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上半年服装行业经济运行概况
2014年上半年,全球经济延续弱复苏趋势。发达经济体复苏势头较好,美国经济保持回升,制造业和服务业增长加快,失业率下降,经济增长动能增加,带动需求回升、消费增长;欧元区经济增长出现诸多有利因素,特别是工业产出增速回升,消费者信心指数、居民消费动力逐步增强;日本经济虽呈增长态势,但受出口不佳拖累,同时,消费税税率提高也抑制了消费支出的增长,进而影响企业扩大投资,经济增长动力有所减弱;而自去年5月以来,由于外资相继从新兴市场撤离和结构性改革滞后等原因,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速普遍下滑。 2014年前6个月,我国GDP同比增长7.4%,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结构调整稳中有进,转型升级势头良好,呈现“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有升”的态势,市场预期继续好转但仍有下行压力。 生产 2014年1-6月,全球经济持续回暖、需求有所恢复,中国服装行业规模以上企业产量同比增长;但规模以下企业产量持续下滑;从全行业口径判断,总产量应与去年同期持平。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4年1-6月,服装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完成服装产量141.1亿件,同比增长3.76%,较2013年同期提高3.21个百分点。其中梭织服装72.24亿件,针织服装68.86亿件,同比分别为1.83%和5.88%。 服装行业规模以上企业产量增幅情况示意图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内销市场 2014年上半年,我国服装内销市场总体规模继续扩大,但需求仍疲弱,增速放缓。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4年1-6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4199亿元,同比增长12.1%,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0.6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消费品零售额62102.1亿元,同比增长9.8%,比去年同期增速回落0.7个百分点。服装类商品零售额累计4182亿元,同比增长10%,比去年同期增速回落1.7个百分点。 2010年至今社会消费品及服装类零售总额增速情况
一方面,国内服装价格持续高企,制约了居民消费,是服装内销增速放缓的一个重要因素。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4年1-6月,全国服装类商品零售价格同比上涨2.2%,较上年同期下降0.1个百分点。衣着类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3%,较上年同期下降0.1个百分点。其中服装价格上涨2.5%。2014年1-6月衣着类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0.8%,较上年同期下降0.5个百分点。 而另一方面,从长期趋势来看,服装零售价格虽然上涨,但涨幅一直收窄。价格增长放缓的原因,在于供给大于需求。供大于求有两方面原因:一是产品的供应增加,二是产品的需求减少。目前中国服装行业,产量趋于平稳,产品供应基本稳定。那么出现供大于求,就源于需求的减少。 在经济减速、消费意愿下降的情况下,服装定位和售价均相对较高的一二线市场大型零售企业,服装销售增长更为缓慢,同时,服装网购渠道发展迅速,不但各电商平台和垂直电商成为服装内销的重要渠道,品牌企业的线上线下融合速度也在加快。价格更为透明、信息更为对称的网络渠道,分流了一部分一二线市场实体渠道的销售。相比之下,三四线市场及农村受经济减速影响较小,同时受益渠道下沉、城市化推进使得人口结构发生变化而带来的消费能力提升等因素,有此量大面广市场的支撑,服装专业市场的增长情况较一二线市场稍好。 一二线市场大型零售企业 根据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的统计,2014年1-6月份,全国百家重点大型零售企业服装类商品零售额1082.45亿元,同比增长2.07%,增速较上年同期低4.51个百分点;销售各类服装2.19亿件,同比下降2.41%,增速较上年同期低5.25个百分点。 专业市场 根据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流通分会对纺织服装专业市场的统计,2014年1-6月,重点监测的43家单位、183家单体市场成交额保持增长,总成交额为3815.38亿元,同比增长4.98%。其中,25家市场成交额上涨,16家市场成交额下降,2家市场成交额持平。 网购市场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预计,2014年我国服装网购市场整体规模将达到6153亿元,同比增长41.5%。 来自国内最大电商平台淘宝的数据显示,2014年1-6月,淘宝网(B2C及C2C)销售服装类商品24.44亿件,同比增长35.8%,销售额1764.92亿元,同比增长46.89%。其中男装销售量3.58亿件,同比增长36.08%,销售额394.56亿元,同比增长60.75%;女装销售量10.67亿件,同比增长41.62%,销售额1044.37亿元;运动/休闲服销售量0.38亿件,同比增长12.4%,销售额37.95亿元,同比增长58.3%;童装销售量4.22亿件,同比增长34.71%,销售额163.9亿元,同比增长49.7%。 