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2020服装人的唯一关键词!
告别被各种“南”贴满的2019,迎来我们中国人的2020。但在对2020的展望中,这个“南”似乎是落听牌,还必须紧紧攥在手上!
从2019年延续而来的“直播”,“个性化”,“渠道下沉”,“环保可持续”等关键词,同样是2020年的发展重点,但如果要寻找一个更为精准、更有覆盖面的词汇送给2020年的服装人, “新生”一词,足矣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没有最“南”,只有更“南”。然而对于服装人而言,“新生”是重构一切的目的地,是超越自我的勇敢,是凤凰涅槃般的存在!
小而美
“细分”之下的服装市场
2019,快销品牌一片哀声,败走麦城,而小众运动、个性定制、汉服等细分领域的新兴品牌却星火燎原,让我们感受到消费迭代下的民心所向和大势所趋。个性化、品质化、生活场景化的需求,催生了小而美的细分市场。
2020,传统时尚供应链无法快速高效回应小批量订单的问题必须找到解药!一件下单,快速定制,个性多样的消费需求下,传统时尚供应链转型升级势在必行!快与慢
情感共鸣下的消费欲望
2019,天猫“双11”成交2684亿,淘宝直播成交近200亿……抖音、快手、小红书等新零售渠道,李佳琦,薇娅,张大奕等头部网红让我们看到了网红经济的带货奇迹以及背后的“快”需求!而故宫文创IP的火热、工匠精神的演进,也让我们感受到文化、情怀背后,“慢”生活的持续升温。
2020,基于情感共鸣下的新型消费欲望,在互联网、云计算的大数据面前有迹可循。大力推进数字化技术,实现对市场趋势的预判以及对消费者的精准引导,让企业和品牌读懂消费者的“快”与“慢”的需求,以客户为中心快速反应,正是工业4.0的核心所在。唯破方立
疫情下的冲击与变革
2020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给整个中国经济踩了一脚急刹车,也让服装业今年的“寒冬”变得格外漫长。被疫情“禁足”的中国服装制造业,其原本严丝合缝的生产布局接连遭遇延缓开工、劳动力锐减、库存压力大、线下销售近乎停滞的重大挑战。
库存压力与运营危机之下,也加速了服装产业向新零售、新制造的变革。面对不可抗力带来的风险,自动化生产、数据云端共享与远程服务的优势再次引发服装产业的高度重视,变革的种子正在加速萌芽。可以预见,工业物联网、协同生产乃是未来企业竞争的核心密码。
义利并举
抗疫路上众志成城
2020抗疫防疫是全中国人的一场战斗,也是全行业人的一场战斗。疫情发生以来,众多服装企业积极响应政府号召,捐款捐物,加急生产应急物资,甚至有部分企业“临时转型”,承担起口罩与防护服的生产工作。比如:爱慕向武汉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捐赠了2000套保暖衣与家居服;雅戈尔集团向宁波市医务、救援人员和患者定向捐赠1000万元,郑州云顶服饰有限公司紧急组织生产普通民用防护服3000套……诸如此类的企业援助,不胜枚举。
在这场疫情大考面前,服装企业体现出的是忠诚、责任与担当。同心同德、同向同行,相信疫情终将消散,静待春暖花开!
结语
24小时互联的时代,激荡着更为张扬的消费主张,重塑新生是每家企业、每个品牌、每位服装人的自省必答题:
发挥个性化,按需生产;
快速反应,把握市场;
是寒冬,还是暖春?
不在ta,在我!
彼之寒冬,汝之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