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对山东缝制设备市场影响几何?
- 2019年缝制机械行业开始进入周期性调整,市场环境严峻复杂,发展压力加大。按照以往的行业规律预测,2020年市场会有所变化,然而,谁曾料想,2020年却以一场至今尚未结束的战“疫”行动开局。
受疫情影响,整个缝制机械行业除了少数抓住防疫物资生产设备市场机遇的企业外,其他缝企处于维持生存的状态。中国的缝制设备市场分布广泛,所处的地区不同,企业的侧重点不同,因此,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程度也不尽相同。
山东省地处华东沿海、黄河下游、京杭大运河中北段,是纺织服装业发展较好的一个省份。
针对缝制设备市场的下游纺织服装业受疫情影响的程度如何,小编采访了多位当地经销商,结合调查数据,对疫情下的山东省缝制设备市场作出以下相关剖析。
济南、泰安、临沂、威海文登、潍坊高密以及日照等是山东省主要的产业集群地,服装企业达上千家,使用的缝制设备品牌多以国内外主流品牌为主。
随着全球疫情的爆发,全球的产业链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山东作为我国重要的纺织服装基地,全球价值链参与度极高,此次疫情对山东缝制机械产业链和经济发展造成严重的冲击。
从疫情对我国产业链影响的角度来看,我国产业链与美国、欧盟、日本和韩国等国深度融合,因而这些国家疫情的加剧在短期内会显著冲击我国工业生产,“滞销”和“断供”的风险双重存在,部分企业出现“无工可复”的现象。
01
疫情对山东缝制设备市场影响
疫情对山东缝制设备市场的影响,从进出口的变化来看,疫情在短期内对山东省出口造成了难以避免的负面影响,但是并没有超出可控范围。
疫情对山东省出口额大约影响在-10% 左右。从季度的角度来看,疫情主要对2020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影响较大。
从结构上来看,总体上,疫情对出口的影响超过进口,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影响超过资本密集型产业;对中小微外贸企业的影响超过大型企业,对民营企业的影响超过国有企业。尤其是一部分中小型出口企业,在短期内面临比较大的经营困难。
疫情对山东缝制设备的影响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国内疫情爆发时,虽然各国对疫情影响地区并没有实施贸易或旅行限制,但是为了防控疫情,部分国家调整了对华贸易政策,对中国的进出口贸易造成了一定影响。
疫情对山东缝制设备的影响还表现在复工用工上。2019年山东省出口产品中 ,机电产品占比为37.4%,服装纺织占比为14.0%。其中,机电产品多为资本密集型产品,复工相对会较早一些;但纺织服装、玩具等多为劳动密集型产品,大疫当前,复工与用工均存在一定困难。
一方面,为防止疫情风险,山东的纺织服装企业只能在疫情得到控制具备开工条件前提下才能正常复工;另一方面,许多企业的一线员工大多是外来务工人员,他们也需要隔离一段时间或暂缓返回,因此会影响企业正常运转。
另外,企业的新员工招聘也会受到疫情影响。因此,复工用工难造成了部分出口企业出现无法按期完成订单的情况,产生订单流失和客户转移的后果,特别是处于产业链中游的缝制设备企业,如果不能及时复工生产,就有可能丢失客户,退出产业链。
除上述两个方面外,货物运输也是疫情对山东缝制设备市场造成影响的主要途径。在国内疫情严重的一季度,全国各地均采取了必要的交通管控措施,使得企业运输成本骤增。
在国外疫情爆发的二季度,世界各国也采取了相应的防疫措施,封城封路。目前,国外疫情依然严峻,缝制设备市场行情堪忧。
02
疫情应对措施
受各国疫情防控影响,中国已经暂停了一万多架次国际航班,这大大限制了同中国的贸易或人员交往,这使得许多贸易促进活动和商务谈判受到巨大影响。多位被采访的经销商表示,国外疫情爆发后,接到的订单寥寥无几,影响很大。
国内防疫措施尚未完全解除,因此,行业展会普遍延期,销售渠道也受到了阻断。虽然部分纺织服装企业尝试云销、直播等线上销售,但仍然处于探索阶段,并不成熟,对销量提升没有大的突破,因此,不能对电商抱太大希望。
山东省纺织服装企业表示,年初因国内疫情无法复产复工,担心交期延迟。而3月中旬以来,虽然复产复工了,却开始担心订单被取消。国外疫情爆发以后,工厂面临的最大问题已经从“愁复工”转变为“愁订单”。
自2020年初疫情爆发后,工厂几乎处于半停滞状态,纺织服装企业的心情可以说是跌宕起伏。随着海外疫情的爆发,外贸市场出现了180度的转变。1月至2月中国疫情严重、无法生产,海外客户急催订单。现在欧美消费市场追随中国市场走向低迷,品牌客户变得谨慎,纷纷取消、推迟3月至6月的订单,6月之后的行情也尚难判断。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月至2月国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 20.5%,其中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同比下滑30.9% ;虽然实物商品的网上零售额增长了3.0%,但贡献增长量的是吃类和用类商品,穿类商品则下降18.1%。
疫情爆发以来,中国服装产业链遭受了巨大打击,从终端零售到产业链中每个环节打击都非常大,出口订单减少是一个连环打击。纺织服装厂的压力也是批发商、品牌商的压力。大量春款和部分夏款已经到仓库、门店,如果长期销不出去,现金流会吃紧。
面对困难形势,各个服装企业都在积极谋求对策,如拓展电商渠道、加大内销比例等,大部分企业主表示,疫情控制不住,市场就没有购买力,订单就会消失得更彻底,现在只有做好能控制的事,比如把接下来的订单保质保量地做好,维护好与客户的关系,再寻找国内销售的可能性。
目前的首要目标就是先活下去,等待疫情结束后的需求复苏。
虽然疫情冲击着山东缝制设备市场,但并非全无益处。传统的缝制机械行业内企业杂乱无序,不利于自动化、智能化的转型升级。突发的疫情恰好为缝企提供了一次内部管理提升的契机,推动他们重新审视企业内部运营,推动在线、移动办公等工作方式的改革,从而提高工作中IT化、系统化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