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石GEMSY缝纫机手轮缠线
宝石GEMSY缝纫机手轮缠线
上海近40°的高温,仍然挡不住大家观展的热情。
8月2日-4日,一年一度的上海国际汽车内饰与外饰展览会(以下简称汽车内饰展)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拉开帷幕。
作为一个10万亿级别的大市场,汽车行业从来不缺历史悠久且实力强大的玩家,但对中国缝制设备企业来说,却是一个新兴且值得深度挖掘的潜力市场。
尤其是在汽车内饰领域,许多基础部件,如座椅、仪表盘、门饰板、安全气囊等,通常由织物、海绵、皮革或其它软性材料制成,需使用专业设备来粘合和缝合。
近五六年来,随着自主品牌汽车的崛起、企业降本压力的驱动以及国产缝制设备品质的大幅提升,以前大多由国外品牌占据的内饰缝制市场,开始向国产缝制设备企业倾斜。
在今年的展会上,相比去年,我们看到了更多元而立体化的行业参展格局。
去年的汽车内饰展上,基本上以厚料模板机为主,而今年的展会上,则出现了更多新面孔。比如上海威士、衣拿智能、科普易能、汉羽科技、仕林机械、爱科科技、光博士等,一方面显示出国内缝企介入汽车内饰市场的广度和深度,另一方面也体现出行业企业对这一潜力市场的重视和期待。
上海威士:实现“预缝”阶段的自动化、无人化缝制
上海威士作为一家专注于自动化自主研发的高科技制造企业,五六年前就切入汽车领域,聚焦在“预缝”环节深入挖掘。
公司营销总监虞辉涛表示,在汽车座椅的缝制工艺流程中,预缝是组装前的初步缝制环节,它决定了海绵和皮革能否准确地拼接。一般来说,预缝工艺有两种实现方式,一是用热胶粘合,这种方式容易造成料体偏硬;二是用机械缝制,这种方式更环保,同时缝合后料体的柔软舒适度也会更好。“威士在自动化研发制造方面积累了多年经验,正好将之匹配到汽车领域的自动化缝制上。”
据了解,威士这次带来几款预缝缝制相关设备,包括汽车内饰预缝机、汽车安全气囊外圆缝纫机、皮革预缝机、机器人自动上料平台,以及一台气压式双辊热熔粘合机,其中的机器人自动上料平台颇值得关注。
威士技术总监狄金刚解释说,这台设备的最大亮点,是用机器手去抓取皮片和海绵,这得益于它先进的图像识别技术,能精准无误地识别并叠放料片。另外,它还配备了一个灵活的舱体,可以根据皮料和海绵的形状进行自动调整。而且这个舱体可以快速换仓,如果缝料预备得足够多,可以快速实现自动换仓。
据了解,这个机器人自动上料平台与缝纫机相结合,可大幅替代人工。“基本上一个人可看管5-8台设备”。
衣拿智能:将空中分拣仓储系统拓展到汽车领域
据了解,衣拿智能自2020年推出空中物流智能解决方案之后,开始跨行到汽车等领域寻求更多发展机会,也在这个过程中积累了很多行业服务经验。
此次汽车内饰展,它带来去年亮相CISMA2023的王牌产品——“挂钩载具空中分拣仓储系统”,这个解决方案是可以满足多品种、小订单、高频次分拣需求的轻量级分拣系统。它可以通过WCS软件进行分析,实现智能化物料传输、分拣、配对,大幅提高物料管理、搬运效率和信息化管理水平,满足客户提质、降本、增效的需求。
此外,衣拿这次还展出了旗下铱腾ETON5000吊挂生产系统。这是一套能消除人工搬运、最大限度地减少浮余、动作灵活的物料传送系统。它的模块化结构设计,可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拓展功能,实现双轨/多轨,暂存,跨楼层,共享桥接等规划设计,保证了未来的升级和拓展。专利模块式主轨保证了系统具有高灵活性,可按照客户要求进行增减站。
不过据衣拿副总经理吕新介绍,汽车行业的特点,是带有明确的计划性的,而且采购周期也很长,衣拿目前在这个领域属于初步试水的过程,未来还需要不断去挖掘,以及针对客户需求持续创造价值。
易能科技:看好汽车内饰裁切市场
易能科技4年前就曾参加过上海内饰展。公司营销负责人周炎介绍说,今年重返这个展会,是因为易能基于KP-ES20高端智能裁床开发了一个新技术,在算法上取得了突破,可满足汽车内饰和汽车座椅对高精度、高效率的需求。
