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匠人·匠心】大国工匠薛宏飞

           今年3月 21日,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四届五次,中华全国手工业合作总社七届九次理事会在广西南宁举行。会上对42名轻工大国工匠进行了隆重的表彰。

           缝制机械行业江苏飞虎针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薛宏飞等42人荣获首届轻工大国工匠荣誉称号。

    首届轻工大国工匠颁奖仪式(右一为薛宏飞)


           6月中旬,本刊记者到飞虎公司拜访薛宏飞。当记者走进薛宏飞的办公室时,他正在和济南某环保企业通电话,商讨对方为飞虎公司提供吸尘装置的合作事宜。薛宏飞告诉记者,飞虎公司现有吸尘装置的吸尘率为85%,计划采用吸尘率达99%的更先进的吸尘装置。据悉,此项目计划投入上百万元,是飞虎公司的自主行动,并非政府要求。

           “目的是为了改善工作环境,保障员工身体健康,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薛宏飞说。一个大国工匠对员工和社会的责任感由此可见一斑。 

    锲而不舍 铁杵成针

           薛宏飞出生于1959年,自1976年参加工作以来,他只干一件事情:制造缝纫机机针。从当年的毛头小伙到如今的年届花甲、两鬓斑白,薛宏飞用他43年的时间书写了飞虎公司从一个一无厂房、二无设备、三无资金的小作坊到机针产量世界第一的传奇。
           1976年,村办少直车针厂派 13个人到上海缝纫机机针二厂学习。年仅17岁,还有几个月就高中毕业的薛宏飞被选中,成为这13个人当中年龄最小、学历最高的一位。从此,薛宏飞与缝纫机机针结下了不解之缘,并为之奋斗至今。

           薛宏飞一行在上海缝纫机机针二厂学习了几个月回村后,少直车针厂就开张了。薛宏飞说,当时的村办工厂实际上一无所有,没有厂房,没有设备, 没有资金,没有人才。当时所谓的厂房是借用了村面粉加工厂的4间破屋子,设备是来自上海已经淘汰的旧机器。薛宏飞在上海缝纫机机针二厂学的是设备的维修保养,是当时厂里的技术骨干,负责设备研发,开发了专用磨具、夹具等设备。1977年开始生产产品,虽然产品质量并不好,但计划经济时代,商品短缺,供不应求。到了1980年,因技术落后,产品质量差,没有销路。薛宏飞临危受命,担任金工车间主任,负责工厂的技术改造。1983年,24岁的薛宏飞出任副厂长。

           进厂至今,薛宏飞一直是飞虎公司的技术负责人,公司的所有设备研发改造、工艺改进提升工作都是由他主导。薛宏飞的造针技术主要靠自学:“没有现成的技术,只能自己看书、琢磨,跟上海师傅学”。薛宏飞聪明伶俐的天赋和刻苦钻研的精神被上海师傅看中,得到师傅的悉心传授。由于表现突出,薛宏飞成为厂里重点培养的技术骨干,于 1984年开始脱岗攻读了3年电大机械制造专业。

           1987年电大毕业后,薛宏飞开始大刀阔斧进行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为目的的技术改造 :首先找对口的合作企业,寻求技术支持,与上海缝纫机机针二厂签订技术协作协议。其次,于1990年力排众议,采用技术超前的镀铬工艺替代镀镍工艺。当时国外机针制造企业都在采用镀铬工艺,而国内仅华南蜜蜂和上海钻石(上海缝纫机机针二厂)两个品牌的机针采用镀铬工艺。相比镀镍,镀铬能大幅提升机针的耐磨性和使用寿命。“我看到当时国产的缝纫机已经出现了高速化的发展趋势,而高速缝纫机需要配备采用镀铬工艺的高强度机针”,薛宏飞如是说。再次,用自动冲眼工艺取代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的手工冲眼工艺。正是由于上述得力举措,才使飞虎公司的机针质量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创造完美 永恒追求

           1992年,薛宏飞出任厂长,继续围绕技术改造开展工作。1996年飞虎公司改制为民营企业后,技改投入力度更大,效果也更显著。

           自2000年起,飞虎公司开始投入设备自动化改造并不断取得成效。近10年来,飞虎的员工总数一 直稳定在450人左右,产量却不断攀升,足见其设备自动化改造的力度之大及其成效之显著。据薛宏飞说,如果没有进行设备自动化改造,按照目前12亿支机针的年产量,需要两三千名员工。

           回首这些年在设备自动化改造方面的投入和成效,薛宏飞总结为 :首先源自超前的意识和长远的战略眼光,永不满足于现状,在劳动力紧张和成本上涨趋势明显的情况下,自动化生产是必由之路。其次要有魄力,敢于投入,看准了就坚决干到底,无论代价多大,过程多艰难。再次要敢于用人,公司与各地各种科研院校广泛开展合作。当然,这一切的基础是薛宏飞本人从事机针制造数十年积累的丰富经验,对本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了然于胸。

           伴随着生产自动化的进程,飞虎机针的品质也不断稳步提升。薛宏飞指出,目前飞虎机针的品质已经达到国外品牌的90%左右,他表示未来有信心继续缩小国产机针与国外品牌的差距:“我们干了40多年,德国蓝狮已经150多年,日本风琴也近百年了,尽管赶超之路艰难,但我们有决心,有信心继续前进”。
           谈到“工匠精神”,薛宏飞认为,无论从事哪一行工作,都要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要执着追求,努力拼搏,不断进取,只要能坚持到底,干哪一行都会有成就”,薛宏飞说。他指出,飞虎人的实践证明,只要努力拼搏,永不放弃,一根小小的机针,也可以干成大事业,做到全球第一。

           飞虎公司大门内竖立着“锲而不舍,铁杵成针,创造完美,永恒追求”16个字的标语,薛宏飞说,这 16个字就是飞虎人的“工匠精神”。同时,他也指出,从事技术工作是枯燥的,苦恼的,要耐得住寂寞,受得了冷嘲热讽,经受得起失败,要几十年如一日执着追求才有可能取得成就。

           薛宏飞指出,实现强国梦想需要好的产品质量,需要各行各业千千万万践行“工匠精神”的匠人。目前的社会风气有问题,大家都追求挣快钱,做大规模,这与高质量发展和“工匠精神”不相符。他认为,目前缝制机械行业急需倡导、弘扬“工匠精神”,这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强国梦的需要,是行业打造世界品牌,走向世界的基石。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