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石GEMSY剪不断面线
三十载春华秋实,中国服装论坛始终与行业同频共振。时值三十周年之际,中国服装论坛回归“做好一件衣服”的初心,探讨中国服装品牌如何在全球化浪潮中锻造核心竞争力,助力产业价值跃迁。
论坛首日,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孙瑞哲,中国纺联副会长、中国服装协会会长陈大鹏,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原一级巡视员曹学军,中国服装协会常务副会长谢青、专职副会长焦培、秘书长屈飞、专职副会长杜岩冰,中国服装论坛执行主席、北京盛世嘉年国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军,中国服装论坛主席团轮值主席、深圳歌力思服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夏国新,中国服装论坛主席团轮值主席、ICCF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ICICLE品牌CEO叶寿增,Style3D创始人兼CEO刘郴,红博商业总经理王丽梅,爱慕品牌创始人、爱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张荣明,例外EXCEPTION de MIXMIND/方所Fang Suo Commune创始人毛继鸿,北京白领时装有限公司董事长苗鸿冰,GOELIA歌莉娅创始人胡啟明,大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胡冬梅,浙江省服装行业协会会长、杭州艺尚小镇运营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郑念华,郑州领秀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勇斌,高田时尚集团董事长高淑丽,北京方圣时尚有限公司总裁王涛,上海兆妩品牌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孙青锋,ANNENONO品牌创始人兼总经理王安霓,洲升CHAU·RISING品牌创始人、创意总监刘超颖,陳宇STUDIO创始人兼设计总监陈宇,上海逸红颜旗袍创始人马珺玉,INXX联合创始人、KSSS品牌创始人铁手,杭州古良文化艺术有限公司CEO、古良吉吉品牌创始人古良,日着RIZHUO、小日着、野无、阿建服装移动公司品牌创始人张禄建,布料图书馆创始人Mary Ma,UNICA品牌总经理孟天初,即发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遵琳,上海鼎天时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柴方军等领导嘉宾及专家学者、企业家、媒体、院校代表出席活动。识局:在全球范畴锚定高价值坐标
1日上午,红博商业 开幕大会以“识局:价值的本源与创造”为主轴,直面全球化语境下的辩证命题——国际品牌如何在全球战略框架下深耕中国市场?中国品牌又如何以高质量出海叩响世界之门?当新质生产力如春潮涌动,中国服装品牌怎样以科技赋能、设计驱动、文化浸润,锻造更具韧性的品牌基因?论坛延请行业领导、企业领袖、商业大佬、经济学家与跨界智库,以“长期主义”为锚点,从“走出去”到“融进去”,提出“高价值增长”的核心路径,解码本土创新的破局之道。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孙瑞哲以“立华服本质,创锦绣未来”为题作主旨演讲,进行了四点分享:
一是在现实中认识行业发展的新课题。中国服装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爬坡过坎,再上层楼,需要我们回答好三个问题:如何在价值位势上更进一步?如何在创新位势上更进一步?如何在理念位势上更进一步?从而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知识体系和价值主张。
二是在大局中识别行业发展的战略方向。在全球创新生态的变化中把握机遇,要认识到AI一方面正在催生新的发展范式,另一方面也在形成更多的创新黑箱和风险盲区,服装产业要适应创新、伦理、市场多方平衡中的规则调整。在全球价值议题的变化中把握机遇,要系统把握共同发展中的机遇、规则调整中的机遇、消费升级中的机遇,实现从“成本优势”到“价值优势”、从“被动适应”到“主动塑造”、从“产业协作”到“文明互鉴”的跨越。
三是在本质中发掘行业发展的价值机遇。我们需要在属性变化中找到产业发展的价值落点,在科技属性中发掘创新点,在时尚属性中发掘闪光点,在绿色属性中发掘赶超点,在健康属性中发掘切入点。科技、时尚、绿色、健康不是割裂的存在,而是有机整体,要在更高层次上重新定义产业的价值创造模式。
四是在守正中创新,开启锦绣新程。让我们从产业本质出发,聚焦产品,完善链条,做强牌面。以质为核心打磨产品,以效为核心锻造供应链,以人为核心构建品牌矩阵。
