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纫机达人”老蔡的创业故事
三合鑫
在全国缝制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2019年行业标准审查会议上,四十余名标委会委员对2019年12项制定的标准进行了认真审查,这12项标准里就有宁波三合鑫自动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合鑫)主起草的行业标准《工业用缝纫机 计算机控制差动送料高速平缝机》。
审查会议上,三合鑫董事长蔡金财认真严肃地听着会议内容,时不时还低头在电脑上做文字记录。
成立于2012年的三合鑫历史并不长,为何能够以主起草单位的身份参与制定行业标准?
我们也许可以从企业的技术领军人物、被行业权威称为“缝纫机达人”的蔡金财身上找到答案。
1
弥补市场空缺,创立三合鑫
在他的带领下,三合鑫在9年的时间里获得的专利已达31项,其中包括7项发明专利,并且每年都在申报新专利。
当时市面上的厚料高速同步缝纫机经常有漏油的现象,而且上送料轴比较短,送料不稳定,一启动就会惯性晃动。
针对这些问题,蔡金财带领团队进行了改良优化,通过把送料轴加长、机壳型腔加大,把上送料曲柄藏进机壳里面等办法,完美杜绝了机器后曲柄漏油的现象。直到今天,行业的同类产品还在沿用当初他们的设计。
“我做的产品,一定是有突出亮点的产品,而不是随处可见的平庸之辈。”抱着这样的信念,蔡金财团队申请的第一个专利就是行业里独具特色的“机电一体化自动剪线电脑平缝机”。
“我们是国内最早生产机电一体化平缝机的企业,现在机电一体化已经覆盖全行业啦。”蔡金财笑着自豪地说道。
2012年,蔡金财敏锐地察觉到市场的变化,毅然重新创业,成立了现在的三合鑫公司,专注于当时国内几乎是空白的差动缝纫机领域。
当时缝制机械行业的疲态已经逐渐显现,如果企业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突破点,很难生存下去。
创立三合鑫之前,蔡金财走访了大量的服装生产企业、缝纫机代理商,对市场进行了充分的调研,发现了服装行业仍有许多痛点、难点亟待切实解决。
“市场调研下来,我们发现,现在工厂做服装的都是比较年长的工人,做不了几年就该退休了,而年轻人很少会有主动去服装厂上班的,即使去了心也不定,做了一两年很多人就不做了。我们的机器,就是让新手经过简单培训后,做出的产品也能达到熟练工的水平,甚至能做得更好。机器进入工厂以后,就是帮助服装厂解决缺乏经验丰富老师傅的痛点。”蔡金财说道。
2
热爱技术,热情不改
在与蔡金财谈及三十几年的技术生涯时我们可以发现,他非常乐于动脑筋解决客户各式各样的问题。
他笑着说:“我从来不觉得技术枯燥,我喜欢研发的过程,给客户解决问题会很有成就感。现在我们和好多服装工厂老板、IE老师、供应商都成了朋友,有问题大家就一起探讨,比如想办法把两道工序并成一道,用国产机器替代昂贵的进口机器等等。客户需要三合鑫的产品解决问题,三合鑫同样也需要客户积极反馈问题。即使现在解决不了,我们也会把解决这些问题作为未来的研发方向。”
蔡金财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可以说“倍多利”系列产品就是这样逐步开发出来的。
再比如说,国内很多服装厂都有专用上袖机的需求,但长期以来该领域被价格昂贵的外国品牌垄断,因此专用上袖机难以得到大范围的推广。
凭借着多年的技术沉淀和经验积累,三合鑫独立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BDL6494-7筒式可编程上袖机,不仅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打破了外国品牌垄断,而且功能更多,可以一机多用(上袖笼、上袖口等),价格更是只有外国品牌的1/5,非常具有市场竞争力。
从缝制机械行业这些年的发展我们不难发现,最初的行业产品与现在的产品品质完全是两个模样。
在那个民营企业刚开始萌芽发展的阶段,缝制机械四大企业(天工、华南、上工、标准),均有规范的管理体系、强大的研发团队,民营企业什么都没有,全凭一腔热血成长起来。
“那个时候我们根本不计较一个月38元的工资,反而每天都干劲十足。没有多余的想法,就一心想把这份工作做好,碰到问题就不断地思考、实验、改进,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过来,可以说我们见证了缝制机械行业从手工打磨零件到如今广泛应用电脑自动化的过程,也见证了整个国家蓬勃发展的历程,我为我的祖国感到骄傲!”蔡金财自豪地说道。
3
初心不变,继续乘风破浪
回顾三合鑫的发展历程,蔡金财表示自己也没有想到会把差动缝纫机做成这么多系列。
三合鑫的成长一直致力于解决市场难点、用户痛点。产品进入服装厂以后却无法解决服装厂的痛点,就算一时能销售出去,最终也会很快被市场淘汰。
“三合鑫给客户的印象是贴近市场需求、解决客户痛点的高新技术型企业。我们以专业的知识去引导客户,专业的产品去帮助客户,简单来说就是专注某一服装部位、某一生产工序,以行之有效的自动化设备来帮助客户解决问题、消除痛点、提高效率。”
蔡金财解释道,“很多时候不是我们去推销产品,而是客户带着问题主动找到我们,因为客户知道我们有这个能力帮助他们,这也是我们办企业最重要的出发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