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影响下的缝企复工进行时
- 自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各行各业在生产经营等方面均不同程度的受到冲击。为全面响应党中央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实时了解缝制机械企业在疫情影响下的开复工情况及面临的困难,积极反映行业诉求,与企业共克难关,中国缝制机械协会于近期对行业展开专项调研,累计收集161份企业实际情况反馈,从中综合归纳了当前行业整体运营情况。
调查的企业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整机生产企业104份,零件生产企业57份。从区域分布来看,受访企业主要分布于浙江、广东、江苏、上海等省市,其中浙江省规模最大。
疫情对企业经营的影响
预期开工情况
受此次突发疫情影响,缝制机械行业开工明显晚于往年,甚至部分企业依然处于停工状态,复工日期待定。问卷调查结果显示,2月10日前,行业调研的161家企业中仅10.56%的企业复工;2月17日-24日在各地复工政策逐步放宽和地方政府的积极推动下,行业调研范围内75.78%的企业集中复工;2月24日前,已复工企业占比为86.34%,仅小部分的企业将复工时间推迟到2月底甚至3月初。预计2月底企业复工数占比将达到96.27%,约3.73%的企业受企业规模、员工返岗、防疫手段等因素所制约,尚未达到复工条件,表示目前尚无明确开工计划。
从区域来看,缝制机械行业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浙江、广东、江苏、上海等区域,其中广东、江苏、上海地区企业复工时间相对较早,少数企业已经在2月10日左右复工;浙江复工时间相对稍晚,2月17号前后才陆续复工。
产能恢复情况
受此次突发疫情影响,缝制机械行业产能恢复明显放缓。受企业返岗员工数量不足、上游产业链未复工、生产工序及人员的衔接与调整等综合影响,至2月24日,161家调研企业中有77.02%的企业产能恢复不足50%,其中26.71%的企业产能恢复不足10%。
预计至2月底,161家问卷企业中69.57%的企业表示产能可以恢复30%以上,43.48%的企业产能可以恢复到50%以上,19.88%的企业产能可以恢复到70%以上。
预计至3月底,161家问卷企业中98.05%的企业表示产能可以恢复30%以上,93.79%的企业产能可以恢复到50%以上,62.11%的企业产能可以恢复到70%以上。
员工返岗情况
受疫情所致的交通、人员流动管控影响,缝制机械行业企业员工返岗情况较往年而言较为严峻。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预计至2月底161家问卷企业中预计有33.54%的企业员工返岗率不到50%,其中1.86%的企业员工返岗率甚至不到10%。
预计至3月底,缝制机械行业用工情况预计会有所好转,161家问卷企业中83.85%的企业员表示工返岗率将在70%以上,只有4.35%的企业预测员工返岗率不到50%。
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程度及主要困难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此次疫情对于行业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较大。161家问卷企业中59.01%的企业认为疫情导致企业经营出现部分困难,企业经营勉强维持,部分企业甚至经营暂时停顿,仅1.86%的企业认为疫情对于企业经营没有明显影响。
当前行业企业面临的主要困难是交通、物流受阻,占比为总量的75.16%;其次为员工无法到位,劳动力供给减少,占比为总量的74.53%,此外,市场需求订单减少、原材料供应及生产部件库存不足、上游配套链、热处理等协作单位复工滞后导致生产停顿等因素也均成为困扰企业短期发展的重要因素。
对企业出口的影响程度及主要困难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此次疫情对于行业企业当前出口也带来了影响较大。161家问卷企业中62.73%的企业认为疫情对企业出口影响较大,其中21.12%的企业认为疫情对企业出口影响很大,导致企业出口停滞,恢复期待定。
当前行业企业出口面临的主要困难是因物流问题导致货物运输停滞,占比为总量的68.32%;其次因停工造成订单交付问题和潜在的违约赔偿问题亦是困扰企业短期发展的重要因素。
对企业经营资金方面的影响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61家问卷企业中91.93%的企业认为此次疫情将会导致企业营业收入减少,流动资金紧张。同时,疫情也将为部分企业带来偿债压力的增加及短期融资能力的下降。
疫情带来的预期济损失
据估算,此次疫情或将给企业带来低至几十万、数百万,高至上亿元的营收损失。特别疫情造成全产业链生产经营活动停滞,企业的货款回笼将明显延长,短期内资金压力将急剧加大。
企业的政策诉求
企业希望在稳定出口方面获得以下政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