“根本既立,然后可立趋向;趋向既立矣,而所造有深浅不同者,勉与不勉故也。”让我们不负春光,只问耕耘,创锦绣未来,赋事业长青。“面对时尚产业结构性转型升级浪潮,未来永远属于握紧新‘方向盘’的人。”在“畅想中国服装业的未来”主题演讲中,深圳歌力思服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夏国新预测了中国服装业未来发展趋势:一是行业由高速发展转向低速发展,服装产业正经历从“规模红利”向“价值红利”跃迁的深层次变革;二是个性化需求将推动企业加速布局多品牌战略,企业加速向细分市场渗透,未来多品牌演化趋势会继续;三是未来消费升级与消费降级并存,消费市场呈现两极分化,高端品质与极致性价比并存共生;四是随着消费者环保意识的不断提升,绿色可持续时尚会越来越受关注,绿色时尚将成为年轻一代的新宠;五是AI浪潮带来服装行业颠覆性变化将引发全产业链颠覆性变革,重塑设计、生产到营销的产业生态。
在“4.0时代破界共生 商业生态耦合×情绪价值耦合”的主题演讲中,红博商业总经理王丽梅梳理了红博商业发展的四个阶段,1.0“买时代”以红博广场为核心,2.0“逛时代”升级为会展购物广场,3.0“约时代”打造中央公园商业体,4.0“耦合时代”则以西城红场为载体构建10维产业耦合生态体系。王丽梅表示,在4.0时代实践中,红博通过生态模式、生态场景、生态内容、生态规划、生态赋能五维创新,以“一体九翼”构建生态模式,摒弃传统品牌组合逻辑,转向以流量为导向的业态布局。同时聚焦情绪价值耦合,通过流量拉新、品牌赋能、价值观契合、业态多元性实现价值共振,借势品牌文化触达打破行业界限。未来,红博商业将继续笃定前行,做文化自信的“传播者”,做品牌价值的“放大器”,做时尚生活的“造梦师”。
三十年品牌化生长,既是一部奋斗史,更是一部启示录。1日下午的“‘30·30先锋志’新质领航峰会”以“立”与“力”为喻,汇聚一众行业先锋人物与品牌代表。他们中,有数十年初心不改的坚守者,有引领数字化转型的探索者,亦有将东方美学推向国际的开拓者……但无论是深耕供应链的隐形冠军,还是拥抱消费者的实力品牌,无不印证:品牌的本质,是回归产品本真;品牌的未来,是成为世界的共同语言。
上海逸红颜旗袍创始人马珺玉:在传统认知中,旗袍被视为已达市场“天花板”的细分领域,但我们实现了逆势增长。一方面,是因为推行组织变革,通过精简架构和年轻化运营重塑企业活力;另一方面深耕产业价值,借势国潮文化复兴与体验经济浪潮,重新定义旗袍的当代价值。
UNICA品牌总经理孟天初:企业要长期稳定发展需坚持“做自己”与“走出去”两大方向。“做自己”是稳固根基,立足主营业务通过年复一年的积累夯实核心竞争力;“走出去”是突破,以创新为驱动,主动应对挑战,不断开拓新市场与新领域。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构筑品牌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在最后的对话环节,ICCF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ICICLE品牌CEO叶寿增阐释了品牌“敬天、爱人、惜物”的核心理念,和坚持环保理念、天人合一的长期主义哲学。并总结了ICICLE之禾品牌发展的三步路径:第一步,一方水土养一方品牌,源自上海的之禾将当地的特色、风貌、思想等正能量聚集起来,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商业影响力;第二步,以上海为基点,之禾聚集中国力量,在深厚的文化土壤中培育具有中国标识的生活方式,并确立明晰的价值体系;第三步,国际化运营,将“敬天爱人惜物”、“天人合一”的中国哲学通过服装推向世界,实现心物同源的品牌追求。
随后,在由中国服装论坛主办的“光之来处•青年领航之星2025年度推见”中,30个先锋品牌闪耀荣光。新生不息,品牌共生,他们以生态化思维重构设计语言,通过美学叙事搭建情感联结,在创作中保持先锋态度,又以开放姿态投入跨界协作,成为推动中国时尚全球化的重要星群。
他们是:AMBRE du sud南方的琥珀、随时anytime、斯夏CAIRA、DSÌGN迹上、独本duben、GARÇON BY GARÇON、GUANJU关雎记、GA Seasons盈瓷、古阿新、herland、如子之衣、荷言HEYEN、今日青年、KSSS、KANOE ATELIER、lelejove、MADGOOD、念十二、OU.欧点、soft mountains软山、时从今、Turtle Rabbit、UZSQUARE未限、Weekendhub、XU DONGLIANG、先先生生、香黛宫、一城风絮、ZUEE术、织造司。以及特别推见:青春创业短剧《黎塞留之约》。
诗人、北师大国际写作中心终身特聘教授、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欧阳江河从生命尺度洞见“服装品牌:其深处的时间与观看”。他认为,与时装有关的时间是非均质的时间,时装既是瞬间的潮流,又是永恒的印记。而时装设计既实体又虚渺,其所包含的思考往往太多太深,消费者无法完全洞察,只能从某个侧面去感受它。在时间的长河中,人们可以通过某个时代留下的物的痕迹,来理解历史,服装就是其中的重要媒介。这使得我们去思考,欧洲的服装品牌里有一个“老欧洲”,那么中国的服装品牌里面是否有个“老中国”?