据了解,易能2018年开始切入汽车内饰市场,最初是服务一些汽车座椅的客户,用于裁切皮革和PVC一类的辅料。之后进入门把扶手、仪表盘等细分市场,并成为比亚迪的优质供应商。“我们了解到,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不仅座椅行业蓬勃发展,像门把扶手和仪表盘这些细分领域也充满商机。以前的传统加工方式,都是用手工推或冲床冲,效率不高,品质也不稳定,所以我们就在这个领域不断优化软件,通过算法的突破,来确保设备在高速运转的情况下实现精准裁切,保证裁片的精度。这也是我们目前的一个技术亮点。”
周炎表示,目前汽车座椅的皮革和PVC辅料基本上都在使用智能裁床,而门把扶手和仪表台这类用皮革包裹的包覆件,也在慢慢由之前批量化冲压的方式,转而采用裁床切割。“所以,我们对这个行业还是比较看好。”
汉羽:打造高性价比产品,为汽车内饰缝制赋能
作为中山华辰旗下的厚料机品牌,"HONYU汉羽"牌缝纫机由超过20年厚料缝制行业经验的团队倾力打造,早在五六年前就开始涉足汽车座椅和汽车内饰市场。
据中山市华辰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营销总监杨东宁介绍,此次上海内饰展上,他们带来了"HONYU汉羽"牌多款新一代数字化智缝设备,如V10柱式双针花样装饰缝专用缝纫机、P10单针平台综合送料缝纫机以及V10柱式单针综合送料缝纫机等。相比第一代产品,汉羽P10和V10系列厚料机在性能上更稳定,智能化程度更高,能满足汽车客户对内饰缝制的高品质要求。
他说,“从产品的性能看,我们完全可以达到汽车行业的技术要求,具有较高的性价比。我们还将IOT物联网的概念引入到缝制设备里,可与客户的MES系统互联互通,共享所有的生产数据。这是我们在技术创新方面的优势。”
未来,随着新能源汽车对传统燃油车的替代速度和“出海”速度不断加快,已近3000亿人民币的汽车内饰市场规模还将不断扩大。俗话说水涨船高,对有创新能力的缝企而言,汽车内饰的市场机会仍然值得深入挖掘。
8月2日-4日,一年一度的上海国际汽车内饰与外饰展览会(以下简称汽车内饰展)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拉开帷幕。
高温挡不住观展热情
作为一个10万亿级别的大市场,汽车行业从来不缺历史悠久且实力强大的玩家,但对中国缝制设备企业来说,却是一个新兴且值得深度挖掘的潜力市场。
尤其是在汽车内饰领域,许多基础部件,如座椅、仪表盘、门饰板、安全气囊等,通常由织物、海绵、皮革或其它软性材料制成,需使用专业设备来粘合和缝合。
近五六年来,随着自主品牌汽车的崛起、企业降本压力的驱动以及国产缝制设备品质的大幅提升,以前大多由国外品牌占据的内饰缝制市场,开始向国产缝制设备企业倾斜。
在今年的展会上,相比去年,我们看到了更多元而立体化的行业参展格局。
去年的汽车内饰展上,基本上以厚料模板机为主,而今年的展会上,则出现了更多新面孔。比如上海威士、衣拿智能、科普易能、汉羽科技、仕林机械、爱科科技、光博士等,一方面显示出国内缝企介入汽车内饰市场的广度和深度,另一方面也体现出行业企业对这一潜力市场的重视和期待。
上海威士:实现“预缝”阶段的自动化、无人化缝制
威士把自动化研发制造优势带入汽车内饰领域
上海威士作为一家专注于自动化自主研发的高科技制造企业,五六年前就切入汽车领域,聚焦在“预缝”环节深入挖掘。
公司营销总监虞辉涛表示,在汽车座椅的缝制工艺流程中,预缝是组装前的初步缝制环节,它决定了海绵和皮革能否准确地拼接。一般来说,预缝工艺有两种实现方式,一是用热胶粘合,这种方式容易造成料体偏硬;二是用机械缝制,这种方式更环保,同时缝合后料体的柔软舒适度也会更好。“威士在自动化研发制造方面积累了多年经验,正好将之匹配到汽车领域的自动化缝制上。”
据了解,威士这次带来几款预缝缝制相关设备,包括汽车内饰预缝机、汽车安全气囊外圆缝纫机、皮革预缝机、机器人自动上料平台,以及一台气压式双辊热熔粘合机,其中的机器人自动上料平台颇值得关注。
