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风光30年的服装行业如今面临重重困难……
- 服装行业的残酷,只有做过的人才知道,做得好的风光无限,没做好的负债累累。文章开始之前,先给服装厂敬个礼!还在开厂的表示敬意!已经关门的同样表示隆重敬意!
1、服装厂曾经俏得很
早年南下广东打工,服装工厂随处可见,而且想要进厂还真不容易,得先掏钱学会蹬缝纫机,再找工厂里的老乡们帮忙,才能进去适应加班加点的工厂生活。
那时的广东,到处都是服装厂,几百人的工厂算小工厂,上万人的大厂才提得起来。生产管理水平也不是一般的牛,国际通用的ISO9000管理系统、ISO14000 环境管理系统、6S精益管理什么的,全是国际化标准体系,至于5S现场管理,百十人的工厂也做得有声有色。所以,广东能够承接全球要求最为严格的欧美订单,并且成为全球最具实力和竞争力的服装生产基地。虽然三十年广东,现在已经没那么辉煌,想起来仍然还要给广东服装行业点赞! 为什么?第一,广东率先打开了全球市场,树立了全球服装生产大国的标杆,此后才有江浙福建山东的兄弟跟上来;第二,广东服装行业让数千万外来劳务工人找到了对自己家庭的救赎,成就了三代服装人;第三,广东服装行业播下了中西部服装行业的星星之火,如今正在燎原。
2、怀念那些服装人
但是,风光三十年的广东服装,光芒难再。2014年,有个广东女装品牌的老板告诉哥:“我们的纯利润非常低,不到5%!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人工成本太高!我们厂里的工人,实际工资平均不低于8000元,加加班,要超过12000元。而且很多工人要求配备装空调的夫妻房。我快撑不住了!
3、大江东去不回头
是啊!我们经济发展起来了,产业带也要升级了,具有典型劳动密集型产业特征的服装行业必须内迁、西迁、北迁了,这种趋势无法阻挡!我们这几千万劳务人口是时候一步一回头的向西回去了。广东等沿海地区的服装企业,也是时候一路西行续梦了。不然,我们前进的脚步,会越走越难,国家和民族的经济脚步会停滞不前。可是,我们的服装工厂祭,是不争的事实!
4、现在服装工厂养不起
为什么不继续自己生产呢?“养不起工厂啊哥!”是的,真的养不起,为自己的品牌养一个工厂,闲时得发工资,人工、水电、管理成本一分少不了;忙时人手不够,却喊天无路——新一代劳务工人都玩时薪制,今天做完今天结,明天拍屁股走人。老板你急着赶订单,不好意思!哥们姐们也忙着休息,你找别人去!过去那种没人性的加班加点已经成为过去。加上那些不懂服装,只精于研究人性的电商鬼的拼命压榨,自己做服装厂的品牌只有死路一条,或者已经死掉了!仅剩下哥这篇文章作为哀悼!
5、中西部必须赶紧雄起
整个产业更大可能的成规模转移,向中西部转移。别再说什么转型升级!服装是非标产品,不是一套智能化设备可以解决的东西。就算有成功案例,那也不是每一个企业都玩得起的游戏!技术、人才、资金、资源、订单什么的,只要少了一个环节,就是死坑!
服装产业大转移:广州牛仔去湘南、杭州服装去株洲、嘉兴纺织去六安...
产业转移的新闻从去年年初就有多方曝光,直至近日几个重大项目落地的消息陆续传来,纺织产业转移的趋势已是势不可挡。
热点1:从嘉兴到金寨
15000台织机开进革命老区,占地1200亩,投资22.5亿!
据六安市招商局消息:近日,安徽省六安市金寨恒丰纺织科技产业园启动建设。该项目由嘉兴市秀洲恒丰纺织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落户金寨县现代产业园区,总占地1200亩,建设生产用房95万平方米,办公、员工宿舍等配套5万平方米。 产业园总投资22.5亿元,其中设备投资13.5亿元,引进先进高端喷水、喷气织机约1.5万台以上。
厂房及配套设施投入7.3亿元,建造日处理量6万吨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等。
近年来,金寨县抢抓江浙地区高端纺织业转移契机,先后引进中祥、嘉盛、久盛、美自然、恒丰等5个纺织产业园,总投资51.5亿元,协议引进织机36300台,其中3个已建设运营,预计全部投产后,年产值可达80亿元,年实现税收3.5亿元。
热点2:从新塘到湘南
从新塘转移,湘南纺织基地10月开工建设,已吸引263家企业注册,拟投资100亿。
项目目前基地立项已经完成,上报资料基本完成,手续报批有序推进。招商工作方面,目前已来常注册11家,263家企业计划来常注册投资,已投入生产的1家。
产业聚集区3000亩土地的实物调查、地勘、踏界工作已完成,目前已完成一期693.1亩的土地的预征工作。服饰生产园已完成一期800多亩土地的预征或征地工作。项目“七通一平”等基础设施工程建设已进入PPP,招投已完成并与五矿二十三冶签订了合同,施工队伍已进场开展清表工作。
热点3:从杭州到株洲
210亿元服饰项目落地,正在布局打造25.5平方公里的服饰城,加快形成以株洲“小巨蛋”。日前,湖南省株洲市在浙江杭州举办了服饰专场推介会暨招商发布会,现场签约项目8个,引进投资总额达210亿元。
株洲是湖南省重要的纺织服装产业聚集地,目前,株洲服饰产业已经形成了以芦淞服饰市场群为核心、带动辐射周边县市的发展格局。芦淞服饰市场群拥有专业市场38个,汇聚国内外知名品牌4000多个,年成交额超过500亿元,先后获评“中国十大服装批发市场”、“中国服饰名城”、“中国服装品牌孵化基地”等称号。
据介绍,当前株洲正在布局打造25.5平方公里的服饰城,加快形成以株洲“小巨蛋”国际服饰品牌发布中心、新芦淞(白关)国际服饰产业园、新芦淞洗水工业园、大美新芦淞商贸物流园、株洲服饰电商产业园等项目为代表的服饰全产业链,株洲服饰产业正大步迈向“千亿级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