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工匠摇篮”助推台州产业升级,杰克“订单班”开班

           民营经济是台州的最大优势、最亮特色、最重底牌,实现民营经济再创新辉煌,离不开高技能人才的支撑。 台州市委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按照国家重点、省内一流综合性技师学院标准筹建台州技师学院。

    台州技师学院新校区效果图

           “学院以培养对接台州主导产业,尤其是七大千亿产业群的高技能人才为己任,打造教学做一体、校企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体系,使培养出的学生能‘用得上、留得住、能发展、有德行’。”台州技师学院(筹)党委书记、院长卢志米说。

    智能马桶订单班 学员在企业实训


           台州技师学院(筹)用现代化的职业教育模式,搭建政校企共同育人的合作平台,紧密对接台州七大千亿产业集群需求,服务台州制造。

           学院先后与椒江区政府及60家规上企业签约,每个专业有5家以上紧密型合作企业,共同打造“定制工匠”培育样本,并力争在1-2个办学周期内建设成为高技能人才培养、公共实训、技能技术创新与服务的台州“工匠摇篮”,助力台州民营经济再创辉煌。

           用得上:订单式培养,服务七大千亿产业

           今年,台州技师学院首批30名智能马桶订单班学员即将毕业,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在收到毕业证书的同时,也会收到企业的劳动合同。

          最近,星星便洁宝公司人事处负责人王珊珊正忙着找学员们“谈心”。该公司有8名智能马桶订单班学员,一年期的顶岗实习即将结束,她希望能早点签下表现出色的学员。

           “虽然是顶岗实习,但是他们和正式员工一样,一丝不苟完成日常生产任务。一年来,学员们已经熟悉各项工作,毕业就可以正式入职,不需要再磨合。订单班成为我们解决技能型人才需求的一个非常好的模式。”王珊珊说。

           台州当前正在全力打造七大千亿级产业,智能马桶产业就是其中之一。智能马桶订单班是政校企的共同合作,每年从台州技师学院大二在校生中选拔约30名优秀学生,组建“星星-怡和-维卫-特洁尔”智能马桶订单班,实行订单式培养。

           浙江星星便洁宝有限公司产品总监彭庭胜为首批学员上了“开班第一课”,他向同学们讲解了智能马桶行业发展趋势,有助于学生提前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订单班实现订单招生、企业实训、定向就业,既能缓解企业技工人才紧缺问题,又能让学员在学校提前接触企业,了解企业所需、社会所需,早一步明确就业方向。”台州技师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章永华说。

           去年,台州技师学院围绕七大千亿产业群布局,成立了智能马桶班、杰克班、海正班、瑞人堂班、东音班等6个订单班,订单培养人数将近200人。

    台州技师学院(筹) 海正分院揭牌


           学院支持企业在招生阶段就介入,通过宣讲、志愿选报、面试、网测、企业走访等形式选择“订单班”学生。同时,根据学生学习和实训成绩,对订单班学生进行联合考核。

           根据行业的不同,学院灵活地根据企业需要进行针对性的课程设置、教材编写、实验实训安排等。

           “订单班把学校变成了企业的人才培养基地,让企业成为学校的实训实践基地,学生‘入校即入企’‘毕业即就业’,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章永华说。

           同时,台州技师学院加大了省市“产学研”联合体建设力度,根据“医药化工”等七大千亿产业,确定缝纫机等特色实训基地,为校内外实训提供硬件保障,推动“产学研”一体化。

           留得住:校企联合办学,发挥双主体作用

           4月30日,台州技师学院(筹)海正分院挂牌成立。

           走进海正分院,这里有国际先进的实训车间,独立的教室和办公区,一流的工匠大师手把手教学,孩子一入学就是海正的“准员工”……应灵萍经过实地考察后,一颗悬着的心放下了,下半年她的孩子就要成为台州技师学院海正分院首期学员。

           台州技师学院邀请应灵萍等家长代表,对孩子的上学环境以及海正的生产车间进行实地走访,打消他们心头的疑虑。

           高技能人才是技术工人队伍的核心骨干。海正药业党委委员、副总裁林旭良坦言,面对宏观经济和医药行业发展的“新常态”,海正迫切需要更多更优秀的高技能人才,助力海正药业药物研发从仿制走向创新,从原料工厂向生物制药集团转型。

           2018年上半年起,台州技师学院与海正药业多次开展前期沟通和交流洽谈,搭建起了合作框架,明确院企双方责任与义务,探讨规范教学管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走访台州工匠”活动


           台州技师学院(筹)海正分院的成立,这既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企业主动参与职业教育并发挥重要办学主体作用的积极举措,也是校企双主体办学、一体化育人、共建二级学院的实践探索。

           该分院经校企双方共同拟定人才培养方案,针对医药行业人才需求,开设“化学制药”“药物制剂”海正冠名班。各班定向招生30人,力争三年内全日制在校生达到200人规模,社会培训达到600人次。

           “‘厂中校’的办学模式,有助于帮助企业精准培养一线技能人才储备和高技能人才,校企形成利益共同体,真正实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目标。”林旭良说。

           海正分院将进一步改变传统的授课模式,进行一体化教学改革。在课堂上构建企业真实的工作环境,把企业的管理模式引入教学过程,把企业的工作内容转化为教学情景。

          深化产教融合,能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海正分院的成立,能够实现“八个共同”:校企共同招生招工、共商专业规划、共议课程开发、共组师资队伍、共创培养模式、共建实习基地、共搭管理平台、共评培养质量。