威士技术总监狄金刚解释说,这台设备的最大亮点,是用机器手去抓取皮片和海绵,这得益于它先进的图像识别技术,能精准无误地识别并叠放料片。另外,它还配备了一个灵活的舱体,可以根据皮料和海绵的形状进行自动调整。而且这个舱体可以快速换仓,如果缝料预备得足够多,可以快速实现自动换仓。
据了解,这个机器人自动上料平台与缝纫机相结合,可大幅替代人工。“基本上一个人可看管5-8台设备”。
衣拿智能:将空中分拣仓储系统拓展到汽车领域
衣拿在2020年开始试水汽车领域
据了解,衣拿智能自2020年推出空中物流智能解决方案之后,开始跨行到汽车等领域寻求更多发展机会,也在这个过程中积累了很多行业服务经验。
此次汽车内饰展,它带来去年亮相CISMA2023的王牌产品——“挂钩载具空中分拣仓储系统”,这个解决方案是可以满足多品种、小订单、高频次分拣需求的轻量级分拣系统。它可以通过WCS软件进行分析,实现智能化物料传输、分拣、配对,大幅提高物料管理、搬运效率和信息化管理水平,满足客户提质、降本、增效的需求。
此外,衣拿这次还展出了旗下铱腾ETON5000吊挂生产系统。这是一套能消除人工搬运、最大限度地减少浮余、动作灵活的物料传送系统。它的模块化结构设计,可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拓展功能,实现双轨/多轨,暂存,跨楼层,共享桥接等规划设计,保证了未来的升级和拓展。专利模块式主轨保证了系统具有高灵活性,可按照客户要求进行增减站。
不过据衣拿副总经理吕新介绍,汽车行业的特点,是带有明确的计划性的,而且采购周期也很长,衣拿目前在这个领域属于初步试水的过程,未来还需要不断去挖掘,以及针对客户需求持续创造价值。
易能科技:看好汽车内饰裁切市场
易能看好汽车内饰细分行业的机会
易能科技4年前就曾参加过上海内饰展。公司营销负责人周炎介绍说,今年重返这个展会,是因为易能基于KP-ES20高端智能裁床开发了一个新技术,在算法上取得了突破,可满足汽车内饰和汽车座椅对高精度、高效率的需求。
据了解,易能2018年开始切入汽车内饰市场,最初是服务一些汽车座椅的客户,用于裁切皮革和PVC一类的辅料。之后进入门把扶手、仪表盘等细分市场,并成为比亚迪的优质供应商。“我们了解到,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不仅座椅行业蓬勃发展,像门把扶手和仪表盘这些细分领域也充满商机。以前的传统加工方式,都是用手工推或冲床冲,效率不高,品质也不稳定,所以我们就在这个领域不断优化软件,通过算法的突破,来确保设备在高速运转的情况下实现精准裁切,保证裁片的精度。这也是我们目前的一个技术亮点。”
周炎表示,目前汽车座椅的皮革和PVC辅料基本上都在使用智能裁床,而门把扶手和仪表台这类用皮革包裹的包覆件,也在慢慢由之前批量化冲压的方式,转而采用裁床切割。“所以,我们对这个行业还是比较看好。”
汉羽:打造高性价比产品,为汽车内饰缝制赋能
汉羽厚料机已跻身国内厚料品牌的第一梯队
作为中山华辰旗下的厚料机品牌,"HONYU汉羽"牌缝纫机由超过20年厚料缝制行业经验的团队倾力打造,早在五六年前就开始涉足汽车座椅和汽车内饰市场。
据中山市华辰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营销总监杨东宁介绍,此次上海内饰展上,他们带来了"HONYU汉羽"牌多款新一代数字化智缝设备,如V10柱式双针花样装饰缝专用缝纫机、P10单针平台综合送料缝纫机以及V10柱式单针综合送料缝纫机等。相比第一代产品,汉羽P10和V10系列厚料机在性能上更稳定,智能化程度更高,能满足汽车客户对内饰缝制的高品质要求。
他说,“从产品的性能看,我们完全可以达到汽车行业的技术要求,具有较高的性价比。我们还将IOT物联网的概念引入到缝制设备里,可与客户的MES系统互联互通,共享所有的生产数据。这是我们在技术创新方面的优势。”
未来,随着新能源汽车对传统燃油车的替代速度和“出海”速度不断加快,已近3000亿人民币的汽车内饰市场规模还将不断扩大。俗话说水涨船高,对有创新能力的缝企而言,汽车内饰的市场机会仍然值得深入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