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聚焦防护服生产,贴条机铸造抗疫坚实屏障

           自疫情发生以来,口罩、防护服的集中需求始终存在极大的缺口。在国家统一调配下,相关下游企业基本处于满负荷生产状态。因此,对口罩、防护服自动化生产设备的需求尤为突出。作为设备保障的缝制机械企业,纷纷将有效资源集中于相关设备的研发与创新之中。作为生产防护服的重要设备,目前,包括缝机行业在内的相关企业,纷纷加大投入,提升研发生产力度,实现相关设备的技术研发、改进,并采取一切手段提升产能,从而满足下游需求。那么贴条机的产品特性,生产应用情况,企业研发现状等等究竟如何?


    小众,却“价值”不菲

           作为缝制机械纷繁复杂众多产品中的小众产品,贴条机随着防疫需要而映入人们视野,并逐渐为缝企所重视。

           贴条机是一种应用于医用防护服、户外运动服饰(冲锋衣、运动服、潜水服、雨衣)、帐篷等产品的生产加工专用设备。该类设备目前尚未有统一的国家或行业标准进行产品定义和规范,其产品名称一般根据应用场合的差异而有不同叫法,如热封机,压条机,热风密封机等,英文名称一般翻译为hot air sealing machine。贴条机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电发热管产生热风,融化宽约1-2厘米的树脂类胶条,使胶条对衣服或服饰上的缝纫线迹及针眼进行覆盖,从而达到密封、不渗漏的效果。
    目前,我国是贴条机的主要生产和使用国家。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各类贴条机生产企业十余家,主要集中在广东东莞及江门一带,主要品牌有广东高科、江门铁金刚、东莞迈邦等,年产量约在5-6千台左右。疫情发生后,四川精上、东莞名菱以及国机集团等部分大型央企也着手研发相关产品。

           此外,该产品在台湾及欧洲也有部分企业生产,但产量不高,且主要根据订单定制,主要品牌有德国百福、台湾京华、新艺等。国产贴条机平均价格在2-3 万/台间,部分配置及性能较高的产品也有标价在5万/台左右的,国外产品一般均价都在4-5万/台以上。相较于我国目前年均800万台套产量的工业缝制设备,贴条机在整个纺织品及制衣设备领域属于冷门小众产品,其产品也只是在特定要求的场合下才能用到,通常200-300人的冲锋衣/帐篷厂配置均在5台以下。因此该类产品生产受季节影响较大,库存少,据中国缝制机械协会统计,2020年春节期间,该产品全国均已停止生产,全国仅有数百台库存。
    相比与其他服饰类加工,贴条机加工效率较低,以防护服加工为例,平均单机加工能力一般在80-100件/班左右,部分老式机型甚至产量只能达到每班50件。

           近年来,随着数控自动化技术的普及,包括贴条机在内的各类缝制设备产品技术均加速升级,自控类产品已成为贴条机主流产品,部分配置了自动辅助部件、进行功能及性能拓展的产品如可自动转向自动化贴条机的日益受到市场的青睐。另外,随着纤维材料及加工工艺的扩的升级,贴条密封类服饰品逐渐开始用更为先进的超声波无缝缝纫的方式进行加工处理,该类加工工艺可将包边、缝合、贴胶条三道工序合并为一,加工效率大幅提高,当然由于所产品标准未能同步更新,该类工艺技术尚未完全普及,目前在医用等极端场合还在继续使用胶条密封。

    抗疫,企业鼎力相助



           根据防护服生产企业需求,国内主要贴条机生产企业广东高科、江门铁金刚、东莞迈邦在疫情发生之后均第一时间响应号召,满负荷复工生产。

           广东高科制衣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吴福金表示,从大年初四接到了中国缝制机械协会陈戟秘书长通知,医用防护服生产急缺贴条机。公司立刻召集员工返岗。2月7号,就接到了国家调拨任务。经过3天紧张努力,高科顺利发出了88台贴条机,全部用于支援湖北的防护服生产企业。截止到3月初,高科共生产500余台贴条机支援防护服生产企业,可保障每天约10万件以上的医用防护服生产能力。

           吴福金认为,随着国内更多企业从事贴条机生产,防护服企业的设备已经到位,目前防护服的产量也从供不应求转为供过于求。而国家防护服生产补贴政策的变化,一些防护服生产企业有可能选择退出,因此,市场上对贴条机的需求已经开始减弱。他表示,贴条机本就是小众产品,以往国内年产量不过四五千台,随着疫情特定需求的减弱,国内市场生产逐渐饱和,因此,高科已经开始着手调整内外销比例,外销增加至70%以应对下半年贴条机市场下行的挑战。
    另一家国内贴条机重要的生产企业江门市铁金刚机械有限公司,在此次疫情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总经理钟生表示,从春节期间工信部派员入驻企业调配产品,截止到目前已经出货近800台左右。大部分发往了湖北、河南防护服生产企业。但受限于零件供给不足,产量目前无法有效满足,订单基本排到了四月,月产量不大主要是零件不足,预计到五月左右会缓解。不过钟生也担忧,原本不大的贴条机器市场,因疫情激增了许多生产企业,将面临产品过剩,市场饱和的形势,尤其是随着防护服需求的减弱,品质低、价格低的贴条机冲击市场,大量二手机市场无法消化,下半年将可能出现 “倒流”的现象,对贴条机行业带来非常严峻的考验。

