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琼·卡普尔:带你了解印度服装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在过去45年里,IIGM公司主要以印度为大本营从事缝纫机销售。在此,与大家分享我对过去和现在印度宏观经济形势的了解和对未来的展望。
回顾过去,印度服装业历史悠久
盘点现状,国内外市场增长不均
众所周知,服装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行业,人员流动性强,对工资水平非常敏感。印度人口众多,接近13.5亿,仅比中国现有人口少几百万。而实际上,在整个印度经济中,从事制造业的人数仅占总人口的15%。
在过去20年里,印度经济快速地完成了从农业到服务业的基本过渡。从印度的纤维和服装出口方面来看,其主要优势在于棉制服装,但这与人造纤维这一大趋势背道而驰。印度的人造纤维虽然也有所增长,但增速远落后于其他国家。这或许就是印度出口没有达到应有水平的原因之一。
从印度人均收入与人均服装消费的对比情况来看,印度的人均服装消费仅为60美元,而中国为145美元,巴西约为290美元,美国接近800美元,一些欧洲国家还超过了1000美元。这也表明,未来十年,我们在国内市场的发展上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各种需求驱动因素也从整体上刺激了印度的商品和服装消费。首先当属互联网普及率的上升,目前大约40%的人口可以使用互联网。第二大驱动因素是印度人口可支配收入的增长,这或许是最大的驱动因素。第三大因素为印度人口的快速城市化,即人口从乡村和城镇向大城市迁移。
我们可以看到,印度正在发生大规模的移民,城市在不断膨胀,但不幸的是,在许多情况下,城市的基础设施跟不上人口的增长。印度中产阶级也在崛起,这是整个国家的消费基础。另一个领域当然就是过去十年里零售组织的增长,目前在线零售商正以全新的姿态进驻市场。信用卡的使用也有所增加,因此,现金支付逐渐被信用卡支付取代。
这是过去十年里印度工业缝纫机市场和进口市场的情况。
展望未来,印度服装业优势众多
今年年初麦肯锡咨询公司曾做过一项调查,印度企业家最常用的三个词是,发展迅速、基本上向数字化发展、在变化且变化很快。因此,有70%的印度企业家表示出其对宏观经济形势的担忧,包括印度和中国之间正在进行的贸易战及其未来对价格的影响。
同时,劳动力和原材料供应方面,印度的平均劳动力成本明显低于中国,与越南相当。印度人口正以每年近1200万人的速度进入劳动力年龄,未来这一数据还可能上升至每年1500万至1600万人,因此我们有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印度的天然纤维原材料也十分丰富(如棉花、羊毛、丝绸和黄麻),可以参与整个时尚价值链。
在我们看来,自动化缝制将是减少劳动力和生产单位的最大驱动力,面料、仓储和物流紧随其后,原因在于印度现在的基础设施较为落后,且存在会降低印度制造业劳动强度的其他若干因素。
就在上周,印度政府做出了一项里程碑式的决定,降低了制造型企业的所得税。实际税率从上周初期的39%,降到周五的22%,此举将为制造业带来更多的投资,促进未来服装行业及其它相关行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