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创新,缝企逆势发展启示录
新冠疫情导致全球市场需求急转直下,国内产业周期触顶回落,多重影响叠加之下,缝制机械行业遭受史无前例的挑战。面对困难,广大缝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统筹防控和发展齐头并进:或借助市场空档期凝练内功,提升自身综合基础实力;或主动压缩产能,以节流方式应对防守;或迅速转入风口设备,为口罩、防护服等防疫物资生产提供关键设备支撑与服务保障。更有一批缝机企业,坚守主业、化危为机,成为行业发展低潮期的“逆行者”。
梳理缝制机械发展历史,历次危机挑战,不仅考验着企业成色和应对能力,更成为部分企业突破瓶颈、逆势成长的难得机遇。梳理“行业逆行者”取得骄人业绩的根本原因,均围绕创新驱动、需求深耕、快速响应而展开,充分展现了行业近年来践行供给侧改革的成果,印证了协会所倡导的高质量发展方向和要求。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缝制机械协会理事长何烨指出,行业在本次危机挑战中展现出了坚定的信心和强劲的发展韧性,表明中国缝制机械产业加速行进在高质量发展和强国征程的方向没有动摇。危机后行业将迎来全新发展机遇,已经成为广大缝机企业高度共识。
深耕市场,化危为机
四月初,宝宇率先启动覆盖全国的新品促销活动,配合扫街体验、个展促销、直接让利、以旧换新等举措,各重点区域齐头并进,助力宝宇在行业下行大背景下取得平稳发展。截止目前,宝宇产销、人员等各项数据稳中有增,各类缝制设备日均出货量稳定在500台左右。
看似非常基础的商业玩法,恰恰因为细节的调整,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首先,把握先机、拓展渠道,率先涉足存量市场;其次,找准痛点,科技附加值+高性价比精确对接需求;第三,厂商协力,形成了稳固的命运共同体;第四,新技术、新设备,提升了品牌影响力和市场认知度。
此外,逆市发展对宝宇本身的潜在影响逐渐显现。在稳定的销售带动下,宝宇装配、研发、检验检测、配套供应、管理流程等生产端各环节实现稳步提升和优化,企业信心得到空前提振,质量品质意识切实增强,产业链协作更加紧密。
“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需要有不同的主导思想。让渡出利润,保证企业发展速度,是宝宇当前的首要考虑。短期看牺牲了自身利润,但长期看,我们借助危机提供的机遇,夯实了自身基础,待市场复苏后,将会更快把握住机遇,实现新的发展。”据了解,本次活动预期在六月结束,宝宇已经准备好后续跟进举措,巩固战果、稳定站牢市场。同时,宝宇新建厂房进入启用布局,生产线、设备陆续进入,预期下半年投产后,产能有望实现大幅攀升。
值得一提的是,在宝宇带动下,陆续有十余家整机企业在五月启动新品推广活动,锚定国内市场。相信随着广大缝企的共同深耕和挖潜,需求空间有望持续做大,并将加速行业新技术在下游的推广和铺开,有利于推动行业整体技术进步和创新落地。
开工至今,只放过三天假,其他时间均在满负荷生产,库存几乎为零;新增员工15%左右,新增装配流水线两条;企业品牌快速提升,年后新增客户90%以上是主动上门寻求合作;海内外订单量持续增长,用户普遍存在追加订单现象;价格始终坚挺,甚至有客户要求加价优先发货……。最新数据显示,翔科五月份订单量环比去年同期,至少将实现25%以上的提升。据总经理梅宏粗略估算,现有排产订单,就算加班加点,也至少要到6月末才能全部交付。
逆市成长的诀窍,是翔科“去创造、不跟随”的创新发展模式所带来的结果。从成立至今,翔科坚持在平包绷领域不断创新研发,在近年内实现了百余项持续创新、持续改进。据梅宏介绍,翔科2020年将重点在平缝机层面发力,已投入数百万元围绕步进技术展开,年内将陆续推出6~7个新品,主打双刀密封、双步进、针送料、上下差动等功能。
快速响应,创造新价值
作为行业从经销商转型到生产的代表企业之一,智谷不断创新优化行业所倡导的整体解决方案服务模式,凭借在快速响应层面的突出表现,保持了稳定发展。
智谷董事长陈新华介绍,“具体来看,在与众多用户合作过程中,流程优化再造、‘卡脖子’生产节点诊断、流水线工序设备性能整体提升等超常规服务的定期深入开展,使我们掌握的需求痛点愈来愈明晰,解决方案经验积累愈来愈丰富。即使面临用户转产、增产等突发性需求,我们一样可以做到快速响应。”
陈新华认为,快速响应的实现,以需求为导向,以资源整合为实现方式,以创新研发为推动力,包括需求收集、模型优化、资源配置、研发创新、技术落地、产品制造、综合服务等众多层面。“近年来,行业自动化、集成化、智能化取得长足进步,能够整合的行业资源越来越丰富,这也为智谷提供快速响应奠定了基础支撑。”
从最新反馈的情况看,五月以来,全球经济进入恢复阶段;尤其在党中央正确领导和一系列政策的推动下,国内环境加速提振,缝制机械全球市场逐渐复苏。广大缝企已经敏锐地捕捉到变化,进一步专注主业,为迎接需求回升做好了准备,全方位助力下游产业回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