           “通过‘八个共同’,推进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实现校企利益共同体,彰显校企双制、双师带教、工学交替的办学特色,使海正分院真正成为技能教育的摇篮、职工成才的阶梯、岗位就业的桥梁。”卢志米介绍。

    学院聘请老师给仙居淡竹乡民宿老板开展技能培训


           能发展:企业新型学徒制,工学一体双师培养

           从签订“订单班”到成为实训基地,杰克缝纫机与台州技师学院开展了多渠道校企合作。

           近两年来,缝制设备市场喷涌,供不应求。杰克作为全球产销规模最大的缝制设备企业,依然存在着高技能人才不足的难题。

           “近年来,我们对高端设备调试、零部件生产加工、产品组装等工匠人才需求量非常大,每年杰克都有大量的新招用人员和新转岗人员,如何让他们能快速地适应岗位,成了一个难题。”杰克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中心负责人表示。

           近期,台州技师学院与杰克计划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让新员工注册成学院非全日制学生,利用平时空闲时间,开展理论和实践教学。

           企业新型学徒制,是一种“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的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

           台州技师学院根据企业需求,提供菜单式的课程和“送教入企”的“妈妈式”服务,通过6-24个月的工学交替的系统性岗前培训,打开新员工职业长远发展的“上升通道”。

           杰克与台州技师学院的深入合作,正如杰克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阮福德所言:“台州技师学院是杰克的人才孵化器,杰克是台州技师学院的技术催化池,双方共同进步,有效合作,合理促成缝制设备千亿产业的打造。”

           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正在多个行业全面铺开——

           近期,台州技师学院还向瑞人堂提出了针对医药行业的“新型学徒制项目试点”初步方案。通过校企“双师带徒”模式,不仅拓宽了学生获取文凭、职业资格证的途径,更有利于积累生产技术经验。企业通过学徒制试点,将教学内容和企业技术特点、难点紧密结合,提高经济效益。

    杰克“订单班”开班


           我市还探索建立学徒培养激励机制,以激发企业学徒培养的内生动力。为了鼓励试点企业、职业院校联合开展学徒制培训,台州市人力社保局按规定给予企业60%且每人每年最高不超过6000元的技能培训补贴。

           台州技师学院还将“送教入企”的服务拓展至各行各业。

           为服务仙居经济发展,提升乡村旅游服务品质,提高“民宿管家”服务技能和综合素质,3月11日至23日,学院携手仙居县淡竹乡人民政府开展“民宿管家”培训。

           近年来,仙居淡竹乡形成了“民宿兴村”的绿色发展模式,年到访游客近20万人,村民人均收入近15万元。此次培训课程内容涉及应急救援、手机摄像、插花、茶艺、庭园设计、仙居民俗风情、客房服务、营养餐饮、电商等,50余名当地民宿经营者参与培训。

           培训间隙,部分老师还到民宿进行现场教学,指点民宿空间、茶台的布置等。课程内容实用、接地气,受到广大学员的好评。

           有德行: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

           4月18日,台州技师学院组织了“走访台州工匠”活动,与台州杰出工匠林海波两个多小时的面对面深谈,让电子商务专业的大二学生朱雅勤深受震动。

           “爱上自己的工作,发现自己的优势,从实际出发精益求精。”这是林海波解读的工匠精神。

    合作洽谈会上,企业寻求合作意向


           “学院每年都会带我们走访台州工匠,这些工匠,基本都是奋斗在生产第一线的杰出劳动者,他们以其聪明才智、敬业勤勉,书写着一线劳动者的不平凡。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更应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朱雅勤说。

           台州技师学院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把培育工匠精神作为技工院校重点教学内容,融入公共课程、专业教学、实习实训、就业指导和考核鉴定体系,贯穿技工教育全过程,使弘扬和传承工匠精神成为技工教育的鲜明特征。

           一方面,针对学生特点实施个性化的分层分类教学,试行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提升时间教学课时比重达到总课时60%以上,整个教学过程始终贯穿工匠品质教育,用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规范课堂教学,践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另一方面,学院结合技工教育和学生特点,实施工匠成才引领计划、干部作风建设计划、文明寝室创建计划,开展青春导航工程、技能先锋工程和“三学会”德育工程,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促进技师学院学生全面成长成才。
     
           师资队伍建设上,学院将设立技能大师工作站,柔性引进国家级、省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领衔人,充分发挥技能大师的“传、帮、带”作用。聘请吉利吕义聪担任首席技能大师,邀请世界技能大赛金牌得主蒋应成等作“开学第一课”辅导,让企业能工巧匠来学院担任兼职教师。

           学院有一支“上得讲台、站得操作台”的一体化教师队伍,多次在省市级课题和竞赛中获奖。如:2017年度全省技工院校教学论文获一等奖1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5个,2018年度全国机械行业职业教育技能大赛二等奖,2019年省技工院校会计师生技能大赛一等奖1个、三等奖2个。

           通过两年多的努力,台州技师学院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一些瞩目的成绩,先后有4人次在浙江省技能大赛上荣获一等奖,其中两次第1名。目前在企业实习的134名大三学生,也展现出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吃苦的品质,真正为“台州智造”集聚了人才要素。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