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又对越南产品发起调查,与中国有关?印度也发布政策
- 美国商务部周三表示,将对使用中国部件在越南组装的硬木胶合板进行调查,以研判其是否规避了美国对中国实施的进口关税,此举可能导致对越南产品可能征收类似的进口关税。两个月内第三次,美国为何频对越南产品出手?另外,为了扶持本地的制造业,印度也发布了政策,将减少中国家具进口。
美国宣布对越南部分产品发起调查!被指原材料来自中国?
美国是越南第三大贸易伙伴,同时越南还是美国盟友,但是,美国却频频对越南产品开启调查。5月13日,美国宣布将对从越南进口的不锈钢板带材发起一项贸易调查,同时声称相关产品可能涉嫌规避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5月18日,越南工贸部透露,美国商务部收到有关于对源于韩国、泰国以及越南等国家和地区的乘用车和轻卡车轮胎产品启动反倾销调查和反补贴调查的申请。本次反倾销调查的被调查产品为乘用车和轻卡车轮胎产品,其被指对美国国内制造业造成重大损失。但美国似乎并没有要停止对越南产品开启调查的脚步。
商务部表示,如果调查结果显示越南生产商在规避现行反倾销或反补贴税,将指示美国海关官员开始对来自越南的胶合板收取保证金。
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在2017年12月认定,进口自中国的硬木胶合板对美国生产商构成损害,对这类产品实施五年进口关税。美方数据显示,针对中国产品的进口关税生效后,2018年美国的硬木胶合板进口金额从上一年的2,800万美元大增至2.38亿美元,之后在2019年翻倍至4.68亿美元。中国产品进口则逐年下降,2017年为11.2亿美元、2018年为1.43亿美元、2019年为6,600万美元。美国商务部已对进口自中国的硬木胶合板课征反倾销税183.6%、反补贴税最高194.9%,认定这些产品获得补贴并在美国倾销。
当然了,也不仅仅是因为原材料来自中国,美国对越南的不满来源已久,因为近年来越南与美国的进出口盈余不断飙升。
越南如今正面临美国的调查,这意味着其此前的努力或许已付诸东流。在今年前4个月的出口商品市场上,美国是越南出口的最大市场,出口额达203亿美元,同比增长13.4%;然而,近年来美国已多次对越南与美国之间不断飙升的进出口盈余感到不满。
另一方面,面对可能遭美收费的压力,越南则开始频繁对中国商品采取收费措施。
今年4月越南又宣布将对来自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邓4国的纺织原材料部分聚酯长纤维(又称长丝纱线)发起调查,一旦调查结果符合越方预期,那么中国相关商品是否也将面临被收费的命运?
越南在进出口原产地确认方面屡屡调整规则,此前,越南工业贸易部发布的“越南制造”(原产地)标准草案规定:
商品标签上必须标示产地,某一货品若纯粹为越南产地或完全在越南生产,将可标示“越南制造”。
若商品经在越南最后加工阶段制成,需满足符合有关商品代码(HS)转换规定以及境内新增价值比率达30%以上等条件,才能标示“越南制造”。
越南海关总局海关管理监察局代局长欧英俊称,原产地欺诈、伪造危机较高的商品有15类,其中值得注意的是纺织品成衣、皮革鞋业和手袋;电脑;电子产品和其零部件;家用电器和其零部件;铝和铝制品;钢铁和钢铁制品;木材和木制品。
越南最新一批13种预警产品如下:
越南工贸部近日向各省市人民委员会通报13种出口美国、欧盟和加拿大可能遭到贸易救济措施和反避税调查的预警商品名单。工贸部将预警级别分为4级。列入第4、3级的出口商品需要严密监控,对相关企业活动进行严格检查;列入第2、1级的商品需要关注和持续跟踪。
此次被越南工贸部列入预警第4级的是胶合板;
列入第3级的是人造石、铁皮柜、橡胶床垫、电自行车、货客车轮胎和耐腐蚀钢等7种商品;
不锈钢圈、热轧钢板、铸钢产品、合成纤维等4种被列入2级;
耐腐蚀钢和丝带为1级。
上述13种商品均为美国商务部对中国采取贸易救济措施和反避税调查的品种。自美启动调查以来,中国对美出口上述商品金额大幅下降,而同类商品越南对美出口金额大幅上升。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机关怀疑这些商品转道越南向美国出口以规避双反关税,因此越南必须加强对相关出口企业的监控和检查。
印度也发布政策将减少中国家具进口。再推66亿美元吸引制造业
另外,为了扶持本地的制造业,印度也发布了政策,将减少中国家具进口。据印度时报报道,印度政府计划开展一项高达160亿至170亿美元的投资项目,用于进一步发展国内制造业,提高各种消费商品的产品,其中包括家具、空调及其配件等。而除了投资生产外,印度政府还计划采取大幅上调关税的措施。
另外,外媒报道指印度将提供66亿美元的财政激励和配套设施,希望借此吸引更多的手机企业和产业链进入印度设厂,以推动印度成为全球手机制造中心。目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手机制造国,印度此举无疑代表着它希望与中国制造竞争。
印度已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手机市场,每年销售的手机超过3亿部,并且也是全球大市场当中增速最快的市场,为了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此前印度已采取多种举措吸引手机企业进入印度设厂,例如对于在印度制造的手机提供税收优惠,而对于进口的手机则采取较高的税收政策。
然中国制造业依然有巨大的优势,中国的手机产业链相当完善,依然有较强的竞争优势。相比之下,今年疫情期间凸显出了印度的制造产业链不完善的问题;此次印度推出66亿美元的优惠政策,似乎正是为了进一步完善印度本土的手机产业链,借此进一步增强印度手机制造的实力,值得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