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圣:方案“亮剑”,技术“冲锋”
- 作为江苏省会的南京,不仅有着悠久浑厚的历史,更有着耐人寻味的文化。
在南京,缝制机械行业已经不同以往,没有了得天独厚的红利优势,缝制设备市场也不再是竞争的主战场。
不是主战场,但仍然是战场,多数老牌缝企并没有在岁月的冲刷下沉沦,而是逆风翻盘、华丽转身,成为了缝制设备经销界的时尚弄潮儿。
小编这次去南京走访了许多企业,接下来几天为大家介绍裁圣、华台、苏诚等几家公司的情况。
裁 圣
“面对强悍的对手,明知不敌也要毅然亮剑;即使倒下,也要成为一座山,一道岭……”这是面对外敌时,中华儿女展现出的民族精神。
如今战争的硝烟已经远去,但缝制机械行业的“硝烟”却从未消失。
01
老牌缝企的辉煌
作为一家历经沧桑变幻的老牌企业,南京裁圣缝纫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裁圣)从过去的南京市服装设计研究所缝纫设备技术经营部改制发展成如今的缝制设备经销公司。
那么,改制后的裁圣在岁月的蹉跎下,又有着怎样的亮剑风云史呢?如果想深入了解裁圣,就不得不从它的董事长杨明才说起。
杨明才是一个在缝制机械行业内令人敬佩的顶尖高科技领军人,他对新技术和前沿信息有着极高的敏感度以及独特的见解。
杨明才是裁圣的董事长,也是行业导师,他文采熠熠、笔耕不辍,为行业编撰
《缝纫机装配工》、
《缝制机械行业售后服务标准》、
《工业缝纫设备使用维修手册》、
《缝纫设备维修工技能快入门》、
《工业缝纫设备手册》升级版和
《缝纫设备技术手册》等多部专业书籍和教材。
2002年后,杨明才带领他的裁圣团队征战沙场,在无油缝纫机开发和机电一体化集成技术的运用上独树一帜。
2002年,南京市服装设计研究所缝纫设备技术经营部经过改制成为南京裁圣缝纫设备有限公司,由杨明才担任董事长。
2004年,裁圣收购了广州市华南旋梭厂,主要生产和销售“裁圣”、“良机”牌系列工业缝纫机、工业缝纫机旋梭和缝纫机无油配件。
杨明才回忆起当年代理华南旋梭时的场景时说道:“当时缝纫机市场火爆,客户争相购买,从来都不会为没有客户而担忧,我们的市场销售可以说是称霸南京。”
02
转型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随着时间的推移,缝制机械行业起起落落,一家独大的局面被快速发展的新技术瓦解,形成了百花齐放的新时代。
裁圣在这样的环境下也做出了自己相应的战略调整。杨明才对本刊记者说道:“我们裁圣最大的特色和优势是技术,因此,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我们都有立足的资本。当然,时代变了,公司也要做出相应的变化,变则通,通则强,因此,裁圣就开始为工厂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帮助客户了解自己的短板,从而推荐相应的产品。”
为使小编更好地理解裁圣是如何为服装企业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杨明才进一步解释道:“整厂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也就是基于整个工厂的制造解决方案,从订单、原材料、设计、工艺、包装、服务等流程来全方位考虑,解决整个生产过程中的痛点,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为工厂提供全套的解决方案,也就是 TS(Total Solution for the Entire Fa c t o r y)。我们裁圣可以说是缝制机械行业的保姆,能够为服装企业客户提供整厂解决方案的全程外包服务,主要围绕服装生产设备智能化、生产过程智能化、制造方式智能化、管理决策智能化、产品智能化五个方面重点推进,进行专业交流,优化资源,促进协同创新,加速推进服装智能制造领域新成果的产业化应用。”
在杨明才看来,传统的经销缝制设备的方法在这个时代已经失去了优势。他认为当下最好的销售方法是首先让服装企业清楚地了解智能制造是什么,如何实现智能制造以及裁圣能为企业提供什么样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为服装企业提供整体解决方案是裁圣的竞争优势,是独特的经销思路,也是亮剑的武器。
杨明才说:“裁圣只有掌握前沿信息和技术,为服装企业做出合适的方案,才会让客户更加信任裁圣,从而消除对新产品、新方案的质疑。因为有多年积累的经验和技术,裁圣才有能力、有底气和有魅力去吸引客户的到来,所谓你若盛开,蝴蝶自来。”
经历40年摸索的裁圣,现在已经不需要依靠某一品牌来占据市场。现在的裁圣公司已经不只是一家缝制设备经销公司,更多充当的是用户的保姆、信息库或者说是行业的大脑,为客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致力于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杨明才告诉小编:“裁圣现在的工作主要集中在信息、技术、解决方案等的整体资源整合,从中找到能够提供给客户的最佳解决方案。从1988年以来,裁圣就一直在坚持提供整厂解决方案这件事,这是裁圣独有的竞争优势,也是实实在在践行行业智能化发展之路。”
03
疫情期间体现缝企责任担当
疫情期间,裁圣与南京的一家承接防疫物资生产的大型服装厂合作,为其提供解决方案。
杨明才说道:“这家服装厂刚开始做防疫物资时首先找到裁圣,咨询相关的缝制设备以及如何生产防疫物资。春节以来,裁圣一直都在与这家服装厂合作,在工厂生产的过程中为其保驾护航。我们的目标就是帮助客户实现工业互联。”
智能制造的整体解决方案对服装企业的规模等有所要求,因此也就决定了裁圣的客户定位是高端、大型的服装企业。
杨明才告诉小编:“南京的缝制设备市场有自身的特殊性,大多数服装企业已经转移出去,而国内大部分服装企业的现状就是设备陈旧,从拿到订单到出库的过程中,对订单的执行状况跟踪、智能调控、各生产单位的数据流之间彼此分割,不能整合在一条完整的数据链上,这就阻碍了统一调度管理。在接单、面辅料管理、制版、裁剪、排程、缝制、后整等工序流程上,没有完整的统筹,就容易在运营和发展上拖沓,影响交期。这些问题就是裁圣的方案里要解决的问题,这是一条艰难的路,也是一条长期的路,更是一条必走的路。”
虽然缝制机械行业近年来一直在提倡智能制造,但真正运用到实践中的却寥寥无几,智能制造仍然停留在概念的层面,这就需要裁圣这样的公司来推动智能制造概念的落地实施。
在今年疫情的冲击下,大多数服装企业遭受了重创,但从另一个层面来看,这也是在推动着智能制造落地应用进程的加速前进。
裁圣是成功的,它走在了时代的前沿,走在了最艰难的道路上,但却走出了最绚丽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