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一个普通却不平凡的技术员:张涛

           提起台州,多数人脑海里会马上浮现出“制造之都”四个字,同样在椒江区的下陈,提起做多针机的张涛,周围人都会谈到 :“他们夫妻俩近几年,特别拼。”

    不平凡的技术人员

           “做技术枯燥吗?”本刊记者问张涛。

           “枯燥?没觉得。”他说,“没事情做才枯燥,技术是我生活的一半。”

           1997年,刚满18岁的张涛,在朋友的介绍下来到上海飞球缝纫机有限公司,即现在的杰克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杰克),开始了人生的第一份工作。

           从车间流水线基层的对弯针开始,在个人能力和工作内容不断深入的基础上,张涛很有幸成为当时的技术部专家腾书昌的工作助理,张涛说:“事实上,我就是一直跟着滕工,学弯针技术,学了好几年。”后来,张涛被调去技术部,他总结为:“在技术部待的时间最长,学到的东西也最多。”技术部之后,张涛调到了品质中心。他理解为:“做品质,技术是基础,不懂技术肯定不行。”在品质中心一待就是三年。

           从车间基层到技术部再到品质中心,十一年的技术专研,赋予了他过硬的弯针技术本领。同时,十一年里的市场工作处理,张涛还收获了同行业伙伴对其工作和技术能力的肯定。

           随着时代不断地进步发展,杰克的内部管理需求和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管理人员不断更换和内在结构复杂化的情况下,对于一个专注技术,缺少一定职场交流能力的技术人而言,这是一个瓶颈时期。

           危机亦是契机的时局,让处于人生三十而立风口之上的张涛,萌生了走出去闯一闯的想法。思索再三之后,他带着十年磨一剑的弯针技术本领,于2008年从杰克离职,创立了菱锐缝纫机厂(以下简称 :菱锐)。

           张涛明白,仅凭一腔对缝纫机的热情是不能让一个缝纫机厂良好地发展下去的,幸好他在创业初期就规划了菱锐的市场定位——以生产特种机为主。
           正是基于这种远见和坚持,让他熬过了一手抓技术、一手抓内部管理及外部采购、销售的初期成长阶段。随着特种机订单的日渐增多,5年之后,菱锐结束了家庭式小作坊生产,开始公司化运作。2012年张涛把工厂搬到昌阁路,直至今天。

           只要没有特别的工作安排,张涛一般都在生产车间和员工待在一起,亲自把控技术上的每一个细节:“装一个零件,你手法不一样,最后装出来的机器成品也会不一样。”

           去德国出差,参观工厂,这些工厂的生产规模虽小,但产品水准,却是世界一流,这让张涛感慨万千:“回来后,我就反复思考菱锐未来的发展方向,不是什么都去做。我就坚持做多针机系列和弯针类绷缝机产品,争取把008多针机、1404多针机、1500纵直筒式绷缝机、720横筒式绷缝机、787绷缝机包括四针六线拼缝机还有它们的延伸系列化、智能化做到极致。”
           记者追问如何定义这个极致的时候,张涛笑了起来:“我们生产的这个多针机系列,特别是008款,在台州,是属于较早生产此类产品的企业。从2008年至今,我们对多针机的专注也得到了市场上许多客户的认可。现在也有其他企业在生产,但我的目标是把它做到行业内的前沿。极致、顶尖,可以说是永无止境的一种追求。我相信,坚持对技术进行精雕细琢的打磨,最后是可以慢慢地靠近极致的。”

    普通的技术人员

           何谓“坦诚”,从辞源学说,“坦”是强调平而直,“诚”指真诚和真实。“坦诚”是指不隐瞒、不修饰本相与人、与己、与天地坦诚相见。提起为什么学习弯针技术,张涛坦言,从进飞球车间开始,他学的是弯针,一直专研的方向也是弯针。

           谈到近些年行业技术飞速发展给传统缝制机械技术人员带来的挑战,张涛说:“随着电子技术和智能化的发展,传统的缝纫机技术人员由于缺乏相关领域的知识,如电子、电控这类技术知识,在新产品研发的时候,往往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他坦言自己特别欣赏德国人所秉持的“工匠精神”,为了产品的完美,对每一处细节的精益求精。为了让缝纫机产品低噪声、缝纫性能稳定、适合各种针织面料、自动剪线装置方便用户使用,张涛多次带领团队往返于台州和深圳,进行了技术的深层次探索,积极与电子领域的相关公司开展业务合作,他说:“2019年CISMA上,我们赋予了多针机更多的智能和自动化元素,希望可以给行业和客户贡献一份我们微小的智慧。”
           创业初期,基于自己的技术能力,菱锐研发生产的特种机得到了市场的一定认可,但张涛在与笔者交谈的言语里,多次强调这份从容来源于前公司、老同事及行业朋友们的帮扶。他说:“朋友多,意味着你走的路也会宽广。”

           2010年缝制机械行业的行情和 2018年一样生机勃勃,使得当年的很多生产规模较小的公司,在购买缝制机械零件时会比较困难。张涛提起那一年,却非常开心:“因为供应商朋友们对我们的照顾,我们的零件供应从来没有断过。”

           践行和扬长,使得缝制机械行业内的多数人,都知道张涛过硬的弯针技术本领,与此同时他也能坦然面对自己不懂旋梭、不熟悉电子技术的不足之处。
           纵观当前的整个缝制机械行业却有点愁云淡淡雨潇潇的意味,张涛说:“大家都讲缝纫机不会有什么新变化了,但我不这样认为,每一次出差回来,都感觉缝纫机又有新东西可以延伸。毕竟衣服人人都要穿,只要能适应需求变化,那就能生存。”

           谈及菱锐的未来发展,张涛说:“越来越多的新技术融入到缝制机械这个行业,我认为挣快钱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和我的企业,未来所追求的目标是把产品做精,相同的产品做出差异化、特色化。”

           在技术实力笼罩的光环下,人人以为他无所不能;生活里的坦诚待人,又让他回到普通人的队伍。有光辉灿烂的时刻,也有暗淡无光的瞬间,这就是张涛,一个普通却不平凡的技术人。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