           另外,得到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医疗物资保障组)“点赞”的东莞迈邦,是东莞市祥兴针车子公司,专业从事防水衣服设备、无缝制衣设备、热移印设备生产销售厂家。据祥兴副总经理梁俊杰介绍,自2月10日复工以来,迈邦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以抗疫主力机型是ABLE MH-62热风机为主,20天时间生产了100多台热封机送到了抗疫第一线,供应重点生产企业用于防护服密封胶条制作。

           不过,设备的口碑还要归结于下游用户的评价。际华3502作为疫情口罩、防护服重要定点生产企业,在疫情发生以来,总共生产了130万套防护服支援抗疫前线。据设备部部长刘旭明介绍,际华车间内可正常使用的贴条机有350台左右,这其中,130台为近期新购置设备,基本为铁金刚、迈邦等国产品牌,这些设备质量可靠,保障每天防护服5万套的产量。刘旭明表示,自2月6日起开始接到指定生产任务后,随着贴条机设备的逐步到位,截至3月初,已经顺利完成任务订单。防护服生产已经基本满足前线医务需求,目前企业只保留了一个2400平米的防护服生产车间,产量为每天6000套左右。

           此外,缝制机械行业的上工申贝、标准、精上等骨干企业纷纷加大贴条机投入,提升研发生产力度,实现相关设备的技术研发、改进,并采取一切手段提升产能,从而满足下游需求。

           如上工申贝旗下的PFAFF 8303i和8330两款可编程热风焊接机。8303i具有独立驱动滚轮可使焊接更顺滑,并有差动功能,比其它焊接机可提高 20%生产效率,比一般机器可节省15% 胶带;PFAFF 8330 具备动态焊接 = 自动调节加热功率到可变焊接速度,主要适用于所有需要高水平工艺,可靠性和可重复质量的胶带焊接操作。据上工申贝副总裁李晓峰介绍,目前热风机生产基地在德国凯泽斯劳滕,保证产品品质的同时,订单均已排在了4月中旬,产能饱和。
           四川精上则是接到绵阳当地一家大型制衣厂生产防护服的求助,开始贴条机的研发生产。从2月9日开始,精上董事长张章生亲率研发团队进行技术攻关。从零部件生产部门对一个个细小的精密零件精打细磨,到装配部门开辟新的生产线,专注智能热风缝口密封机生产。经过7天拼搏,终于提前交付了第一批智能热风缝口密封机。截至目前,已有300台贴条机设备交付各地防护服生产企业。

           标准则依托其自身技术优势,与工信部入驻的常州如发机械有限公司强强合作,展开贴条机的研发生产,目前已经近20台交付下游用户;标准依靠自身技术优势开发的GC5374C系列热封机,具备上下压轮差速调节,有效提高各类缝料加工平整度,发热管具有气液分离特点,有效避免水分和油污与热风混合等特点,目前月产量基本在近20台左右。据标准相关人士介绍,威腾GC5064/5164超声波缝纫机,代表了防护服生产设备的发展方向,这款机器拥有德国的多项前沿技术,平台和长臂两个系列,满足各种规格防护用品的无线缝纫,快速、高效、清洁。

    引导,协会发挥效能


           疫情发生以来,中国缝制机械行业勇担社会责任的举措令人瞩目,而中国缝制机械协会则履行职责,在受工信部、国资委等上级主管部门委托之下,积极开展该类设备的调配和生产协调,做了大量行之有效的工作。据陈戟秘书长介绍,主要开展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调研摸清行业生产现状。梳理并汇总国内外防护服贴条机生产企业情况及生产能力,库存情况,并第一时间提供给上级部门及相关兄弟协会及部分下游用户企业;

           二是引导帮助企业生产复工。2月中旬,各地贴条机生产企业均已复工,部分重点企业如高科、铁金刚/迈邦等由工信部派专人入驻,为贴条机提供专业零部件的企业目前也已逐步进入复工阶段,全行业生产能力基本得到回复,且均已被安排了充足的生产任务;

           三是协调并对接市场需求,着力化解市场供需矛盾。囿于客观的产能,加之短期内国内防护服需求井喷式增长,2月中上旬,贴条机市场供需严重失衡,协会一方面通过加快上下游企业信息对接,指导企业合理排产,加速市场需求响应;另一方面积极发动广大缝制经销企业,从社会保有量入手,深耕二手机市场,发掘产能。经协会积极发动,全行业累计征得二手机设备货源300余台,极大的满足了社会需求。其中承担国资委定点生产的任务的际华3502公司,通过协会定向帮助协调设备近百台,防护服日产能力由原来的数千件增至4万余件,圆满完成了国家下达的生产任务。

           目前,在工信部、国资委及全行业广大企业的共同努力下,尽管贴条机供应已得到有效的缓解,全国防护服日生产量也从8千多件上升至目前的25万余件,但相比社会实际需求,设备仍有缺口。陈戟秘书长表示,为更好的平衡供需矛盾,建议贴条机生产企业进一步扩大防护服贴条机的产能,帮助相关贴条机整机企业员工尽快到岗,并发动更多具备贴条机生产能力的企业新上该类产品生产线;另外应加快对贴条机零部件配套企业复工推进,提升贴条机产业链整体供应及协作能力。其次是继续从存量市场入手,列支财政专项资金,面向冲锋衣/帐篷厂等贴条机保有群体开展统一收储,进一步扩大二手设备的货源渠道和现货供应。例如,协会前期委托福建地区最大的缝制设备经销企业——福诚公司在泉州等部分运动衣/冲锋衣中小企业群体的调研摸底,广大中小服装企业参与意愿较强,仅泉州一地一天内已征集收储意向 100余台,如推广至全国,效果肯定更大。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