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迈邦,为国而“战”
在当前这场抗击疫情的防守反击战中,制作医疗防护服的关键设备热风贴条机(也称热风压条机、热风缝口密封机、热封机等)被列为重要防疫物资。东莞市迈邦智能制衣设备有限公司这家刚刚成立3年、声名并不显赫的缝机企业,从此前月产数十台,紧急扩大产能到月产400台,仅仅凭借不到60名员工,用了短短50天时间,就生产了800台热风贴条机,提前10天圆满完成了党和国家交给的任务,为打赢这场战役做出了重要贡献,更受到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医疗物资保障组)的高度“点赞”!
东莞迈邦是凭借什么赢得了国务院“点赞”?近日,记者采访了公司董事长梁佛祥及有关负责人,深度解读这50个日夜的点点滴滴。
疫情爆发,需求剧增
东莞迈邦位于东莞高埗镇,是我国缝制机械行业龙头经销企业东莞祥兴针车有限公司在多年研发生产内衣无缝粘合设备的基础上,于2017年投资成立的子公司,专业从事户外和防水服装设备、无缝制衣设备、热移印设备的生产销售。主要产品有热风贴条机、超声波无缝机、皮带热压无缝机、冷热压机、测试机五大系列十多款机型。其中迈邦主打的热风贴条机正是赶制医疗防护服的关键装备。目前,我国是全球热风贴条机的主要生产和使用国家,据中国缝制机械协会不完全统计,全国有各类热风贴条机生产企业十余家,主要集中在广东东莞及江门一带。作为其中的一匹黑马,迈邦产品拥有优秀的设计营销团队、相对成熟的技术和模块化结构等多种优势,在热风贴条机产业中显露峥嵘。
祥兴公司梁佛祥董事长介绍,由于国内原本生产热风贴条机的企业很少,疫情发生之后,抗疫一线医疗防护服、口罩不断告急,处于产业链上游的生产设备缺口非常之大。1月26日,大年初二,迈邦公司就接到了许多购买热风贴条机的需求,虽然正值春节假期期间,公司仍迅速着手安排设备服务,并考虑迈邦公司的节后生产事宜。
1月27日,大年初三,迈邦公司成立了疫情防控小组,迅速召集员工,并准备工作所需的防护用品。同时,启动中高层管理视像会议机制,确定了疫情期间的客户应急服务方案,通过线上服务和线下应急小组配合,高效地为急需生产防护产品的客户提供设备与服务,库存的60余台热风贴条机很快告罄。
迎难而上,勇担重任
1月28日,大年初四,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医疗物资保障组)与当地工信部门排查关键装备企业,联系接管了迈邦公司的全部产能。为了能够尽快将热风贴条机输送到下游工厂,及时大量地生产出合格的医疗防护服,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医疗物资保障组)要求迈邦扩大产能,月产热风贴条机400台。作为热风贴条机领域的专业制造商,迈邦迅速响应,表示一定尽全力积极配合国家调度。梁佛祥董事长介绍,过去的一年里,迈邦三种型号的热风贴条机年产量只有200台左右,平均一个月不到20台。在一个月时间内生产出两年的机器数量,当时,梁佛祥等公司领导都觉得这似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然而,困难摆在面前,国家的需要、抗疫的重任也摆在面前,困难再多再大,也要迎难而上。
迈邦公司与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医疗物资保障组广东代表、地方工信部门的有关负责人共同排摆推演了扩大生产中即将遇到的问题,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复工复产并扩能扩产。
此时,广东的疫情也非常严重,迈邦公司原定在大年初八启市,但因疫情影响,国家延长了假期。在全民居家“闷死”病毒的时刻,迈邦逆风而行,紧急动员员工返程复工。
排除万难,全力复工
春节+疫情期间,招工的可能性基本为零。可是扩大产能,迫在眉睫地首要任务就是保证足够的人力,这人力还要是熟练技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医疗物资保障组)和当地政府部门的协调下,迈邦原有的35名员工积极响应复工号召,准时返厂。祥兴又调派了旗下另一家子公司——东莞市新发源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的20余名员工加入了复产大军。新发源原本主打内衣无缝粘合设备,其原理构造与热风贴条机有一些共通之处,员工们工作起来相对容易上手。为了避免人员到位后发生群体性病毒感染,迈邦在做好消毒防护装备和措施的过程中,制定了固定人员采购制度,工人进厂后不允许出来,定时汇总员工的需求,指定两个人负责全员的物品采购。同时,规范了隔离生产、错峰用餐以及住宿、消杀等疫情期间的多重防护措施,力求最大限度地减少感染机率。迈邦公司复工复产至今两个月来,做到了员工零感染,被地方政府作为企业复工复产防护管理推广的范例。
凝心聚力,扩大产能
出于迈邦设备综合性能的优越性和产品的紧缺性,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医疗物资保障组)、工信部及地方政府派员进驻迈邦公司,全面协调、调控生产。
