越来越强大。
“这20多年里,我们有很多进入其他行业的契机,但我们都放弃了。我们比较笨,只会做缝纫机。”
在机壳智能生产车间,李杰教授看得尤为认真,对许多技术点进行了询问,郭台铭先生则对来料加工进行了一些了解。
在迈卡衬衫缝制设备展示厅,郭台铭先生、李杰教授一行将20多台自动化设备一一看了过去,为一些产品的智能化水平叫好,同时也指出部分产品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郭台铭先生笑着对阮积祥说:“你可要把我身后这些人用好,他们能帮助你们把智能化水平再提高。”
在离开迈卡展厅时已经是晚上11点多,郭台铭先生对展厅里所有的工作人员表示了感谢。
从服装产业现状、痛点、未来趋势到杰克的商业模式,阮积祥深入地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问题
郭台铭先生指出,“商业行为的管理要比管理工厂复杂得多”,他欣赏杰克在未来商业模式上的思考和探索。
李杰教授则给出建议,富士康与杰克在智能制造方面可以形成合作。富士康要打造“实体制造+数字制造”的生态体系,要做“云移物大智网+机器人”,正在寻找推动工业互联网落地的路径,杰克在服装智能制造领域里一直专注、深耕,双方可以建立交流机制,碰撞出火花。
“不管以后我们怎么合作,我希望你们试点去做,做一两个成功的样板工厂,再扩大规模。我觉得我们有足够的能力帮你们把设备打造得更加智能化。”
今天,富士康专家团队与杰克团队正在做进一步的深度交流。
【延伸阅读】
海澜之家光临杰克智能缝制中心调研迈卡
9月15日下午,“海澜之家”高管钱伟东带领高层管理人员和技术精英组团光临杰克椒江新厂
杰克智能缝制中心总经理许翠玲向海澜团队介绍杰克的发展简史和并购迈卡后的发展状况
01 参观杰克的缝纫机壳体金工自动线
海澜高管团队参观椒江新厂金工线时一致对杰克金工线给出高度的赞赏:
杰克缝纫机壳体零件金工线的自动化程度相当之高,已创行业之最;
将重工业加工工序环节控制在用工相当少的条件下,还大大降低了操作劳动强度;
产品质量的可控性相当之高;
车间自动线规划及6S做得相当好。
02 参观平缝线
1.车间U型流水线布局完整性及整个车间6S管理做的相当好;
2.通过吊挂线物流的方式将金工线上加工好的缝纫机壳体传送至喷漆车间完成喷漆后,再由喷漆车间吊挂线传送至平缝装配线的物流方式赞不绝口,这样大大减少了车间的物流工作量,而且大大提高了工厂内部空间及占地的利用率;
3.通过查看车间全体工人熟练而忙碌的现状,充分体会到了杰克产品在市场上处于供不应求的现状。
04 与杰克智能缝制中心等领导会谈
经过杰克智能缝制中心高层领导与海澜高管代表团双方面谈后,海澜会议反馈表示对前期售入的设备使用效果十分满意;另外,期望后续可以与杰克展开更进深入的合作:
1.采用杰克迈卡的机器、IPMS系统、高端缝纫机等在海澜集团工厂内部建立样板生产线;2.对杰克未来的物联网缝纫机表示期待试用;
3.有意向往杰克未来的衬衫样板工厂输送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