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崇和在轻工业消费升级与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的讲话
张崇和介绍,近年来,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积极贯彻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制定了《轻工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通过五大举措,推动轻工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以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轻工业每年完成科技成果鉴定130项,评选行业科技奖励项目200项,推荐国家科技奖励项目20项,推动建设轻工业重点工程技术研发中心20多家、轻工业重点实验室近30家。2018年,经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推荐,5个项目获国家科技奖励;2019年,又有3项进入国家科技奖公示名单。为鼓励企业科技进步,中轻联今年首次发布2018年度中国轻工业科技百强企业,科技百强企业年度研发投入平均占营业收入2.46%,显著高于全社会平均研发投入比重。目前,轻工业科技创新蔚然成风,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二是以标准、品牌推动高质量发展。目前,轻工业每年新修、制定行标、国标300项;轻工重点消费品的国际采标率已达到95%;今年,中轻联组织编制36项高端产品团体标准。组织换届、调整和充实标准化委员会13个,常年保持了一支近5000人的标准化专业队伍。轻工业积极支持自主品牌发展,积极推动开展“品牌授权”新业务,促进中国品牌向高端化发展。
三是以绿色智慧推动高质量发展。轻工业着力建设绿色轻工、智慧轻工。通过推行绿色设计、开发绿色产品、建设绿色工厂等举措,推动轻工业绿色发展;以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为主线,用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技术提升传统产业,实现智慧发展。目前,260家轻工企业获工信部绿色工厂称号,74家企业入选工信部智能制造示范项目。轻工业积极开展节能降耗技术改造,按照规划,相比于2015年,2020年规模以上轻工企业工业增加值能耗、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下降18%、23%、22%。“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已成为轻工企业自觉遵循的发展指南。
四是以“三品”行动推动高质量发展。轻工业认真落实国务院“三品”专项行动,大力推动轻工企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努力提升消费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受工信部委托,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编制并发布了六批《升级与创新消费品指南》,共计333个产品,其中升级消费品160项;创新消费品173项。轻工行业协会每年举办全国性展览44个,展出面积305万平方米,展出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占比达到20%以上,促进了轻工企业互学互鉴,推动了轻工产品创新升级。目前,轻工消费品的品种丰富度、品质满意度、品牌认可度明显提升,“中国游客国外抢购电饭煲马桶盖已成历史”的良好局面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三品”行动对轻工消费品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五是以产业集群推动高质量发展。轻工业积极响应中央决策,努力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推动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根据国家九部委授权,今年新命名产业集群15个,复评40个,取消不合格产业集群12个。目前,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支持地方建设的产业集群280余家,营业收入占全国轻工总量20万亿的40%以上,有力地支持了地方区域经济发展。中轻联积极推动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目前,经中轻联认定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37个,其中20个被工信部授予国家级公共服务平台,为轻工业集聚发展、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
一是强化产品质量保障。大力发展高端团体标准,积极对标国际先进标准;加强产品检验检测,推动质量分级认证,鼓励产品优质优价。
二是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支持企业加大研发力度,争取骨干企业研发比重提高到3%;组织联合攻关,突破技术瓶颈,赶超国际先进水平。
三是赋能行业发展动力。发挥120家轻工业重点实验室、120家轻工业重点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作用,通过推动官产学研用结合、产业集群聚集发展,及实施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轻工业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等举措,赋能轻工业发展的新动力,推动轻工业效益整体提升。
四是加强行业技能人才培养。建立结构合理、技能精湛的轻工行业人才队伍,为轻工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鼓励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做好轻工业19个工种人才培训,组织好一年一度的3000人职业技能大赛,鼓励优秀技能人才脱颖而出。发挥工艺美术大师、非遗传承人作用,培养更多素质高、技艺强的手工艺人才,推动手工艺文化传承和产业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