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澳拓美盛周建良:引入共享智造,实现“FAAS”转型

    苏州澳拓美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   周建良


           澳拓美盛从成立至今的五年时间,一直在探索行业商业模式的创新和尝试,花了更多精力去实现让自动化设备更好服务到下游用户,也就是共享工厂的探索。

           共享经济是近年来的一种新型经济形态,是围绕生产制造各环节运用共享理念将分散、闲置资源集聚起来、弹性匹配,动态共享给需求方的新模式业态。共享制造有利于资源配置,而且提高生产资源利用率,将闲置产能扩大有效供给、有效利于灵活性跟柔性化生产。尤其有利于降低中小微企业生产和交易成本,促进中小微企业专业化、标准化、品质化发展,提升企业竞争力,对推动新一代技术跟制造业融合,培育壮大新动能,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将起到重要意义。
           共享制造最核心是什么?是制造成本的边际。其实对中国产业大家都特别了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产业以集群方式存在,据官方统计产业集群有470余个。集群最为突出的特点,是多以企业小数量多的规模存在。我们经过分析,得出一些特征:一是整体加工水平落后,产能低下。第二是同质化竞争比较严重,品质低劣。第三是各项成本持续增加,成品价格不增反降,原材料成本压力大。第四是营商环境得不到支持。第五是缺乏设备改造和积极性的源动力。第六是危机意识不够。

           基于上述特征,澳拓美盛提出了共享智造的理念。我们做了一个试点,选取了帽子生产作为代表。在山东青岛有一个中国制造之乡,是李哥庄,也是轻工产业集群。当年这个集群有2000多家自贸企业,占据了全球百分之五六十的产能规模。针对这个集群,我们利用研发技术跟自动化产品,设立了“共享智慧工厂”,利用澳拓美盛自动化设备,为客户进行24小时无间断生产,客户只需要将相关工序拿到工厂进行生产即可,将小规模生产变成大规模集约化生产,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质量是标准化的。
           共享工厂实现的最明显改变,是给中小微企业转型提供了新的途径,将较多的生产环节,交由智能工厂进行规模性生产,实现与大企业相同的规模化效应。中小微企业就可以更多地将资源投入到品牌运行、设计跟电商环节,切实提升综合竞争实力。可以说,共享工厂作为新型生产方式,为劳动密集型企业转型提供了新的路径,解决了当下中小微企业转型过程中资金难、技术难、投入难、管理难等诸多问题。共享工厂的设立和推广,也为中国各个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了上升空间。我认为,随着制造端发展,如果企业可以将成本做到边际、质量做到最好,即使没有人口红利支撑,中国制造业的重新回流和回归,可能性也是很高的。

           最后,我想提出一个新的名词——FAAS,意思是工厂与服务提供商。随着行业自动化技术提升,设备产品应该更多的去服务到下游用户企业,产生更多的价值。未来,设备不再以价格来衡量价值,而是通过给客户创造价值,我们来收取价值费用。我认为很有可能成为未来行业的一种新的发展趋势。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