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求求中国快复工吧,这批老外被逼疯了

    这个春天很魔幻。

    新冠病毒逐渐蔓延全球,为给疫情让步,中国企业停工停产,所有的上班族被迫在家“休息”了近一个月。

    就在这个时候,出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刚开始,很多国家的人把恐慌带来的愤怒牵涉到了中国人头上,还看起了中国的笑话……

    可最近,他们由“愤怒”秒变成“祝福” ——“中国,希望你早点复工!早点恢复正常!”

    画风变得如此之快,让人感觉措手不及。

    这是为什么?

    因为中国的停工,快把他们逼疯了......

    先来看看各国最近的神奇操作。


    新西兰把刚抓的100吨活龙虾全部放生了,之前囤积的几百吨,价格全部下降了40%;



    智利以车厘子为主要的水果堆积成了小山,全部低价大甩卖,损失高达7亿元......



    这是不打算赚钱了吗?

    其实这些的现象,都是因为中国的“土豪们”,暂停了一个月的消费。

    “世界第二大消费市场”,这个称号对中国来说,可不只是说说而已。

    新西兰的龙虾,每逢春季,需求量都很大,而98%的量都是通往中国;

    智利车厘子卖不出去,因为往年90%的货都是出口于中国。

    不得不说,现在的中国,打起的喷嚏,足够掀起全球的经济飓风。

    而上面这些操作,和各国其他行业的经济受损比起来,九牛一毛。

    还记得一到春节,就奔往海外疯狂旅游的中国大爷大妈们吗?


    今年受疫情的影响,中国人过了一个最冷清的春节。

    别说出国旅游了,连大门都不敢迈出一步。

    可没想到,中国人安静了,外国人却炸了。

    “我们已经损失远超10万美元了,现在还在增加。”

    美国纽瓦克自由国际机场的一家酒店的经理愁闷不堪;

    泰国度假海岛的酒店,因为少了中国人居住,200间的屋子,空了195间;

    日本以接待中国团队游客为主的63年老牌旅馆,受到疫情影响,已经宣布破产了……

    这还只是关乎吃住,旅游带来的消费遇冷,就更不用说了。

    泰国旅游部预计,中国游客降低了90%,旅游业或损失250亿元;

    韩国免税店停业,损失高达1.7亿元;

    根据“旅游经济”数据,疫情将导致中国游客在美消费减少103亿美元。


                        (《纽约时报》报道截图)

    而那些欧洲国家呢?

    没有了中国游客,很多欧洲奢侈品国家也失去了“金主爸爸”。

    以意大利为例,往日的春节期间,米兰豪华购物区人潮拥挤,繁华一片。

    今年,全部凉凉。

    橱窗里的奢侈品牌摆了那么久,愣是无人问津。

    意大利民调机构Demoskopika称,今年意大利将损失45亿欧元的旅游收入。

    这真是 “牵一发而动全身”。

    中国人出不了门,全球春节档的大街小巷,也跟着死气沉沉。

    难怪外国的小伙伴们,都盼着我们早日恢复正常了。


    接收不到中国游客,国外靠旅游业生存的行业,或许还能等到下半年的回温。

    可生命却没有时间等。

    因为中国停工,各国的药房都要面临库存为“0”的困境了。

    这不是危言耸听,美国就发生了这样有趣的一幕。

    面对新冠肺炎,纽约州长曾不以为然:别慌!我们有世界上最好的医疗系统!


                                                                 (新闻发布会截图)

    可美国卫生官员,微微一笑,说:

    “不,我们没有。”

    “我们的基础药物过于依赖中国,如果他们关门,几个月甚至几个星期后,美国医疗系统终将崩溃。”



    有这么严重吗?

    有。

    要知道,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原料药生产和出口大国,而美国97%的抗生素都是产自中国。

    就拿阿奇霉素来说吧。

    这可是我们最常见的,治疗呼吸道感染的抗生素。

    它靠一种叫做硫氰酸红霉素的原料药来制作。

    这个原料药,全球需求量共9000吨,中国的科伦药业、宁夏启元和宜都东阳光药业,能够各生产3000吨。

                                            (2016年网络整理数据)


