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CISMA2019专家谈】华珊:把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纺织服装布局


           把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纺织服装布局,要分析国际服装的产业格局和出口情况,了解“一带一路”沿线服装业重点国家的概况。

    一、国际服装产业格局

           现代服装业的国际产业格局主要是由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的国际分工所形成。当前,在国际范围内把服装生产的产业链主要分为面辅料生产、服装加工制造、物流终端销售三大部分,其中,中国的面辅料生产在现阶段全球服装产业链供应上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服装加工制造方面,中国仍占据世界第一的市场份额,但已有很多其他国家正在市场上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物流终端消费则集中在以消费为主的较发达经济体中。综合来看,服装产业链的制造环节集中在综合成本相对有优势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服装终端品牌和零售渠道集中在消费市场更集中的发达国家和地区。

    二、 国际服装出口情况


           根据WTO的统计,2018年全世界服装出口额超过5000亿美元,中国仍是服装的第一出口国,占世界的比重分别为31.3%。孟加拉、越南、印度和土耳其的服装出口额占世界的比重分别为6.8%、6.4%、6.2%和3.3%,是份额较高的服装出口国。

     2017年世界服装出口分布


           服装进口市场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2018年全世界进口服装额占比最高的国家和地区仍是欧盟、美国和日本:欧盟28国进口服装2040亿美元,占全世界的比重为38.4%,其中从欧盟外进口所占比重为20%;美国进口服装920亿美元,占全世界的比重为17.4%;日本进口服装300亿美元,占全世界的比重为5.7%。
           从区域上来看,国际服装消费端和生产端的格局分割的相对清晰。我们从2017年世界服装出口额前20名的国家和地区数据中可以看到,除了一些欧洲国家因高端服装生产历史悠久,在出口市场占有稳固的地位;其余大部分国家是“一带一路”国家所涵盖的范围。

    2017年世界服装出口额TOP20 

           欧洲、美国、日本这三大主要进口市场,欧盟28国占世界服装进口额比重的38.4%,美国占17.4%,日本为5.7%。三大市场的进口额占据全球5000亿美元的超过60%。那么它们的服装从哪里来呢?在出口到这三大市场的服装生产国家和地区中,中国仍稳居第一,越南、孟加拉分列第二、三名,其余主要出口国为印度尼西亚、印度和马来西亚。同时,受上述国家的竞争影响,中国服装出口占比不断下降。与2014年情况相比,2018年我国出口美国市场的份额下降了3个百分点,越南则上升了2.4个百分点;2018年我国出口日本市场的服装占比为57.8%,与2014年相比下降了近10个百分点,而在历史最高峰时我国占比曾接近80%,越南出口服装占比则从2014年的1.1%上升到12.6%。 

           随着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我国的纺织服装产业链格局发生了较大改变。简单而言,就是我国对外投资明显加快。从商务部统计的2003-2018年我国纺织行业对外直接投资流量来看,2000年以来,我国纺织行业全球布局的步伐加快,对外直接投资呈现增长趋势,2013-2016年投资增速明显加快,2016年达到历史投资高峰26.6亿美元。
           其中,伴随“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推进,纺织服装行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投资增长明显,2013-2018年,我国纺织服装产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投资总额64.96亿美元,占同期向全球投资总额的比重约为84.4%。
     
    三、“一带一路”服装发展拉动缝机变局

           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服装国际产业布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同时导致我国缝制机械行业出口格局产生了相应调整。据统计,2018年我国出口工业缝纫机406.49万台,比2010年增长35.8%;出口金额12.17亿美元,比2010年增长65.8%,量价齐增。
           与国际服装生产相配合,东南亚各国纺织服装产业的迅速发展对缝制机械出口生产了很好的拉动作用。在“一带一路”服装业生产重点市场中,孟加拉、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土耳其、越南这五个国家是我国工业缝纫机出口增长较快的,它们具有同样的优势——第一,人口多,劳动力资源丰富,尤其是适合制造业的劳动力丰富;第二,劳动力成本低;第三,具有相对较好的贸易条件。如孟加拉,作为最不发达国家,孟加拉拥有极具吸引力的免关税、免份额进入市场的贸易条件,这是其近年来服装业发展非常迅速的主要原因。据海关统计,2010年我国向这五个国家的出口数量为44.93万台,2018年则增长为110.45万台,占世界的比重从2010年的15%增长到2018年的27.2%。

    四、盘点“一带一路”服装业三大重点国家

           1 孟加拉

           孟加拉国劳动力资源充沛,2017年,孟加拉国15岁以上50岁以下劳动人口总数为6210万人。但整体劳动力效率不高,人工成本低廉,最低工资折合人民币仅约416元/月。

           纺织服装业是越南重要的支柱型产业,终端服装制造业是产业链主体,占全国GDP的13%。孟加拉服装制造以梭织服装为主,不乏工艺非常复杂的国际大厂。孟加拉仅牛仔服装年产量约为2亿件,在欧洲进口市场所占份额达27%,在此单项产品上极具竞争力。
    据孟加拉国服装制造商和出口商协会(BGMEA)统计,目前孟加拉国约有2000多家纺织厂和6000多家成衣加工厂,纺织服装行业就业人数超过500万人,其中约80%为女性。
     

           越南

           2018年越南全国人口9554万,劳动力资源丰富,尤其年轻劳动力非常充沛,越南15岁以上劳动人口约5440万,人口呈黄金结构。虽然越南工资水平上涨加快,但相较仍有很大优势。目前,越南纺织行业工人平均月工资为200~300美元,仅为我国沿海地区纺织工人工资水平的40%。

           纺织服装业是越南重要的支柱型产业,2018年全国有将近7000家纺织服装企业,从业人口超过270万人。2018年营业收入为420亿美元,约占全国工业的80%以上,出口额达370亿美元,占全国出口额的15.1%,全国共有8个纺织工业园。

           越南在纺织产业链前端的纤维、纺纱、面料、印染方面都比较薄弱,终端服装制造业是产业链主体,产销规模占全产业链70%。根据越南统计局数据,2018年服装产量约达48.3亿件。
     

           柬埔寨

           柬埔寨是服装产业发展比较快的东南亚国家之一,由于关税和份额的优惠贸易条件,在欧盟和美国市场增长迅速。柬埔寨全国人口超过1600万,15~55岁之间劳动力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接近60%,劳动力资源较为丰富。但由于人口总数不多,人口红利期较短,近两年已出现招工难情况。

           服装加工业是柬埔寨最大的工业产业,出口总额占全国货物出口总额的70%以上。全国共有纺织服装企业500余家,以服装制造企业为主。柬国内纺织服装行业直接就业人口达到100万,相关就业人口约200万,占工业总人口比重非常高。柬埔寨工人工资水平远低于中国,但在东南亚发展中国家属中上水平,每月最低工资成本约210美元左右。

           柬埔寨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特征明显,以成衣加工为主,服装产品多为针织服装,产品附加值相对偏低。目前,柬埔寨服装企业约七成为中资企业(含中国大陆、中国香港、中国台湾),中国大陆在柬投资服装企业占比高达42.7%,这也是与孟、越两国不同之处。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