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明兴 :逆市上扬有秘诀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下,南通地区的缝制机械行业相关企业普遍比较惨淡,但有一家企业却没有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反而逆市上扬。
原因何在呢?
带着满肚子的疑问,小编到了南通明兴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明兴),见到了“云端”上的创新达人俞明。
01 将吊挂流水生产引入国内
上世纪90年代毅然弃官从商的俞明,从零开始创办了南通鸿华时装有限公司,由于头脑聪明、思维活跃,鸿华在俞明的管理之下办得有声有色,但有冲劲的俞明并不满足于现状。
在一次去日本考察的过程中,擅于思考的俞明敏锐地发现日本服装企业普遍采用的吊挂系统流水作业非常适合于引进到中国来,他认为吊挂流水生产将会是国内服装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经过几番深思熟虑,俞明决定要将吊挂流水生产引入到国内,要研发中国人自己的吊挂系统。尽管困难重重,但敢想敢干的俞明下定决心,于2003年创办了主攻吊挂流水生产的南通明兴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明兴成立后,在俞明的带领下,在与中国国家科学院的通力合作下,“RFID识别技术”、“Clever Max中科衣流全智能物料配送及监控系统”、“MES工业云制造平台”等技术和产品被相继研发出来,为服装、家纺类企业提升约30%的能效,将国外的吊挂流水生产迅速普及到中国的服装、家纺类企业中来,其中部分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让俞明成功地被贴上“创新达人”的标签。
“国内现在也有一些专业生产吊挂产品的企业,但我们的吊挂产品有几大优势:一是效果立杆见影;二是我们的产品拥有许多别人没有的实用型功能;三是我们使用数据支撑,注重平台建设。我们的吊挂产品不单单只是一个产品,还拥有先进的数据网络连接系统,能在服装生产的过程中智能分析、自动集成,将生产效率提高到最优。”俞明自豪地说道。
02 疫情期间逆市上扬的秘诀
在采访俞明期间,能感觉到他是一个很乐观、很有想法、很有闯劲,且非常热衷于创新和研发的企业掌舵者。
采访过程中,他滔滔不绝,将自己公司近期的状况和未来的创新想法和盘托出。其中,他多次说道:“今年公司没有受到疫情影响,不仅如此,公司的业务还在逆市上扬。”
为什么在其他大部分企业都受到疫情影响的情况下,明兴公司能不受影响还逆市上扬呢?
基于俞明的阐述及小编实地的观察,大概能总结出以下几点原因:
一是俞明先后创办了南通鸿华时装有限公司、南通明兴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江苏云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南通汇兴源物联网技术有限公司等四家公司,四家公司从上游到下游,环环相扣,既能互相支撑,又能互相补充,能够抵抗住市场出现的一些不可控风险。
二是俞明既有办服装厂的经验,又有办缝制设备企业的经验,他能够清楚地知道服装厂的痛点,能够根据痛点创新研发更有针对性的产品,且研发出的产品能首先在自己的服装厂试验,有自己的新产品试验基地,试验成功后再广泛推广给其他的服装厂使用。
三是俞明擅于思考,擅于研发,具有创新思维,明兴从创办之初就与中科院通力合作,有了强大的研发智力支持,使得许多的创新想法都能通过技术合作落地实施,使其吊挂产品的功能更强大,品质更好,效率更高。
四是明兴的吊挂产品能够满足服装和家纺企业的刚性需求,在目前国外销售受阻,国内市场需求萎缩的大环境下,服装和家纺企业除非必须,否则不会主动增加设备产品,但明兴的吊挂产品做到了让用户非用不可的地步,因为它能切实提高生产效率,切实满足用户刚性需求。
五是由于2003年时,俞明的服装厂是非典时期政府指定生产和提供防护服、隔离衣的防疫物资生产企业,具备了现成的技术、设备和生产能力,因此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之初,也就是大年初六前后,政府就指定俞明的企业成为南通市第一批防疫物资生产企业。
采访结束之际,明兴的工作人员还带小编走访了一些实际使用明兴吊挂产品的服装工厂。
在这些服装工厂的智能化车间,小编能清楚地看到“中科衣流Clever Max”服装吊挂系统将服装裁片挂在衣架上,通过一个环形传输轨道把生产线上各个加工站点连接起来,负载衣料的吊架按软件程序设置的加工流程,同时结全生产实际情况进行智能调整,在各个工作站之间流动传输,自动将衣料输送到各个操作工位上,大幅减少绑扎、搬运等非生产时间,生产员工完成一个工序后,只需轻轻一按控制按钮,衣架就自动被转送到下一个工序站点。
关于未来,俞明也有自己清晰的想法,联合服装行业、家纺行业、缝制机械行业开发一个数据实时采集和交流的免费平台,整合大数据,节省行业间大量的人力物力。另外,西服定制、个性化生产、小批量多品种等计划都已经排上了俞明的工作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