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宝石GEMSY缝纫机小嘴包缝机识别骨位

宝石GEMSY缝纫机小嘴包缝机识别骨位
杜克普558圆头锁眼机结构紧凑、机构之间互相联系,用户在遇到故障时,若单检查某一个机构或位置,往往不能彻底解决问题。下面向大家介绍该机重要的机构标准位置及调整要求,望广大用户能规范地调整、使用机器,同时为有经验的维修人员查找、处理比较复杂的问题提供指导。

1、离合、制动机构

1.1 手轮在皮带轮上的离合力

调整锁紧螺母与螺栓末端之间间隙为3毫米,以获得正确的离合力(图1)。



1.2 长度调节滑块的调节

长度调节滑块的刻度要根据实际要求的钮孔长度调整(图2)。



1.3 连杆与从动杆

转动手柄,使拖布板处于后极限位置,此时调整限位挡板,确保从动杆能从连杆销上自由滑落(图3)。



1.4 停车控制杆与四棱块之间的间隙

将从动杆推到下方,转动手柄使连杆滚轮位于长度调节滑块的最高点,当从动杆刚刚微动时,此时应确保停车控制杆上连接板与小方块之间的间隙为0.5毫米(图4)。



1.5 制动杆与制动凸轮之间间隙

制动杆处于缝纫位置时,制动凸轮的最大偏心外圆与制动杆最前面的制动弹簧片间的间隙为1.3毫米(图5)。



1.6 离合杆与手轮之间的间隙

(1)三臂连杆处于缝纫状态时,离合杆滚轮与手轮之间的间隙为0.3毫米(图6)。


(2)停车时,手轮与离合圈之间应要有0.3毫米的间隙(图7)。


1.7 皮带轮棘轮与传动轴棘爪之间的间隙

离合杆滚轮与手轮小平面接触时,皮带轮的棘爪与进给传动轴上的棘爪之间的间隙为1毫米(图8)。


1.8 可靠离合

分离状态(脱啮)时,离合圈与离合片之间的间隙为0.7~0.9毫米(图9)。


1.9 皮带轮棘爪的调节

棘爪要能在弹簧的作用下自由回弹,且不能有轴向间隙(图10)。


1.10 辅助制动杆与销之间的间隙

辅助制动起作用时,辅助制动杆与开合杆的控制销之间的间隙为2毫米(图11)。


2、压脚板与托布板

2.1 压脚板在托布板上位置的调节

压脚板应与托布板的内侧边平行(图12)。


2.2 压脚板限位片位置的调节

调整压脚板限位片,保证压脚板被向两侧推开最大量时,其外侧边与托布板的内侧边的左右间隙相等(图13)。


2.3 抬压脚高度的调节

压脚抬起时,与齿纹板间距为10毫米(图14)。


2.4 压脚压力的调节

弹簧的上下定位杆之间间距为14+0.5毫米,压脚压力要保证最轻薄的缝料也能被可靠压住(图15)。


2.5 压脚锁定杆的调节

压脚锁定杆要稍稍超过其绷压位置(图16中的右边一根白线),调整至图16中的左边一根蓝线,以避免缝纫过程中压脚意外抬起。


3、线迹与切刀痕迹

缝纫线迹的调节:

(1)将短针安装好,在纸片上试缝。若机器为后切状态时,内侧针迹要留有刀口空间(图17A)。若机器为先切状态时,内侧针迹要重合成一条直线(图17B)。


(2)左右两侧针迹要等长,圆头要圆,而且要对称。后切状态时,切刀痕迹要在内侧两行针迹之间左右对称,且在圆头的内侧并且居中。先切状态时,切刀痕迹要正好切在内侧线迹上,且均匀围绕在圆头的外侧。刀臂架不能有轴向间隙,且抬起、落下运动自如,无阻滞。

4、线钩及针杆驱动

4.1线钩转台与托布板的垂直位置

在缝纫左、右两侧线迹时,线钩转台平面都要与托布板内侧边成90°直角(图18)。


4.2 线钩转台相对于托布板的横向位置

线钩转台中心至托布板左右两内侧边的距离要对称相等(图19)。


4.3 线钩转台驱动伞齿轮

转动圆头前、后(伞齿轮的左、右两侧与转台齿轮啮合)位置,伞齿轮与转台齿轮的啮合齿数要对称相等(图20)。


4.4 针杆的摆动位置

针杆的摆动应与托布板内侧边成直角(图21)。


4.5 针杆驱动齿轮

两齿轮的啮合侧隙应调整合适,避免出现下述现象。(1)间隙太小会引起噪声。(2)间隙太大会引起针杆“咯咯”响,齿轮上的标记要对准(图22)。


4.6 线钩高度

将线钩完全插入到线钩架中,左右线钩的顶尖要与开槽两边对准(图23)。


4.7 钩线时间及位置

钩线时间应在线迹最宽的状态下调节,不同系列机器的调试要求不同,线迹最大宽度和钩线时间是不同的,应根据相关要求来确定线钩的勾线时间。确定钩线位置时,线钩的尖端应位于机针的中心线上(图24)。


