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曾经稀缺”的口罩 这些人大代表真是“拼了”
四川在线消息(任泉 记者 刘佳)这是一场疫情不止、抗击不息的战役。对手是新冠病毒,更是在疫情笼罩之下,口罩等防疫物资匮乏的困局。为解决这些难题,四川这些人大代表们真是“拼了”!
亲自踩车做口罩 免费送给返岗工人
面对全民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严峻形势,省人大代表、乐山市瑞鸽皮革工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胡英看到口罩十分紧缺、企业生产受影响时,62岁的她带领企业高管以及部分社会爱心人士组成了一条符合卫生标准的手工“爱心口罩生产线”,全天候赶制口罩,免费提供给乐山大量返岗的工人们。
“疫情持续,防护物资全国紧张,口罩难求怎么办?地方经济怎办?”胡英想,虽然自己的企业近年来转型在做园区地产经济,但保留下来的常年为美姑、峨边等大小凉山贫困地区妇女免费培训的缝纫培训基地还在,还有缝纫机等各种设备50多台可以用起来。
“做一批民用口罩,捐给有需要的乐山返岗工人们,解他们燃眉之急!”大年初五,胡英做出重要决定,并获得公司高管支持。当天,胡英考虑到一线工人特殊时期的安全问题,只召回了公司30多位有缝纫操作经验的高管,组成了“爱心口罩生产线”。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有生产线,没有生产材料,让胡英犯了难。
在寻找医用棉布时,胡英每天几十个电话,好不容易找到一家成都的企业,但其放货的仓库因疫情特殊时期被临时管控,经过多方找人协调后,才把医用棉布取了出来。
寻找纱布的过程也艰难,胡英几乎联系遍了她知道的所有商家、医院,都没有办法,最终在乐山市政府相关部门地帮助下,才找到了一家乐山的医药公司供货。
“多亏乐山市场监管局等部门帮忙借来了臭氧消毒机杀菌,还不停地派人员现场指导。”胡英说,要生产符合相关卫生标准的口罩,不仅是生产材料要医用的,生产后还要消毒才能下线。
“如果我能多打一个口罩,就能多一个人复工。”胡英说,最初,原本是想做3万只口罩捐赠,但考虑到乐山返岗工人多,便将口罩的材料预备增加到了8万只,“目前材料大概花费了十多万元,但花钱是小事,防护疫情才是大事”。
得知胡英的爱心行动,几名老职工回来了,当地旭东机械厂、井研县一商城以及一家餐饮企业纷纷派出员工,加入到了“爱心口罩生产线”的队伍中。另外,还有两位乐山企业人士了解到他们的情况以后,个人捐赠了7000元钱给他们买材料。
这条“爱心口罩生产线”有了近50人的团队。胡英说,“他们都不计报酬,没有一个人讲条件,谈待遇。“早一日把口罩送到工人们手工,他们就多一分安全,企业就能尽快恢复生产。我希望生产快一点,再快一点,多生产一点。”二十多年没有干一线工作的她,亲自踩起机车,做起口罩来。
2月1日“爱心口罩生产线”投入生产后,每天早上8点到晚上8点不停赶工生产口罩,日产量超6000只。
腾厂房调人员 尽快产出口罩来
疫情期间,各地口罩奇缺,广安也不例外。岳池县通过多方途径,引进了口罩生产线,急需合适的厂房,熟练的设备安装调试技术人员和操作工人。但在疫情期间,厂房、熟练技术人员和操作工人一时都难以找到。怎么办?
岳池县人大代表、四川科伦药业广安分公司总经理文登攀,在了解到岳池县引进口罩生产线面临的困难后,当即立下军令状,主动请缨:科伦支援口罩生产!急需厂房,科伦马上腾出;急需技术人员和操作工人,科伦马上调剂。
“口罩产品早一日投放,就能为一线抗疫人员提供更好的防护,就能早一天战胜疫情,更能早一天帮助大家渡过难关!”他要求公司全体人员务必争分夺秒,全力以赴确保口罩生产线早日投产。公司全体人员齐心协力,当天就完成300平方米10万级洁净厂房启用的各项准备工作,确保车间达到使用状态。
2月4日中午12点,口罩设备刚一到厂,文登攀和4名党员组成的“党员突击队”,配合新成立的广安康盾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的人员卸车吊装、安装调试等各项工作迅速有序开展起来,同时立即安排生产、设动和物流等多个部门抽派精兵强将为尽快投产保驾护航。
2月5日凌晨,科伦药业广安分公司尘封已久的药包材车间灯火通明。聚光灯将工作人员不知疲倦的奋战身影投射到一条崭新的口罩生产线上。
但是,由于在设备运输途中,部分零件受损,无法实现正常开机调试。
在文登攀面前,办法总比困难多。文登攀带领科伦“党员突击队”用行动践行共产党员的责任和担当,经过与远在成都的零件生产企业及时协调后,该企业克服疫情影响,连夜加工好零件。文登攀马上安排车辆赶往成都,顺利将零件运回岳池。
经过13个小时的鏖战,文登攀率领科伦人以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精神,争分夺秒地完成了设备的安装调试,顺利地开始试生产。
在克服员工到岗不足的重重困难后,文登攀组织员工双线作战,调剂科伦20多名员工到口罩生产线工作。在科伦公司全力支援下,广安康盾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口罩生产线开足马力加班加点生产,在轻微的机器声响中,工人们正在紧张有序地操作。在经过打片、缝耳链、消毒、包装等工序后,一包包淡蓝色口罩装入纸箱内。通过不断技术改进,口罩日产量由原设计产能4万个,突破至5万个。
广安康盾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前期生产的口罩验收合格后,由岳池县人民政府统一调配,为当地防疫物资供应提供了坚实有力的保障。
每天超强度工作 就为解决燃眉之急
疫情爆发以来,各地均出现口罩脱销涨价现象,乐山犍为县孝姑镇麻柳场社区的群众因为买不到口罩,外出时提心吊胆,战斗在一线的镇村组干部也时刻面临被感染的风险。
如何解决燃眉之急呢?犍为县、犍为县孝姑镇人大代表、孝姑镇麻柳场社区主任王友平几经思考,想出了不等不靠、自力更生缝制口罩的好办法。 他连夜组织社区干部、裁缝和志愿者 30 余人,分 5 个制作点开始行动。他们以棉纱布、棉质洗脸巾为原材料,用 9 个小时就赶制出 665 只口罩,和前期购置的400 个口罩一起免费发放到 1065 个干部群众手中。
赶制口罩、社区防控,王友平每天不低于 14 个小时的高强度工作,令他的家人心疼不已,妻子向他抱怨:“一大把年纪了,还这么折腾干啥?”他回答 道:“‘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这句话我记在心里十二年,绝不能辜负大家对我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