在“如何构建品牌的世界?”的主题演讲中,日本设计中心常务董事色部义昭以Osaka Metro、kettal、LESS、Sony PCL、GQ JAPAN等8个设计项目为案例,从logo设计、文化内核提炼、商标延展、包装袋设计等多维视角,系统解析品牌构建策略,展现了如何用具象化设计语言表达品牌理念,实现商业价值与文化内涵的统一表达。他表示,通过精准把控设计细节、创新视觉呈现形式强化品牌辨识度,使用字体结构、排版等元素为载体,让文字设计具有叙事功能,更好地展示品牌形象,以设计驱动品牌价值塑造,实现商业功能与艺术表达的平衡。
随后,作家、媒体人洪晃与资深电商营销专家史昕展开对谈,两位运营领域的资深专家围绕行业趋势、核心逻辑、品牌策略等展开深入交流。
洪晃表示,品牌建设的本质在于通过物质价值、情感价值等创造溢价能力,而设计是实现溢价的核心手段。国际奢侈品品牌通过百年积淀形成了独特的品牌叙事体系,在视觉元素、活动策划、场景设计等方面都具有高度符号化特征,中国服装品牌还存在很大发展空间,企业需充分借鉴行业实践者的宝贵经验,着力设计创新,提升品牌溢价能力。
史昕表示,在线上营销层面,中国服装行业面对的是多平台竞争格局与用户行为的变迁。不同用户在天猫、得物、抖音、小红书等不同平台实现了需求分层。服装电商运营的核心逻辑应该是,从内容出发“种拔草”,通过关键词搜索实现“货架承接”,依靠社群营销实现“品牌资产沉淀”,三步走形成闭环。在国际营销层面,中国企业家脚踏实地已经做到了相同的品质,但企业利润率远小于国际品牌,这就是品牌策略的加成,比如北面通过场景驱动、致知通过主题大秀等都实现了品牌的能级跃迁。因此建议品牌通过精准定位,借助多平台协同,组建团队实现内容专业化,增加技术投入,从广告到营销持续优化品牌。株式会社良品计画代表取缔役社长清水智带来“自然的力量,方能如此”主题演讲,无印良品的品牌核心理念之一是“无修饰”,这一理念超越了单纯的美学追求,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生活价值体系。品牌认为“简约朴素中蕴含的知性与感性,其价值不亚于奢华繁复。当我们真正理解并推崇这种价值观时,便能用最少的资源创造出丰富的生活体验。”这一理念在产品开发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其补水系列产品采用天然水源而非蒸馏水;很早以前品牌就创新性地使用汉麻等可持续材料;还将海洋回收塑料转化为实用商品。这些实践不仅体现了对资源的尊重,更展现了一种将环保意识融入日常生活的智慧。
“高级定制的逻辑,从来不仅关乎服装,而是关于技艺、文化和时间的对话。”HAUTE COUTURE高级工艺设计师李洪波在“高级定制工艺中的逻辑”的主题演讲中阐述了自己从“想做”到“做好”的历程。他表示,高级定制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它更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逻辑体系。“想做”源于将图纸具象化的结构渴望和成就感;“能做”建立秩序的实践,让设计师体会到形式逻辑是以材料为变量、目标为定量的动态组合;“会做”则超越单纯制作,构建基于经验推理、结构预判的决策体系,在于你有没有形成判断力;“做好”不是做到完美,而是做到“合适”,在材料物性、人体工学与文化语境的交融中寻找“恰好”的平衡态。
以设计思维撬动文化创新力,共探产业升级路径,“创益对谈”环节特邀了4位创意先锋展开时尚碰撞。看创意如何赋能文化表达、设计如何驱动商业向善?
