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零部件行业发展解析(二)
2018年,在全球缝制机械市场需求旺盛带动下,零部件整体产能持续回升,全年取得稳中有进的中速增长,骨干企业抢抓机遇,持续投入主观意愿和信心明显增强,部分企业产销数据创出历史新高。但随着2019年市场环境整体转向下行,叠加行业转型进入攻坚期的影响,如何通过创新变革、结构调整、装备智能升级以及工艺技术革新等方式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零部件企业应对挑战,打造持久活力和发展动力的必经路径。
整零协作粘性增强,配套体系逐渐成型
2018年,整机品牌化推行加速,产品差异化愈发明显、新品推速愈发加快,零件需求越来越向差异化、多样化、小批量多品种趋势发展,使得与之配套的零件企业的生产工艺、硬件设备快速更迭,整零协作粘性日益增进——零部件企业将被逐步铭刻上某一整机企业合作体系和伙伴的标志。此外,零件企业通过相互协作和研发创新,推出组件类产品,成为供应新模式的有益尝试,进一步增强了双方的合作粘性。尤其在整机骨干企业的整体带动下,整零关系和格局发生了新的变化。
一方面,整机企业强化核心供应体系建设,“一品多厂”的竞争方式与独家供应的绑定方式,成为整机企业围绕供应体系建设推行的主要方式。通过对保质保量按时供应的零部件企业,采取现金月结、提高价格、取消承兑结算、提供持续性订单等实际行动进行支持,促使传统整零商业业态发生转变。杰克还与银行合作,以授信方式为零部件企业提供低息融资渠道。骨干整零企业更加紧密,向战略伙伴、企业家人的关系不断递进。
另一方面,零部件企业以需求为导向,通过持续投入,拉动了产能和效率提升,不仅实现了软硬件实力的优化,更主动调整和甄选用户体系,针对性地舍弃了部分信誉较差的客户,从而保障并加强了与优质客户之间的关系,逐步形成了以国内重点整体企业为中心的、系统化的协作新体系和新格局。
具体来看,由整机企业带动的配套体系快速建立。各体系相互间发展层次明确、客户体系明晰,少量企业以价格为导向,施行分级匹配,配套体系存有穿插。当前,以长期批量化稳定合作为前提,行业主要存在三个体系。
行业主要零部件配套体系及特征
行业洗牌加速,高质量发展箭在弦上
虽然近两年年零部件行业整体延续了强劲发展势头,但2019年行业产销下滑将是大概率事件,预计零部件行业全年产销形势将呈现稳中有降态势。随着市场整体下行,由竞争主导的新一轮洗牌已经开启,产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强者更强,弱者更弱成为不可逆的趋势,零部件行业“二八分化”将进一步明晰。
应当看到,当前产业宏观政策迎来空前利好,减税降赋、智能制造等专项扶持政策将为制造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行业整零关系全面走向深化,优质零部件企业将持续保持竞争优势。因此,在行业全面进入转型攻坚期,又恰逢市场深度调整的当下,如何通过创新变革、结构调整、装备智能升级以及工艺技术革新等方式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零部件企业应对挑战,打造持久活力和发展动力的必经路径。
建议广大零部件企业,首先要转变意识,全面构建系统性、具有可操作性、时间表明确、路线图清晰的总体战略规划,并依照规划确立阶段性目标和任务。同时,应着眼全行业,评估竞争格局、产能过剩度及发展空间,充分利用自身加工设备属性和优势,瞄准资源稀缺领域,加快结构调整,努力打造单项冠军产品。
要实现高质量发展,零部件企业应围绕深挖潜能、塑造内生动力的核心要求,从提质、增效、降本三个层面展开。具体到实际行动上,应落脚在增强持续投入、推进精益生产、加快成熟管理落地、加强整零战略合作、打造核心竞争力、塑造规模优势等层面。重点围绕智能制造的实施层面,要加快补短板、上高端,积极应用先进的智能制造装备与技术,快速提升生产的智能化水平,持续加大装备升级和工艺技术革新,提升研发和检测手段,打造核心工艺技术优势。唯有不断对内挖潜,才能切实增强零部件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和市场反应能力,切实推动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