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匠人·匠心】秦晓东: 缝制技术的专研者和传播者

           俗话说 :“当上帝关了这扇门,一定会为你打开另一扇门。”上世纪 60年代出生的秦晓东高考了两次,最终上帝还是狠狠打碎了他对大学象牙塔的梦,却意外地开启了他多彩人生的另一扇门。

           从此,秦晓东在缝制设备技术的研发道路上走出了一个魅力的神奇世界。

     匠人的锤炼之路 

           对于独爱动手做些“小玩意”的秦晓东来说,长大后成为一名“工程师”的儿时梦在人生道路上从未缺席,一直是他事业的氧气瓶,不断地给予他前进的力量。秦晓东与大多数莘莘学子一样加入高考大军,无奈落选,高考的落选让他无奈地选择进入技工学校学习了机械技术。从此,秦晓东与机械技术相伴半生,开启了一扇魅力的门。
           技工学校毕业后,秦晓东踏上了工作的道路。他被分配到中国标准缝纫机集团有限公司品保部做测量工作。期间勤恳的工作为他的事业迎来了关键性的变化,六年后,秦晓东被公司选入开发部做产品设计,先后从事绷缝机、单针平缝机、双针平缝机、自动缝纫机等方面的设计工作。

           在那个热火朝天大发展的年代,当时秦晓东的设计工作还处在趴图板阶段。他摸爬滚打,不停地穿梭于图板和车间,不断地学习各种缝纫机设计基础知识,不断地在设计工作上整理思路,不断地创新,不断跑生产车间和加工班组,不断地在制造中遵循和改革工艺。秦晓东热忱于自己的工作,熬夜和主动加班是家常便饭,并且,他在样机制作的各个生产环节都是直接参与,从不缺席。

           在1996年的新型电控系统与新型电脑平缝机开发中,他承担了整体造型和机电配合分项目设计,在研究对比、机构与造型设计、色彩搭配等方面获得了好评,为整机项目的成功作出了贡献。关于1998 年的新型单针平缝机GC6150设计项目,秦晓东对记者说:“机头造型我们采用了木模工艺,按照图纸加工到位后需根据自己的思路创意进行修整,使用锉刀、刻刀、打腻子、砂光打磨等,样样都自己做,直到满意为止。除了机头外型,还要对内型进行手工修整,这样才能得到外形和工艺都满意的机头铸造壳体,这也是当年新机 GC6150 一炮打响的重要因素。”

           1999年至 2000年,秦晓东承担了航空工业部605研究所超大型自动缝纫机FH-20的开发项目,这是为缝制飞机垂尾的超大型特殊用途机型,要求具有超大面积、超厚物、可编程全自动缝纫,采用无捻凯夫拉(KEVLAR)纤维缝纫。他带领团队在无任何参照情况下进行了整体设计。通过分项研究设计、试验试做,攻克了大行程刺料和挑线机构难关,设计出大行程纵横向送料系统和承料系统,达到用户基本要求并通过验收。

           秦晓东感慨地说:“回想起那一年的开发过程,真的是非常艰辛,因为没有任何实物可以参照,所以从整机到机构都要完全地创造出来,其中的每个细节都是反复推敲的结果,就连每根机针在精加工时都是亲手磨制和抛光。”秦晓东几乎日日夜夜都在设想、设计、试验、制作、改进中摸索前行,多少个夜晚都在思考中度过而无法入睡。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年多的辛苦换得验收成功的满满收获。

           2001年至2004年,秦晓东承担新型双针平缝机GC62设计项目,在创新整机设计的同时深入研究改进了双针杆离合机构的可靠性和耐久性,从材料选择、热处理工艺到零部件尺寸、公差配合、装配工艺等方面入手,仔细进行了研究改进,并获得了圆满成功,标准GC62系列双针平缝机成为国内市场上最畅销的双针平缝机型之一。

           2004年至2008年,秦晓东进入公司新品推广部,负责主推电脑全自动开袋机工作。然而,在当时人工廉价的时代,这样的全自动缝纫设备并不为市场所接受,他与同事们一起总结出一套对比表,用简洁、直观的数据进行对比说明,突出全自动开袋机的性能优势,这样的方式收到了较好的市场效果。此外,不断刻苦的钻研学习使其快速地掌握了整机调试调整技术,使开袋机的推广和销售取得显著效果。

     走向培训之路 

           2009年,秦晓东走上标准公司客户服务和技术培训的工作岗位,这个时期,他承接公司举办的大型培训项目。特别是自2009年起中国缝制机械协会主办的标准杯全国缝制机械行业职业技能大赛的连续五年中,他以自己积累的丰富经验、用通俗易懂的讲解方式、随手画出的机构,在每场赛前培训中都获得极大好评,为服装行业维修技术人员的培养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同时,秦晓东在技能大赛中组织编写的各机型技术培训资料,也为参赛人员起到良好作用,为行业提供了宝贵资料和经验。五年大赛期间,秦晓东共计培训35场1964人次,遍及全国24个省市,可谓桃李满天下。

           作为缝制技术的传播者,秦晓东开展了大量的培训工作。他积极支持和配合司法系统改造转型工作,面向监狱开展各种技术培训工作。从缝制设备技术到一般生产管理,使司法系统能够接触到缝制设备最为理论、最为系统、最为专业的培训,受到司法系统广泛认可和高度赞扬。

           至2017年9月份,他在全国范围内共计开展监狱培训102场3148人次。秦晓东还为了加强行业内缝制设备专业技术力量,在各地不断开展代理商培训活动,进行业务培训、产品推广和缝制设备维修技术培训,五年来共计30场376人次。

           此外,秦晓东积极参与企校联合办学活动,为大专院校提供缝制设备课程培训项目。将最前沿的缝制设备和新技术传授给师生,五年期间共计授课65场235人次。面向公司内部开展多种培训活动,为自身的销售业务人员、技术服务人员及时提供新概念、新方法、新产品和新技术培训活动,为提高公司销售人员的销售能力和技术能力作出自己最大努力,五年来共29场454人次。

           从五年来秦晓东主导培训的场次和人次可以看出他对缝机行业真诚的热爱。热爱推动他在2016~2017年参与编著了国家“十三五”普通高校本科部委级规划教材《服装机械原理》(第5版)。

           多年的努力为他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在 2016年首届工业职业教育大会上获得中国工业合作协会颁发的“全国职业教育先进个人” 称号,可谓实至名归。

     工之器,匠之心 

           “立足工厂工作一线,不计个人得失,长期为自己所热爱的工作而辛勤努力,勤于动手、善于思考、刻苦钻研、坚持不懈,不断解决工程技术问题,提高生产质量和效率。”是秦晓东用半生给出的自己对“工匠精神”最深刻的理解,更是他自身真实的人生写照。

           秦晓东热爱技术工作,喜欢静心摆弄机械。对于这份喜爱,他从未抛弃,他一直认为技术工作充满了幻想,存在着探索未知的刺激,是一项极具挑战的工作,拥有令人神往的魅力,技术的世界别具洞天。

           与缝制机械技术研发相伴半生,有过困难,熬过日夜,有过否定,有过落寞,有过孤独,却从未放弃信念的坚持,热爱的坚守。秦晓东经历过风风雨雨,终得见彩虹。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