    你品。

    一个中国,三家企业,就包了整个世界对这种原料药的需求。

    因为疫情,中国的医疗企业纷纷投入到了对抗新冠肺炎药物研制中。

    而缺少了抗生素原料药,在美国也就很难医治常见的咽炎、肺炎、扁桃体炎等常见疾病了。

    如今,美国一边要对抗新冠肺炎,一边要对抗凶悍的流感,也经不起缺少基础药物的折腾了。

    这还只是可以医治细菌感染的抗生素。

    全球生产的原料药有2000多种,中国生产的原料药就超过了1500种,占了世界的3/4。

    除了抗生素,更有各类维生素,以及胰岛素、止痛药、抗抑郁药、治艾滋病等熟知的药物。

    胰岛素大家都知道。

    如果糖尿病重症患者缺少了胰岛素,可能会引起中风,甚至危及生命安全。

    抗抑郁药就更不用说了。

    抑郁症患者疗愈的方式,除了心理咨询,就是这种药物。

    所以,受疫情影响,中国很多药企无法提供原料药,其他的国家也只能跟着着急。

    像美国一样的国家还有印度。

    前段时间武汉疫情肆虐的时候,印度下令禁止对中国出口口罩,防护服等。

    可他不知道,自己家仿制药的70%原材料,都是来自中国工厂生产。

    如今,印度库存中国原料药告急,各大制药商面临严重生产停顿。

    印度政府不得不出面,与中国协调原料药优先进口的事情......



    世界本是一体。

    灾难之下,没有谁能成为一座孤岛。

    个人如此,国家亦如此。

    当然,除了等着中国原料药治病救人,还有一种急需的医疗物品,全世界的人都在等着中国的供应,那就是——口罩。

    大家都经历过一罩难求的阶段,口罩在新冠疫情面前有多重要,相信不用多做解释了。

    但很多人不知道,全球最大的口罩生产国家,也是中国。

    2019年,中国年产口罩45亿只,占了全球一半以上的口罩生产量。



    那当时为什么一罩难求呢?

    因为专业医用外科口罩生产出来后,按规定要放置14天,以去除残留的有毒物质。

    春节临近前,各企业放假,疫情爆发突然,这个时间差,造成了口罩极具短缺。

    随着各大医疗企业的复工,以及其他企业跨行加入口罩生产线,中国的口罩日产能,也在持续快速增长。

    曾经,中国口罩日产能为2000多万,今天,中国口罩日产能已达到1.1亿只。



    如今,疫情在全球肆虐,口罩更是成为了硬通货,并不是每一个国家都幸运地有自己的生产线。

    日本70%以上的口罩源于中国生产,如今全面告急,连4月份的库存都卖光了;



    韩国口罩告急,一个月内需求量增长高达7650%,如今一罩难求,而店家表示,并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进到货;

    (图片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美国本土没有几个口罩工厂,口罩90%都是来源于中国,如今医护人员口罩需求3亿,缺口却达到了2.7亿......



    而像手套、防护服,护目镜这样的医疗物资,也都面临着长期短缺的状态。

    世卫组织总干事就曾表示:目前这些物质的需求量是正常水平的100倍。而世界范围内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口罩和其他防护设备即将用尽。



    曾经,我们等着自家的企业生产,填补中国医疗物资的短缺。

    如今,中国疫情好转,但其他国家的情况却不容乐观。

    中国对药物和医疗物资的生产力,在当下显得格外重要。

    中国的复工,关系着几十个国家的疫情防抗。



    当然,原料药和口罩的短缺,针对的是医药行业。

    可还有一个方面,冲击的却是个人生活的全方面。

    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以在两周以后引起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这就是“蝴蝶效应”。

    而中国的短暂停工,引起的“龙卷风”,是全球性的。

    中国是“世界工厂”。

    所有商品制造的产业链环环相扣的,而中国在这一方面,正处在中间最关键的一环。

    我们所熟知的一些外企的汽车零件,手机等电子产品的零件,都是产自于中国。

    中国制造企业停了工,断了货,海外的公司们都急红了眼。

    先说汽车。

    汽车的供应链体系,十分复杂。

    它不是由零件厂生产完之后,直接送到组装厂就可以了。

    而是由材料供应厂——零件生产厂——零部件生产厂——零部件组成厂,最后才到整车阶段。

    要生产一台汽车,需要的零部件非常多。

    其中有一环出了漏洞,整个线条都要跟着瘫痪。


    (图片来源:搜狐号@产城会)

    而恰巧,很多为外企汽车提供零件的工厂,都在湖北。

    根据中汽协统计的数据,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有1.3万余件家,湖北省有1300余家,占了全国的十分之一。

    单是武汉,汽车行业就汇集了美、日、法、英、国产五大车系,大型车企和零部件公司达600余家。



    一场疫情,给这座城市按下了“暂停键”。

    这一停,各国汽车企业都慌了。

    德国汽车工业,像宝马、大众等德国汽车的巨头,因为衔接不上供应链,每天都要损失7200万欧元。这只是损失,而更多的外国汽车企业面临的,更是被迫停产的郁闷;

    韩国现代和起亚公司宣布,由于中国零部件供应出现中断,将在韩国暂停生产;

    日本九州工厂负责出口车辆的三条生产线,纷纷宣布关闭;

    美国工会联合会警告,如果中国继续停工,通用至少三家工厂将面临停产;

    ……

    有人曾提出质疑,为什么不把制造零件的工厂分散在其他国家呢?

