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机青年企业家:飞虎薛松
飞虎薛松
我进公司比较晚,现在还只是负责公司业务的一小部分,还有很多需要跟父亲学习的地方。在公司经营方面,我觉得父亲对于大方向的把握能力是最让我敬佩的。
因为只有大方向是正确的,后面的工作才会发挥出更好的效果,未来才会越来越好。父辈们考虑问题的思路、方式都有着他们那一代人智慧的一面。
对我自己来说,目前最大的压力在于缝纫机机针的技术,专业性很强,很多设备都要靠企业自己去研发生产和制造。而我本身的专业背景与缝纫机机针技术相差比较大,因此对我而言,技术的挑战是很大的。
在这一短板上,一方面我会招聘相关的技术人才来补短,另一方面我会与外部提供专业技术的机构合作,这样针对性更强,专业度也更高。在行业萧条的时期,我们不会选择放弃,因为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萧条时期正好给了我们飞虎公司时间和压力去练内功。
过去我们可能更注重量的生产和销售,但现在给了我们一个契机去思考怎样从量变到质变,走精细化道路,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
众所周知,品牌效应是大部分企业都会追求的,我们对于品牌的理解更多的是口碑,好的口碑才会保持客户持久的信任。而在品牌背后,一方面必须要有产品质量的支撑,另一方面则是服务的支撑,服务可以促进质量的提升。因此,我认为品质和服务是品牌的支撑,三者是不可分割的关系。
我们飞虎公司能够发展到今天,说到底还是飞虎的产品质量获得了市场的认可,飞虎品牌取得了客户长久的信赖。在提升产品的质量方面,我们飞虎从未停止过探索,从未因眼前的繁华而迷失自我。
无论是以前的传统制造,还是今天的智慧制造,我们都随着时代的变化、技术的更迭而做出改变。我们从不闭门造车,而是虚心向兄弟企业学习,每年都会投入大量精力到质量的提升上来。
未来,我会继续学习前辈们身上勤劳、踏实、朴实的精神,将飞虎的品牌形象维护好,做到科学、可持续发展,从管理角度上对公司进行改造。对我自己来说,希望能够系统地学习管理知识,用更为科学合理的模式去管理企业。
虽然我也是刚接触这个行业,对行业了解不深,但是我觉得我们这个行业是与民生最相关的行业,因而我也是比较乐观地看待制造业的前景。随着劳动力的成本越来越高,行业外迁是一种正常的现象。
任何一个行业都会经历优胜劣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些企业为了生存会选择外迁,当然也有企业会另辟蹊径。那么在这个过程中留下来的企业,我相信一定是有着自身的优势的,而这些留下来的企业一定不会是一成不变的,也是随着行业的变化而迅速做出相应的改变和调整,从而使自己变得更加强大。因而,没有必要去忧虑,不如将忧虑化作动力,为企业更好的发展多思考。
在我刚开始工作时,我以为我可以把工作和生活分得很开,但是后来慢慢发现,我跟飞虎已经分不开了。没有我的时候,飞虎就已经存在了,不是说我陪着飞虎长大,而是飞虎伴着我成长。
我对目前的工作有强烈的愿望,希望自己做得越来越好,不让父母、前辈失望,更不让自己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