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的上半年“难”字当头,下半年又该从何发力呢?
2019年对纺织业来说,可以用“不太平”这三个字来形容。原料暴涨暴跌,环保督查一刻不得松懈,让每位布老板都如履薄冰,小心翼翼。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总结2019年上半年就一个字:难
目前来讲,纺织行业形势严峻,问题突出,融资难、招工难、恶性竞争、市场紊乱、企业负担重、盈利水平低下等问题屡见不鲜,纺织行业面临严峻考验,市场洗牌加速,产能过剩纺织行业转型升级下,阵痛明显。
纺织产业面临四大考验
环保督查
近年来,环保整治如火如荼,受环保影响,印染、涂层行业的产能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吴江市兴达喷织厂的朱海龙这样说道:“受到环保的影响,“开三停一”对产能的影响比较大。”产能缩减,对企业接单有一定的影响,主要是交期延长导致很多客户无法接受,订单取消或者转移。
这也是很普遍的现象了。
环保政策压力下,“散乱污”企业的淘汰显著,净化了市场行业,助力行业有序的发展,促进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有助于纺织行业的脱胎换骨,但阵痛不可避免。
原料端的暴涨暴跌
国际环境错综复杂,中东局势风云变化,欧佩克组织,沙特阿拉伯和俄罗斯几大原油出口国减产协议等问题上歧义不断,原油价格走势不明。
2019年1月1日后,国际油价更是迎来七连涨,PTA行情也是水涨船高,现其内盘市场报价上涨至6420-6500元/吨左右,成交商谈则走高至6270-6350元/吨附近。虽然原油的价格并不能完全决定PTA行情,但两者存在一定的联动性。
吴江市金太阳纺织厂的陈先生就表示:“利润缩水的原因主要是原料波动比较频繁。”吴江市兴达纺织厂的朱海龙经理也抱怨道:“产品的利润很低很低,因为成品涨不上去,但生产的各个环节都在涨价。”
原料端的暴涨暴跌真是让广大织造厂家和贸易商承压,从长期来看,暴涨暴跌也极大的伤害了纺织产业的健康发展!
中美贸易摩擦
我国一直都是纺织出口大国,且重点出口市场主要依赖于美国、欧盟和日本。美国是世界最大的棉花出口国,同时也是中国进口棉花最多的国家。
一直以来,我国棉花市场都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需要进口一定数量的棉花满足需求缺口。
2017年1-12月我国共进口棉花115.3万吨,其中美棉进口量就有50.63万吨,为进口总量的44%。
据美国农业部的数据显示,中国在2018年度累计签约进口了150万包美国棉花,这依然表明美国在中国棉花进口市场中占有重要地位。
工人观念转变,多地出现返乡潮
近几年各项成本都在不断上升,特别是人工成本,连续每年10%以上的增长,给企业带来很大的生存压力。
而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对人工成本是非常敏感。
很多服装企业基本以前是接回来的订单刚好付工人工资的零利润。有些订单还要亏钱接回来养工人,一年中只有2-3个月旺季正常生产和产生盈利。
在人工成本大涨的情况下,多家纺企开始逐步减少员工的数量,做纺织是个枯燥的过程,工作环境的嘈杂和工作内容的枯燥,新生代的年轻人大部分都接受不了,哪怕这是个高薪的行业,面对纺织行业人力成本攀升,年轻人不愿意从事纺织行业的窘境。
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纺织市场也是如此,并且更新换代更快,火爆一时的产品可能过了一个月、半个月就淡下来了。纺织老板也表示,现在想要不被市场淘汰,只有不断创新不断改进,做高端、优质的产品才是正确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