soft mountains软山品牌创始人龙红紫娓:要打造出好的设计和产品,需要打破边界,以设计师个人独特视角进行设计,并结合文化挖掘、少数民族传统与市场动向,通过产品背后的设计哲学和故事来打动消费者。目前,品牌正通过线上渠道与国内外消费者建立深度链接,让独立设计师的设计作品能够破圈,引发更多消费者的共鸣。
布料图书馆创始人Mary Ma:好的设计源于设计师永不停歇的探索欲望,并将探索过程中的思考与发现,转化为可分享的智慧结晶。这种探索需要有纵向,实现在地性,随后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形成自然而然溢出的产品设计。既彰显专业厚度,又蕴含文化温度。
半圆品牌创始人兼主理人何毓:关于什么是好设计,我想了十年时间。我的品牌“半圆”,表达的是一种不封闭的状态,留有空间与余地。我们做一半,消费者做一半,从产品见众生。而关于线上线下的融合,需要看到两者的差异,线上优势在于传播和交付的效率,线下的优势在于面对面服务,因此我们布局线下会更重视体验。
斯夏CAIRA主理人、设计师,斯夏的小房间CAIRA ROOM运营总监晴朗:设计是一个既见自己又见众生的过程。见自己,是深入挖掘内心世界,探寻能触动自身情绪价值的设计灵感,明确设计方向;见众生,则是将这份设计传递给消费者,寻找那些能与设计理念产生共鸣的灵魂。
论坛压轴环节,“爱慕 致敬造物者 2025非凡时尚人物颁奖盛典”揭晓。获奖者是:中国民居建筑大师、福建省勘察设计大师、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原院长、首席总建筑师、《福建土楼》、《福建传统民居》作者黄汉民,榉溪“杏坛书院”、天台“龙溪书院”主理人、《一个人的村庄》主编卢震,河北非遗原村土布纺织技艺第三代传承人崔雪琴,敦煌研究院研究员、敦煌文献研究所原所长,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博导、教授马德,西北民族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文艺学、民族学)、博士后合作导师、西北民族民间美术研究所所长牛乐,苗族剪纸非遗传承人杨金秋。他们以匠心守正,以创新突围,诠释了“造物者”的当代使命——让传统活在当下,让未来更具温度。
最后,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服装协会会长陈大鹏作“深耕中国创造 构建世界品牌”闭幕总结。他表示,三十年,中国服装论坛穿透中国服装品牌化生长的深层脉络,探寻跨越周期、重塑增长的立身之本和力量之源,助力行业开创更有韧性、更富活力的光明未来。
“深耕中国创造,构建世界品牌”是服装行业强国建设的核心愿景。今年论坛的主题凝结涵括了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三个核心概念:“以人为本”、“以新提质”、“以衣载道”,回应着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升时尚话语权的时代命题,导向着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和市场变迁的广阔机遇。
“以人为本”,就是要以消费者为中心,以创造高品质生活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消费升级引领产业升级,立足全方位扩大内需,从“价值洼地”跃向“价值高地”。“以新提质”,就是要以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以新质生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创新,立足新一代人工智能,从“中国制造”跃向“中国智造”。
“以衣载道”,就是要以服装为载体和媒介,彰显中国审美意味、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以文化发展赋能产业发展,立足深层次审美情感,从“品牌大国”跃向“品牌强国”。
星辰大海的征途,从脚踏实地开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让我们不忘初心、坚定信心、保持恒心,锚定科技、时尚、绿色、健康协同演进的产业发展新质态,凝聚各方智慧力量,链接全球资源要素,将宏伟蓝图转化为具体行动,中国服装行业必将诞生顺应美好生活向往、融通产业创新活力、凝聚中华文化精神的世界级品牌群体。三十而“砺”,共赴山海
三十年,是中国服装品牌从稚嫩到成熟的蜕变,亦是行业从跟随到引领的跃迁。但无论技术如何迭代、市场如何变幻,“做好一件衣服”始终是产业的根与魂。唯有坚守本质,方能以中国设计对话世界,以中国价值定义未来。星辰大海,步履不停。2025(第三十届)中国服装论坛,以三十年为新起点,与行业共勉:于本真中见格局,于创新中见未来。明年春日,再续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