梁佛祥董事长介绍,将原来两年的产量,压缩到一个月内完成,不仅需要员工加班加点,机器零部件的供给保障更是瓶颈问题。复工初期,供应链还不完善,但一个部件的缺少,就可能导致整个生产线的停滞。由于热风贴条机本身是小批量特种装备,其上游零部件配套企业大多为中小型工厂,在疫情期间很难通过复工资格审批,同时工厂外省员工的跨省市返程和交通物流也是很大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医疗物资保障组)、工信部门、地方各级政府主动疏通解决迈邦复产扩能的堵点痛点,全国抗疫一盘棋,跨地区发出复工函,打通交通物流渠道,推动各地零部件企业复工复产,优先保障企业的生产物资供应需求,为企业的超量生产创造良好环境。
东莞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助企撑企15条”、惠企“新15条”政策,主动对接防疫设备生产,简化审批流程,开辟绿色通道,全力配合企业做好对外联系、原材料调配、生产设备引进等工作,支持企业进行车间改造和生产设备购置,帮助企业开足马力生产。省市工信部门推出系列“暖企政策”,支持疫情防控物资和装备生产企业实施技术改造、扩大生产。同时,迈邦也积极寻求新的供应商如央企中国电源等开展协作,使得迈邦生产得以顺利进行。
为国而“战”,坚守初心
迈邦公司营销副总经理曹正强对记者介绍,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加快生产进度,迈邦采取老员工带新员工的办法,每周七天都是工作日。朱满银是迈邦的元老级员工,负责一些机组零件的组装以及售后技术指导工作,如今他手下带了6个新徒弟,“感觉现在比以前要忙十倍以上,从2月10号复工我们就没有休息过,每天加班加点,虽然觉得很辛苦,但是感觉为国而‘战’还是很自豪的,感觉自己的工作很有价值”。在迈邦的生产车间里,50多名工人争分夺秒组装、调试机器。“运送出去的设备我们都会有专门的技术人员去对接,让机器可以高效正常的运作。我们必须保证防护服生产企业的正常。”负责生产的黄平介绍。
此外,为进一步提高制造质量,规范行业发展,保护医护人员安全,迈邦智能还参与制定了《防护服贴条机》的团体标准,进一步规范生产流程和检测标准,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
在一机难求的情况下,一台老式的二手热风机都卖到了两三万元,八九成新的机器有的卖到了五六万、七八万元。而迈邦却没有这样做,虽然防疫成本、人力成本、采购成本、装备改造成本、管理成本等各方面均有所上升,但是梁佛祥表示,根据成本提升的情况,两款热风贴条机主力机型的销售价格仅在原来基础上进行了10%左右的合理调整,分别为2.7万元和3.6万元,“毕竟是为国家做事,我们并不是为了利润,不能发国难财”。此举也受到了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医疗物资保障组)的认同。
全球疫情爆发,迈邦迎来二度大考
通过多方协作和全员奋战,迈邦公司从2月10日复工到3月1日,仅用了20天时间,就生产了112台热风贴条机,完成了原来半年的工作量。这些设备由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医疗物资保障组)和工信部门统一调配,运送到了抗疫第一线,供应重点生产企业用于防护服的密封胶条制作。3月1日,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医疗物资保障组)发出感谢信,对东莞市政府、东莞市工信局、东莞市迈邦智能制衣设备有限公司等作出重要贡献的政府部门和防疫物资生产企业表示感谢。
3月底,距两个月还有10天,迈邦提前完成了总计800台热风贴条机的生产,圆满完成了国家交给的任务,有效地支撑了相关防护服生产企业的生产。
对迈邦在这次复工扩产中的表现,梁佛祥董事长表示,“在这次百年难遇的疫情当前,迈邦尽了自己一份微薄之力,同时通过这次扩产,也是对企业各方面的管理进行了一次大考,特别是在与配套企业的紧密协作取得了很好的经验。”
在他心中还有两件事,比完成这件当初认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更有意义。一件是迈邦热风贴条机采用了模块化设计,通过远程微电脑控制,出现问题可通过轨迹追踪和视频沟通,找出问题后直接更换新的模块,用户第二天就可以正常生产,极大地减少了用户在安装、使用和维修环节上的时间成本及经销企业的服务成本,省人、省力、高效,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另一件是一台热风贴条机每天能生产250件医疗防护服,早装配出一台合格的机器,就能为一线医护人员更早地提供防护,800台机器每天就可以多生产20万件防护服,保护更多的人员安全,迈邦的努力就得到了最好的回报。
3月中旬以来,随着全球疫情不断加重,各国对防疫装备需求大增,我国对海外的防护服及装备的出口量迅速提升;同时,受疫情影响,由于订单断流或用户撤单,很多服装厂转型生产防护衣,迈邦迎来了第二度大考。
梁佛祥董事长表示,今后,随着全球疫情的进一步延伸,相信还有一场硬仗要接着打。迈邦全体员工继续加班加点,目前已累计生产热风贴条机上千台,努力为全球疫情防控大局提供设备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