    中国劳动力廉价,且拥有数量巨大的熟练技术工人,单凭这两点,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也不是一时半会就能被取代的。

    都说世界离开了谁都能转。

    可单凭生产汽车这一点来说,世界离开了中国,真不好转。

    说完汽车,我们再来看下手机。

    《财富》杂志曾刊文说:“几乎所有的重要消费电子产品,都在中国制造。”

    而其中,中国的手机制造,是出了名的。

    苹果2020上半年的目标是生产多达8000万部iPhone,其中还包括1900万部的iphone9。

    可这个计划,也要因为中国的停工泡汤了。

    你知道吗?

    在苹果排名前200位的供应商中,75%都在中国有生产基地。

    而苹果最大的代工厂,就是中国的富士康。

    一个郑州富士康,能供应iPhone总产量60%以上。

    富士康“难产”,iphone全球供应也跟着受到了限制。

    受疫情影响,苹果已经错过了iphone9批量生产的时间表。

    苹果不得不发布警告,公司本季度在630-670亿美元之间的营收预期,达不到了。

    由于库存不足,苹果也再次下调了三月和六月AirPods的销售预估。

    说起中国的制造业,绝不仅限于汽车和手机。

    在这个世界,应该没有谁不知道“made in china”的标志了。

    还记得国外超市被抢劫一空的场景吗?

    除了当地人的恐慌,自然也和当下“供不应求”的状况免不了关系。



    中国对日用品的提供到底占比多少?

    曾经有一个美国人做过一个实验。

    她发现39件圣诞节礼物中,有25件是中国制造的,于是她突发奇想,决定做一个“一年不用中国日用品”的挑战。

    结果发现,日常所用的衣服、鞋子、家用电器……甚至连捕鼠器、蛋糕蜡烛这样的小物件,都是“中国制造的”。

    如果中国工厂再不复工,很多国外超市,必然会出现严重的缺货情况。

    亚马逊就比较有前瞻性,已经开始储存中国商品了。



    从国外企业到国外个人生活,处处都有“中国制造”的影子。

    在这一方面,中国就像是一个“全球工作台”,中国瘫痪,所有供应链都跟着断裂。

    这不是捧中国,而是事实。

    就像德国电视台所呼吁的那样:中国快点复工吧!没有“世界的工作台”真的不行。





    美国国务卿曾发表过这么一段言论:中国爆发疫情,将有利于制造业回归美国。



    且不谈在面临灾难时,说出这样的话有多冷血。

    单是认为自己可以独自发展的这个想法,就已经错了。

    不管是疫情发展,还是中国停工带来的影响,都暴露了一个很多人经常忽视的问题:

    中国想要发展,离不开世界;而世界离开了中国,也同样无法运转。

    全球化的当下,没有哪个国家,能成为一座孤岛。

    经济如此,对待疫情,也是如此。

    截止到3日,韩国确诊5186例;

    伊朗确诊2336例;

    意大利确诊1694例;

    日本确诊980例;

    美国确诊100例

    ......

    很多国家,仍处在疫情肆虐的水深火热之中。

    不管是医疗物资,还是个人生活上,想必中国企业的复工,也能给各个国家带去一些希望和信心。

    德国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费尔贝迈尔曾说——“帮助中国就是帮助自己,帮助中国就是帮助世界。”

    而中国复工也同样如此,在希望帮助自己的同时,更能帮助世界来全力对抗疫情。



    曾看过这样一个视频。

    记者问一位武汉前线的医生,当下的愿望是什么。

    这名医生回答——“我好想过一个正常的周末。”

    一切都会过去,一切都会恢复正常。

    日本医疗物资的缺口会一点一点填补上;

    美国超市不会再被抢空;

    韩国的免税店终会像往日一样爆满;

    意大利的米兰大街也会恢复繁华……

    武汉的樱花已经开了,中国也陆续步入正常的状态了。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