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羽绒服针孔钻绒优化之道!

           做好这几点,羽绒服针孔钻绒下降80%!

          羽绒服在穿着过程中,相信很多人都被针孔钻绒所困扰。羽绒服行业据说有一个笑话,某鹅牌羽绒服,越是正品越钻绒。

    羽绒服针孔为什么会钻绒?

           绗线针孔钻绒具体表现如下:



           为什么羽绒服绗线针孔会钻绒呢?

           羽绒服内羽绒中饱含大量静止的空气,当羽绒服受到挤压或摩擦,因防绒织物密度高透气性低,羽绒服内空气主要从绗线针孔处排出,羽绒中大量尖细的绒丝和羽丝随空气钻出,形成了绗线针孔钻绒。笔者曾分析用户投诉的钻绒商品,缝线针孔钻出物中,约60%是绒丝,30%是羽丝。
     绒丝


    羽丝

           为弄清绗线针孔钻绒的影响因素,笔者曾做100多次转箱钻绒实验,对钻绒数据分析发现,绗线针孔钻绒主要和3个因素有关

           1.    羽绒飞丝含量高

           飞丝是羽绒行业中绒丝和羽丝的总称,既然针孔钻出来的是飞丝,显然羽绒中飞丝含量越高,钻出的数量越多;反之,飞丝含量越少,钻出的数量越少。以符合GB/T 14272-2011《羽绒服装》国家标准的90绒为例,可检出的飞丝含量一般在12%以上,如此高的飞丝含量,想不钻绒或少钻绒是有难度的。实验数据显示,随着飞丝总量下降,针孔钻绒数量呈下降趋势,当羽绒中飞丝含量降低到3%以下时,钻绒数量较飞丝含量12%的羽绒下降80%以上。


           2.    面里胆料密度低,透气率高

           在现有的羽绒服结构中,面料、里料或胆料,都可能用来包裹羽绒,并与羽绒密切接触和摩擦。面里胆料密度越低,织物纤维间的缝隙越大,透气量高,飞丝就越容易穿透织物钻出。有些企业通过压光或涂层工艺,降低织物透气量,让织物获得较好的初始防绒性;但随着羽绒服水洗和摩擦,压光或涂层的防绒功效会降低,钻绒数量会增加。只有增加织物的密度,让透气量达到1-3mm/s时,才能获得持久的防绒性能。实验数据显示,通过增加面里胆料密度,将其透气量控制在1-3mm/s时,钻绒数量较透气量6mm/s的面里胆料下降60%以上。


           3.    充绒顺序

           目前工厂大多采用充绒机充绒,充绒顺序上,有两种工艺,一是先充绒再在绒包上绗线,二是先在绒包上绗线再把绒充到每个小格中。采用第一种充绒工艺充绒效率更高,每根绗线针孔下面都会压住一些羽绒,这些羽绒中的飞丝紧靠针孔,极易随气流或摩擦从针孔溢出。而采用第二种充绒工艺效率低,但绗线针孔下不会压住羽绒,飞丝要钻出需要穿越羽绒的包围,才能随气流溢出,其难度显然比第一种工艺高。实验数据显示,采用先绗线后充绒工艺时,钻绒数量较先充绒后绗线下降60%以上。


           通过以上论述可知,降低羽绒中飞丝含量至3%以下、增加面里胆料密度降低透气量至1-3mm/s,以及先绗线后充绒,可以有效降低针孔钻绒;如果三个措施同时采用,针孔钻绒数量可以控制到用户满意水平

           这三个措施虽然有效,但都会增加成本,从控制成本出发,笔者建议企业进行权衡,优先采用成本较低的措施。针对某些绗线密集或无胆绗线的羽绒服,必须三管齐下,才能获得满意的效果。

           对于追求卓越品质的企业,这3点是不够的,以下介绍减少针孔钻绒的3个进阶措施!


    减少针孔钻绒的3个进阶措施

           笔者实验发现,有3个因素,也影响针孔钻绒,现分别论述如下。

           1.织物层数

           羽绒服织物结构分类:

           a.  2层结构,面料、里料;

           b.  3层结构:面料、里料和1层胆料;

           c.  4层结构:面料、里料和2层胆料。

           实验数据显示,织物层数越多,针孔钻绒数量越少;换句话说,织物层数越多,针孔中飞丝穿过针孔的阻挡层越多,钻出的难度越大。对于2层或3层结构羽绒服,企业可考虑加一层高密度胆料,增加其防绒性,根据笔者实验结果,加一层胆料,针孔钻绒会下降40%以上;但羽绒服的轻盈感和手感柔软度会降低。


           2.  绗绒线

           市场上,某些线厂极力推广企业用“防绒线”,宣传绗绒线能阻止针孔钻绒。根据笔者对多家大牌线厂防绒线测试结果来看,并没有证据表明,防绒线比笔者所用的普通线更有防绒效果。

           那线又是如何影响钻绒的呢?答案是面线、底线需要与面料密度和工艺匹配;选择与面料适宜的面线、底线粗细,让面底线最大限度被面料纱线包裹,增加飞丝从针孔钻出的难度。

           高密度面料纱线紧密,粗线绗缝让面料纤维被强力分开,面料纤维变形加剧或受损,从而降低对粗线的包裹性,针孔钻绒增加。对于高密度面料,推荐采用较细的21Tex的面线和底线,可让绗线获得好的包裹,减少针孔钻绒。

           面料密度较低的面料,推荐面线和底线分别使用较粗的150D/403丝光线,可让绗线获得好的包裹,减少针孔钻绒。

           涂层和覆膜面料,当机针穿过布面后,机针会破坏涂层和覆膜,并在布面上留下难以回复的针孔,只有选择较粗的线,才能减少针孔与线之间的间隙,减少针孔钻绒,因此对于涂层和覆膜面料,推荐面线和底线分别使用较粗的150D/403丝光线,以提高防绒性。

           3.  换针频次

           绗缝过程中,缝纫机转速可达3000转/分钟,如此高转速易导致机针发热升温,机针开始出现热疲劳,机针表面的细微磨损加剧,机针与面料的摩擦力增加,对面料纱线的损伤增加,严重时甚至导致面料抽丝。面料纱线被损伤后,对缝纫线的包裹能力下降,针孔钻绒随之增加。在众多羽绒服品牌的实践中,每天换绗绒针已成为一项固定的防绒操作。

           通过以上论述可知,增加一层胆料,绗绒线与面料匹配,每天换绗绒针,这三个措施能进一步降低针孔钻绒。

           这三个措施中,增加一层胆料效果最好,但成本最高;其他两项措施对成本影响小,值得企业优先采用。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