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服装工厂返工率如何控制在3%以内,合格率99%以上?

           近段时间奔驰车漏油事件闹得沸沸扬扬,说明了品质其实是企业的生命线。那么服装企业如何防止出现质量问题呢?
           工厂返工率控制在3%以内,合格率达到99%以上品质的关键点:
           ①产前准备:产前培训、面辅料检验、生产计划、样衣制作。
           ②生产过程控制: 大货首件样、IE工序编排、各道品质检查、不传递不良品到下道工序。
           ③品质管理:品质管理制度建立、质量与员工利益挂勾、持续的品质意识培训。

           服装生产为什么会出现品质问题?
           1、采购了不当的或错误的原材料;
           2、打版,做样品时问题没有处理好,量产问题暴漏出来,想通过后续检验把控产品质量;
           3、客户催货,工作人员根据经验管控,对于不合标准的产品,实现特殊放行;
           4、对于客户的特殊要求不清楚,按照经验生产;
           5、生产过程中出现非人为的品质问题,却不在检验的范围之内;
           6、工作人员不按照作业要求执行。
           一、产前准备对品质的控制
           1、 面料质量控制
           采购回来的物料要检验、测试面料缩水率。面辅料质量的好坏可以直接决定衣服产品质量好坏,所以因该检查面辅料的质量,包括疵点、色差、抽丝、纬斜等品质点。
           高品质的服装生产前,还要对面料的物理特性分析和化学特性进行分析,内容包括缩率、色牢度、耐用性等种指标性能测试与分析,确保产品品质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2、 面料的裁剪
           裁剪工序不仅和面料成本有很大关系,也直接影响了品质。裁剪前要核对色号、染色缸号,避免色差。有线条或格子的面料,可以用激光定位辅助,保证裁剪的精度,如下图:
           同时,在裁剪时应该仔细核对样版检查、检查样版有无问题,放码有无问题,服装结构有无问题,检查面料门幅,面料有无色差,裁剪完成后应仔细验片,检查裁片有错剪问题,检查无误后对不同尺码裁片编号,方便生产匹配。
           裁剪首先核对门幅,确定面料正反面。根据样衣核对纸板,门幅与唛架不符直接影响大货裁剪数量,特别是有刺绣、印花的款式。有的工厂没核对门幅直接裁剪的,导致成本加剧;反之,也有省料的,有的品牌多出来的尾货就是这么来的。好的裁剪,为什么工资高?就是因为他能帮工厂省用料!

            3、 样衣制作
           样衣制作是为了在大货生产之前,检查出样版、生产工艺等方面的问题,以便改进,使大货生产更加顺畅,避免出现产品质量问题。

           大货生产前,可要求组长必须随机抽取裁片,缝纫一件产前样衣,校对面辅料和工艺流程。品质要求的订单,可让小组员工每人车一件样衣,全面检验品质和工艺。

           4、 产前培训、大货工艺单、生产计划
           工艺单是生产过程中生产工艺的参考依据,包含成衣尺寸、面辅料信息、重难点工艺等内容,工艺单相当于工艺标准,是影响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

           生产计划是对近期这阶段的生产的规划和目标,包括产量、生产效率等等。做好生产计划,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同时降低出现质量问题的风险。

           二、生产过程控制

           1、 大货首件样、现场IE
           生产控制首先是正式生产前的首件样。大货首件样,是真正开始生产之前的一个保险步骤。对大货第一件进行质量检查,避免之后出现质量问题。现场IE辅助是生产现场的解决问题的重要角色。他们负责对员工进行生产工艺重难点的培训,以及对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供辅助和解决办法。

           2、IE工序流水安排

          通过IE方法,合理有序分解重点工序,运用专业的缝纫设备,以及特殊的辅助工具(模板等),可以提升生产的效率和品质。

           3、 品质检查

           品质检查是生产过程中的决定产品品质问题是否会流通到市场的重要环节。一般应当设立生产中半成品的检查、成品的检查等两个两道检查关口。检查内容一般应当包括(对照工艺指示单),产品尺寸、瑕疵污点、线头、缝份吃势等各个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点。

           三、品质意识培训+持续改善
           “产品的质量是做出来的,不是靠检验出来的,每个环节都要做好!”这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质量的关键在预防。只有生产的源头做好了,品质才能控制。如果源头没有控制号,靠后续的检验,返工补救,影响的不仅是产品的交期,也会增加成本,缩小利润空间。

           管理者要对员工进行持续的品质培训,建立持续改善的工作氛围。品质改善是持续不断的一个过程。品质是一个持续改善,不断提高的过程,它遵循PDCA模式。
           P--Plan       计划:根据产品的要求,制定改善计划;
           D--Do         实施:设计具体的方法、方案和计划布局,再根据设计和布局,进行具体运作,实现计划中的内容;
           C--Check   检查:根据产品要求,对过程和产品进行检查。分清哪些对了,哪些错了,明确效果,找出问题;
           A--Action   处理:主要是根据检查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巩固成绩,把成功的经验尽可能纳入标准,进行标准化,遗留问题则转入下一个PDCA循环去解决。

           服装生产过程,品质不是靠检查出来,还是靠各部门配合做出来的,产前准备和生产过程的控制,是其中的关键!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