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下半年纺织怎么做,能看懂天气的老板已经在行动了,你还要被动跟风吗?

          干纺织行业的都明白“面料怎么做,服装说了算”,因此绝大多数情况下面料都是要迎合终端服装客户的需求来开发生产。

           也就是说服装变化趋势,关系着纺织面料的发展未来。

           而服装的特点除了要各种时尚、现代、前卫……之外,还有着它最原始的功能——保暖,我们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一种服装开发模式,就是春夏服装负责“美”,秋冬服装则负责“暖”。

           于是各种印花、色彩以及设计元素在春夏服装上“百花齐发”,但秋冬服装则天然的与美绝缘一般,可以说它的唯一功能就是保暖。

           因为秋冬服装的作用有限,影响它的因素也很单一,就是天气变化、气温高低。

           因此秋冬服装的销量情况,可以说是完全看天吃饭,而与之相关的秋冬面料也没能逃脱天气的影响。

           如果能够读懂天气变化,我们就能先行一步,合理有效的部署秋冬面料生产,获得先机、避免走弯路导致资金紧张。

           可现在的科技,预测未来两三天的天气状况易如反掌,难的是如何洞悉未来半年后的天气变化?
           拉尼娜现象告诉你半年后纺织怎么做

           预测天气变化来安排秋冬服装面料生产,其实纺织人在2016年就有过尝试。

           2016年的8月份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就监测到了赤道中东太平洋已经进入了拉妮娜状态,拉尼娜的出现将搅乱全球气候,对我国气候的影响就是夏季更热而冬季会更冷。

           随着各方面报道,“冷冬”的消息在市场上不胫而走。一个寒冷的冬季将要到来对冬装企业来说是一个好消息,因为这意味着冬装的销量即将起飞。

           于是那一年与冬装相关的面料,尼丝纺、涤塔夫、仿记忆、双面呢等等在下半年炙手可热。几十万米、上百万米的订单铺天盖地而来,染厂为了这场盛宴也是积极配合、紧锣密鼓的生产。

           很多染厂直接放弃其他面料尤其工艺复杂的仿真丝类,给尼丝纺、涤塔夫类面料一路开绿灯,由于这类面料生产工艺相对简单,甚至规定从坯布到厂,三天内要生产完成。

           2016年末到2017年初的冬天确实很冷,可是出现了一点偏差。
           2017年的春节是在1月28日,春节前的一段时间天气并没有十分寒冷,但春节结束之后,气温一直很低直到4月份天气才逐渐暖和起来。

           迟来的寒冷沉重的打击了冬装的销售,尤其是羽绒服。

           正常消费者都会在春节前购买冬装,而春节之后各大服装店都会换上春夏的服装。

           节前由于气温不低,羽绒服的销量几乎停滞,但保暖不足、修身有形的呢大衣却大卖。结果做尼丝纺、涤塔夫、仿记忆类的面料商面临着库存积压、货款难要的尴尬局面,而做双面呢的厂商都在忙着换机器、扩产能。

           厄尔尼诺现象横行,做纺织要理性

           今年夏天已经过半,大家应该都感受到了今年似乎不是很热。

           也就最近两天开始有点热,但也都没有超过35度,与往年那种37、38度比起来还是算不上热。

           实际上今年的天气是反常的,据中国气象局监测去年九月份开始,赤道中东太平洋就已经形成了厄尔尼诺现象,并且本次厄尔尼诺现象将影响到2019年年末到2020年初的冬天。

           厄尔尼诺与拉妮娜不同,它对我国的影响主要是夏季不热,冬季不冷。

           而夏季不热,我们现在应该是感受颇多,未来的冬季不冷看来也是大概率事件。

           “暖冬”对冬装类面料商来说是一个坏消息,调整面料生产方向,降低相关类面料库存已经要提上日程了。

           尤其是那些“库存高、开工率高”的双高厂商,如果再不及时清库存未来一年的资金压力都不会小,甚至要走到亏本甩卖、大幅裁员的境地。

           干了纺织也没能逃脱看天吃饭的命运。

           一个温暖的冬天本该是好事,可对已经待在“寒冬”中大半年纺织人来说就是“晴天霹雳”。

           本以为下半年能够通过羽绒服类热销,消化大部分库存,现在看来难度很大,如果操作失误可能就是将坯布库存换成面料成品库存,甚至是一堆羽绒服成衣库存。

          但另一方面,呢大衣在一个暖冬中应该是最好的冬装选择,再加上前一段时间双面呢相关产能收缩、大幅减产,今年冬天也许会出现双面呢产品供不应求的局面。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