4.8针杆高度的确认

针杆从下死点向上提升勾线行程(不同系列机器的勾线行程不同),再上升2.5毫米时,左线钩下边缘应露出3/4针眼(图25)。

4.9 线钩尖与机针的间隙

线钩尖越过机针中心,与机针之间的间隙不大于0.1毫米,在转动圆头的整个行程中,该间隙都要保持不变(图26)。

4.10 护针板

机针最小摆幅时,线钩沿勾线方向勾线,钩尖在机针中心到钩尖露出机针边缘范围内,机针与护针板应脱离(图27)。


4.11 左分线叉的位置

左线钩与左分线叉间的间隙,在保证线钩缝线顺利通过的条件下应尽量小,分线叉的叉口要对准线钩的穿线孔(图28)。


4.12 右分线叉的位置

右分线叉与右线钩的上边缘靠得越近越好,但不能相碰。分线叉尖要尽量贴近线钩靠近机针一侧的边缘,但不能凸出线钩边缘(图29)。


4.13 分线叉的运动

两侧分线叉运动应对称、一致,即机针在左、右针位下行尚未到达下死点前,左、右分线叉应闭合,闭合时,左、右线钩钩尖与机针的距离相等(图30)。


4.14 机针在小针板槽中的位置

机针落下时,应落在小针板槽口的直边缘一侧,机针在小针板槽中时不能碰到槽壁(图31)。


4.15 小针板高度

小针板应尽量调得高一点,以避免落针时缝料被过分下压(浮料)(图32)。


注意:在任何时刻、任何位置,小针板都不能与任何零部件相碰。

5、面线剪刀及面线夹线器

5.1 面线剪线刀的位置

当机针位于右线钩一侧,且处于下死点位置时,机针与剪线刀尖的间隙为0.2毫米。剪线刀在小针板下面尽量贴近小针板,但不能碰到小针板(图33)。


5.2 剪刀架的位置

线钩座处于左极限位置时,右分线叉限位片不可与此时位于右极限位置的面线剪刀架相碰(图34)。


5.3 拉销

当剪刀杆转到拉销头下方时,剪刀杆与拉销头之间的间隙为1毫米(图35)。


5.4 剪刀在左线钩处的位置

剪线刀摆动到极限位置时,此时剪刀尖露出小针板左边缘1毫米(图36)。


5.5 面线夹线器

缝纫结束、在剪刀开始动作之前,夹线器要张开。缝纫时,两个夹线爪之间的间隙为1毫米。当夹线器完全张开时,两夹线片之间的间隙为0.3毫米(图37)。

5.6 针线打线杆

针线打线杆应打出充足的线量,以保证下一次钮孔起缝之用(图38)。


6、底线线夹、底线拨线杆、芯线拨线杆及线钩剪线刀

6.1 底线线夹(341000型机器使用)

6.1.1 在右极限位置时,线夹的尖点与小针板的点重合(图39)。


6.1.2 线夹的高度在右极限位置时,线夹的顶端应与小针板的上平面齐平(图40)。


6.2 底线拨线杆

6.2.1 被夹住的底线长度

调整被夹住的底线长度:缝第1针时,线被牢固地定在线钩与小针板之间,如果线头太短,线会从线夹中脱出(图41)。


6.2.2 拨线杆的基本位置

当拨线杆靠在销子上时,打开杆与拨线杆销子之间应有间隙(图42)。


6.3 芯线拨线杆

6.3.1 拖线块行程

调整拖线块行程:芯线从小针板的过线孔中露出4毫米,芯线露头长度越短越好,但应保证安全起缝(图43)。


6.3.2 Brake force自锁力

自锁力应调整合适:起缝时,芯线能够带动拖线块向上运动至限位片与线钩转台下平面位置相抵(图44)。


6.4 341000型机器的底线及芯线剪刀

6.4.1 剪刀刃的位置

剪刀刃重合量1毫米,然后再张开(图45)。


6.4.2 剪刀力度

在保证剪线效果良好的前提下,剪刀运动越轻滑越好。

(1)普通西装缝料(毛料或化纤混合料),缝纫线迹应平整(图46)。


缝线张力:化纤线时110~150克力,SABA 80线时 150~180克力。使用机针:558NM90。

(2)普通牛仔服面料(棉牛仔布),缝纫线迹应平整(图47)。

针线张力:RASANT75线时150~180克力。使用机针:558NM 120。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