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因为热爱,所以坚持

           20世纪80年代初,自行车、缝纫机、手表被称为“三大件”。
     
           一  自学缝纫维修知识

           当时,的家中有一台家用缝纫机和一台包缝机,他倍加爱护和珍惜,为了能用好、修好缝纫机也费尽心机,从那时开始,他便爱上了缝纫机维修这一行。

           可惜的是,在当时封闭落后的小镇上没有师傅可以请教,更没什么维修资料可以看,姚学广全靠自己的思路去发挥小聪明,幸而通过自学、摸索也取得了一些经验。

           亲戚朋友也会请姚学广去他们家修理缝纫机,一时间他在村上也有点小名气,为此他觉得开心、满足。

           时隔不久,听朋友说大城市服装厂有电动的工业缝纫机,怎样的好、怎样的快,姚学广听得入迷,做梦都想去看看工业用缝纫机是什么样子,哪怕是能看到一张机器造型的图片或者一本说明书,只是当时由于种种原因没有机会接触到。

           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姚学广带着自己的梦想来到了上海。

           那时的上海个体户服装企业正如雨后春笋般崛起,很多新开的中小型企业需要招维修人员,机修工的缺口很大,有的工厂招不到人就干脆自己培养一个,在厂里的工人中选择对机器维修有爱好的人进行培养,很幸运地姚学广成为其中一员,老板看他对机械方面有点小兴趣,就鼓励他学习维修技术。

           当时的他高兴极了,看到各种各样的机器又喜又忧,喜的是终于能如愿以偿地学习修理工业用缝纫机了,忧的是需要从零开始,不知怎么样才能学会修理它。

           姚学广回忆道:“维修工业用缝纫机可比维修家用缝纫机难多了,面前的难题像大山一样压在我的头上,有时一个问题没能解决,就像一块石头压在心里,寝食难安,我很清楚这样下去不行,单靠个人的聪明是不够的,必须要找个师傅,有师傅指点再加上勤奋好学,才能攻克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难题。”

           说来也巧,当时服装厂里正好有一些闲置的厂房被一个经营二手设备的老板租用,里面有很多二手设备,种类繁多,有西装、衬衫、牛仔、针织、箱包等等系列生产设备,几个机修师傅的技术也非常精湛,这让姚学广大开眼界,也让他看到了能学会修理工业缝纫机的一丝曙光。凭着两家老板友好的关系,姚学广可以自由进出那个二手设备仓库,有问题可以向师傅们请教,有时厂里需要某种机器就可以随时去拿,这给他创造了学习条件和机会。

           在短短一年半时间里,通过刻苦学习、努力钻研,他学会了很多机种的维修技术,完全可以独立工作。

           在那之后,姚学广由于各种原因离开了当初带他走入维修行业的那家工厂,到了另外一家公司工作,在那里工作起来更自信、更大胆,这让他很有成就感,还常有其他服装厂请他去帮忙解决维修难题。

           二  与《中外缝制设备》渊源

           在从事机修工作期间,姚学广熟练掌握了国内外各品牌多种缝纫机的维修和保养技术,由于爱动脑筋,他经常得到公司的技术能手奖和技术革新奖,更是获得了国家认定的“高级技师”证书。

           不得不提姚学广与《中外缝制设备》编辑部的一段渊源。

           2003年,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姚学广得到一本《中外缝制设备》杂志,他迫不及待地从头至尾仔细地阅读一遍后觉得很有价值,有很多内容对他的工作都有帮助,特别是“维修园地”,让他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从那一刻起姚学广才明白以前在学习、工作中的修理很多都是茫然的,甚至是错误的,因为跟在老师傅后面学习只能听他们讲,错与对都要听,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只能用大约或估计的模糊概念去应对难题,工作起来就像是摸着石头过河,心里没底。

           而《中外缝制设备》不同,它有明确的文字记录,准确的数字参考,“专家解疑”栏目的正确引导使机修们的方向更明确,这样就不会走弯路,大大提高了自己的维修技术,能更快更好地解决维修难题。

           彼时,姚学广已经在上海的一家服装生产企业担任设备主管,具有一定的维修经验,编辑部的编辑鼓励姚学广勇敢地投稿,把工作中的一些经验写下来与同行分享,他就尝试着写了文章,第一次投稿就被录用刊登,之后他也经常作为专家在杂志上解答一些读者们的疑问。

           在杂志上看到自己的名字作为作者出现,姚学广感觉很高兴、很欣慰,之后有一段时间经常大胆地给编辑部投稿。

           三  结缘杰克

           2013年,编辑部的一位编辑老师得知有一家企业正在招聘像姚学广这样具有资深维修经验的机修师傅做培训老师,就与姚学广联系。

           通过这位老师牵线搭桥,同年10月9日,通过人力资源部特聘,姚学广正式入职杰克公司。
           在杰克公司,姚学广在技术研习部做一名培训老师,至今已是第七个年头,一直给经销商技术人员培训各种缝纫机的维修技能,提高经销商的技术服务水平。

           他的培训课程,得到国内外很多学员的认可,也获得过企业“服务之星”的荣誉称号。

           进入杰克工作之后,姚学广觉得自己在缝纫机维修道路上又上了一个台阶,与之前做机修有很大的区别。

           “我们平时只知道把机器维修好、保养好,不耽误生产,但并不知道机械设备是如何从生产线上装配、调试和包装,最后入库并出厂销售的。在杰克,可以看到机器在流水线上由一个个零件装配而成,能够更加主观了解机器的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还可以和研发人员一起讨论机器的一些性能问题、客户的需求问题、功能的展示和项目的审核等。总之你想要学的基本上都有,想要发挥的平台也非常广阔。来到杰克之后才知道自己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姚学广如是说。

           四  热爱而坚持

           作为一名机械培训师,姚学广必须要对机器进行一个全面了解,不但要有扎实的维修技能和经验,还要具备熟练使用电脑做技术资料、视频剪辑制作等,更重要的还要有上台演讲的能力,这些在当时给他带来很大的压力,但是既然来到了杰克公司从事这份工作就必须要干下去。

           姚学广的内心想法很简单:只有承担更大的压力,才能胜任这份工作,才能更好地为缝纫机维修做出更多的贡献,才能让杰克公司的技术传播更好地发挥下去,才能让杰克的售后服务做到快速服务百分百。

           通过不懈的努力,功夫不负有心人,姚学广终于成为一名合格的培训师。

           姚学广今年已经50多岁了,还有几年就要退休,他说:“觉得人生很短暂,我热爱缝纫机维修行业,但它即将会慢慢离开我。我想真的到了退休的那一天,如果还有适合我的工作,我会继续发挥余热,把我的维修技能继续传授下去,让更多的人提升维修水平。”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