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抵制失败!释放良好合作信号!保留优待!

           今年以来,印度进一步加强遏制外国商品进口,全力推动“印度制造”战略,然而这并不利于该国经济的正常发展。

    印度发声:保留中国的最惠国待遇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报道,印度商务和工业部长戈亚尔9月21日称,印度政府没有取消中国最惠国待遇的计划。

           中国与印度双边贸易往来密切,印度高度依赖中国产品。据官方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与印度双边贸易额达到6395.2亿元人民币。其中,中国对印度出口额为5156.3亿元,自印度的进口额则为1238.9亿元。

           但据《印度时报》报道,官方统计数据显示,今年4-8月,印度自华进口额较2019年同期下降27.63%,其中8月印度从中国进口额为49.8亿美元,7月为55.8亿美元,这也对该国企业和经济造成负面影响。

           最惠国待遇,是国际经济贸易关系中常用的一项制度,是国与国之间贸易条约和协定的法律待遇条款,在进出口贸易、税收、通航等方面互相给予优惠利益、提供必要的方便、享受某些特权等方面的一项制度,又称“无歧视待遇”。通常指的是缔约国双方在通商、航海、关税、公民法律地位等方面相互给予的不低于现时或将来给予任何第三国的优惠、特权或豁免待遇。

           值得一提的是,优惠是相当于一般关税税率而言,并不意味着就是最优惠税率,在最惠国待遇之外,可能还有更低的税率。

    印度保留中国的最惠国待遇的两方面考量

           严重依赖中国产品的印度,今年自华进口总额却减少了,意味着印度很可能需要从其他国家购买价格更高的同类产品。印度全国电子协会(AIEA)西区总裁米特什指出,如果无法顺利进口中国产品,印企借道日本、韩国采购中国产品的成本将多出20%-40%。

           取消最惠国待遇这张牌,印度并非没有打出过,可能是出于两方面的考量。

           一方面,中国是印度第二大贸易伙伴,如果取消中国最惠国待遇,恐将危及自身。数据显示,中国每年对印度的贸易顺差超过500亿美元,印度很多关键原材料、零部件以及日常生活用品依赖中国。


           比如印度引以为傲的制药业,70%以上的原料药都来自中国;印度进口的化学制品约85%-90%来自中国;印度每年从海外进口的汽车零部件价值达1.33万亿卢比(约合人民币1228亿元),其中从中国进口的比例就达到27%,位居第一。

           值得一提的是,即使自华进口减少,但中国产品仍充斥在印度大部分日常生活用品中,“抵制中国货”始终是空谈。据《环球时报》报道,印度仍有超50%的鞋类、针织面料、家具等产品来自中国。因此可以说,如果印度取消中国最惠国待遇,最终只会增加其制造业的投入以及消费者的成本。

           另一方面,疫情蔓延下,印度经济出现严重衰退。据印度政府公布的数据,2020年第二季度,印度经济同比下降23.9%,创下1996年开始公布季度经济数据以来的新低,其中制造业同比下滑更是高达39.3%。

           当下印度疫情形势依旧十分严峻,但为了复苏经济,印度已经逐渐放开社会封锁政策,推动复工复产。对于如今的印度而言,推动经济复苏进程,无疑是十分重要的事。

           而在这个进程之中,制造业的复工复产,无疑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在这种情况之下,对于依赖中国市场的印度制造业而言,国家对于中国的最惠国待遇,是节省成本、促进复苏的重要关键所在。

           综上所述,印度保留中国的最惠国待遇,可以说是考量双方贸易关系,以及自身利益发展之后做出的明智之举。

    此前印度各界反华情绪严重

           6月起,频繁的边境摩擦逐步点燃印度国内的反华情绪,掀起抵制中国产品的浪潮,之后印度政府和各界也频频出招,企图从各方面抵制中国产品。

           印度各界反华抵制情绪严重


           6月,代表约7000万家实体零售商的全印度贸易商联合会(CAIT)公布了一份抵制500多种中国产品的清单,其中包括服装、电子消费品、厨具、手表、装饰照明、玩具等,表示他们的目标是到2021年12月将减少130亿美元的中国进口商品产品。

           此外,印度政府也敦促印度国有电信公司、孟买电报电话公司等电信公司及其下属子公司,不得使用中国产品,电信部也通知运营商停止采购华为和中兴的通讯设备。

           更有甚者,印度铁道部表示将终止与中国工程公司的合同,给出的理由是强调中方在过去4年来仅执行了合同的20%,且不能按照合同协议提供技术文件。

           封禁118款中国App,累计三次共封禁224款


           9月初,印度政府宣布,禁用118款“涉嫌参与危害印度主权与(领土)完整、印度国防、国家安全和公共秩序活动”的中国APP,其中包括腾讯系的企业微信、政府微信、腾讯会议和微信读书,阿里系的淘宝、优酷和支付宝,网易旗下的网易新闻和《帝国崛起》、《阴阳师》、《漫威超级战争》、《启明星之谷》等多款手游,以及名片识别软件“名片全能王”、交友软件探探、百度、虎牙直播、新浪新闻等多个知名应用。

           此前在6月29日,印度政府已经宣布禁用59款中国APP,一个月后再次宣布禁用47款中国APP,至此,印度政府已禁用224款中国APP。

           加强对东盟国家原产地规则审查,防止中国产品转口


           8月底,印度商工部部长戈亚在第17届东盟-印度经济部长磋商会上表示,已要求东盟加强其“原产地规则”,以防止东盟成员国转口中国产品至印度。

           戈亚尔要求尽早审查东盟-印度货物贸易协定(AITIGA),认为该贸易协定损害印度方面的利益,特别是违反原产地规则。一位政府官员透露,许多中国商品通过东盟进入印度市场,从而使印度制造业处于不利地位,印度方面希望在11月东盟-印度领导人峰会召开前确定审查范围并做好前期准备工作,以便在年底前开始全面审查。

           此外,9月21日起,印度将对与东盟自由贸易协定(FTA)下的进口商品实施原产地规则。根据这一规定,具有附加值的商品才能出口至印度,这一规则有助于遏制货物倾销。

           印度财长西塔拉曼表示,自由贸易协定需要与“自力更生”政策方向保持一致,对国内产业构成威胁的进口商品需要进行严格审查。

    希望中印双边贸易良好发展

           《今日印度》网站21日发表文章称,188天前,印度因新冠疫情关闭泰姬陵,当地的中国游客被认为是病毒的潜在携带者而受到严格监控;如今,泰姬陵重新开放,造访的首位游客就是一名中国人。印媒称:“6个月过去了,生活转了一圈回到了原点。”

           如今印度悬崖勒马,选择保持中国最惠国地位,也向中企、印企释放一个良好的合作信号。

           据了解,在最惠国待遇下,我国产品对印度进出口仍保持享有一些优惠、特权和豁免,有利于中国产品对印出口。而对印企来说,则有助于其补充中国产品进口供应。

           另外,印度选择保留中国最惠国待遇,中国也不会随意废除印度的最惠国地位,这也有利于该国产品对华出口。


           来源:外跨研究中心、外市场、界面新闻、金十数据等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图文归原作者所有。为尊重知识产权,我们会尽可能注明来源,若不愿转载,请通知我们予以删除,联系方式:0571-87176768。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仅供参考、交流之目的!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