数据来源: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流通分会、淘宝网 外需市场 上半年我国服装出口整体偏低,但经历了由弱到稳的过程,逐渐回暖,扭转了年初出口数量、出口金额均同比下降的颓势。 据海关统计,2014年1-6月,我国累计完成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798.46亿美元,同比增长4.29%,较2013年同期回落9.11个百分点。服装出口数量为151.98亿件,同比增长6.42%,较2013年同期回落0.66个百分点。服装出口平均单价4.29美元/件,同比下降2.28%,较2013年同期回落8.32个百分点。 2014年上半年,全球主要发达经济体经济持续复苏,市场需求继续回升,我国对其服装出口也有所增长。据海关总署数据,2014年1-6月,我国对欧盟、美国、日本、香港等传统市场服装出口金额合计468.34亿美元,同比增长5.42%,占全国服装总出口的58.65%,份额增加0.63个百分点。出口数量为83.17亿件,同比增长4.77%,占全国服装总出口数量的54.73%,份额减少0.87个百分点。 欧盟市场 我国出口欧盟服装增速明显提高。据中国海关统计,2014年1-6月,我国对欧盟服装出口金额196.9亿美元,同比增长20.22%,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16.46个百分点。出口数量35.13亿件,同比增长16.22%,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13.01个百分点。出口单价同比增长5.07%。 2014年1-6月我国对传统市场服装出口金额情况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 2014年1-6月我国对传统市场服装出口数量情况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 主要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继续放缓,市场需求也受到影响。据中国海关统计,2014年1-6月,我国对东盟、俄罗斯、巴西、墨西哥等新兴市场服装出口金额合计111.29亿美元,同比增长1.32%,增速较上年同期减少59.16个百分点。出口数量合计22.59亿件,同比增长17.03%,增速较上年同期减少17.59个百分点。 其中,对东盟地区服装出口金额62亿美元,同比下降6.41%,服装出口数量15.11亿件,同比增长11.57%,出口单价同比下降18.23%。对俄罗斯、巴西和墨西哥的出口金额分别为35.79亿、8.3亿和5.2亿美元,增幅分别为13.28%、2.03%和34.44%;出口数量分别为4.06亿件、2.04亿件和1.39亿件,出口数量增幅分别为33.62%、13.59%和48.89%。 效益 2014年上半年,服装行业整体效益平稳。规模以上企业各主要指标基本正常,亏损面有所收窄,但两极分化明显;规模以下企业困难和压力仍较大。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尽管指标正常平稳,但企业面临的压力和困难仍然较大。在中国服装协会对广东、山东、福建、辽宁等沿海地企业的调查中,成本上涨、市场竞争激烈、招工难、市场需求不足、贸易摩擦,被认为是当前对企业生产经营影响最大的五个方面。比如成本、尤其是劳动力成本上涨,是企业最为关注的问题。在对广东的调查中,三分之一的企业有缩减在粤投资或向低成本地区转移的打算。 相比于规模以上企业和全行业,规模以下企业在市场低迷、从业人员减少、生产要素成本提升、税费负担较重的情况下,企业运营压力较大,效益完成情况也相对较差,困难比较突出。 根据中国服装协会对上述服装产业集群的调查统计,2014年上半年,规模以下服装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合计同比增长4.13%,利润总额合计同比增长5.99%;企业亏损面19.77%。 而根据对广东、山东、辽宁等地的调查,40%以上的中小企业订单减少,60%以上的中小企业存在工人流失现象。近40%的中小企业上半年经营状况不佳。 在广东,有企业认为,受市场低迷、出口订单下降、劳动力成本上涨等因素影响,企业盈利空间被不断压缩,上半年效益情况较差,目前只能寄望于下半年圣诞采购季带来的订单季节性恢复。 2014年上半年服装行业规下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及与规上企业的比较(%)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投资 2014年1-6月,我国服装行业投资平稳增长,增速提高,显示行业投资持续发力,投资信心正在回归。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4年1-6月,我国服装行业实际完成投资1567.32亿元,同比增长20.01%。施工项目数4584个,同比增长5.72%。新开工项目2846个,同比增长5.37%。竣工项目数1759个,同比增长14.89%。各指标增速较去年同期均有提高。 2014年1-6月服装、服饰业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从经济环境来看,下半年将延续温和复苏的趋势,全球经济活动总体加强,且复苏范围有所扩大。在发达经济体:美国二季度GDP大超预期,经济复苏有望持续;欧洲虽然已经逐步走出衰退,但风险仍未解除,经济增长动能略显不足;日本短期复苏似显强劲,但结构改革难有进展,增长已显疲态,下半年同样可能缺乏增长动力。在新兴经济体:除部分国家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外,有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出现了较大滑坡,且风险进一步加大。 由于国际需求继续恢复、国内需求保持增长、库存调整也取得一定成效,下半年中国服装行业生产保持稳定,总量或有增长但幅度微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