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信慈善基金会为中小学生展开心理教育课程
- 1、仲元小学展开五年级心理教育课
中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是国家的希望。家长、老师、学校、社会越来越重视学生的身体健康,往往忽略了他们心理健康的问题。一个人的身体健康很重要,但拥有健康的心理也尤为重要,素质教育的推动下中国的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但家庭、学校、社会带给学生的压力一直有增无减,使得中小学生产生了一系列不健康的心理问题。
仲元小学刘校长认为,近年来,由于社会发展带来的种种变化,在校学生中间,约1/5左右的学生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行为问题,如厌学、逃学、偷窃、说谎、作弊、自私、任性、耐挫力差、攻击、退缩、焦虑、抑郁等等种种外显的和内隐的心理行为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刘校长请我们协助为乡村小学学生开展一堂心理教育课程,我们应邀前往莱州市仲元小学,为该校的五年级学生开展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心理教育课。
2、丰富课堂知识,积极回答问题
刚开始的课程,每位同学都显得十分拘谨,不敢主动举手回答心理老师的问题,扭扭捏捏。李老师便带领学生们做了各种小游戏,从而使学生们放开心怀、敞开怀抱,主动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并说明原因,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3、分析现状原因 解决心理问题
课堂气氛打开了,学生们愿意分享自己心中的故事,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愿意讲述自己在开心与不开心的情况下会做些什么,让心理老师彻底了解学生们的现状,并为学生们分析解答。
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根据心理活动的规律,采用各种方法与措施,以维护个体的心理健康及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地解决心理问题,使其健康成长,已经成为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必然要求,也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从一开始的防范拘谨到最后的心怀放开,从开始的小声嘀咕到最后的大声呐喊,让我们知道了此次活动我们取得了成功。祝愿这些孩子们在今后的生活里能够为自己解惑,调整好自己的心情,在七月份的小升初考试中,取得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