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中国电信业能否"一枝独秀"?

              近年来,中国电信业在全球市场一片低迷的环境下却能一路高歌猛进,已经深深吸引了全球的目光。同时,中国电信业能否继续“一枝独秀”的强势,也引发全球的关注。

       在当前世界电信业的一片萧瑟之中,中国电信业要保持强势,的确面临新的市场环境 ,尤其WTO带来的挑战,中国电信业也确实面临一系列的严峻压力,如用户增长趋缓、电信业投资减速等。但这些事实上很大程度上只是正常的产业调整,是中国电信业适应WTO后新环境的全方位的结构调整。基于此,虽然中国电信业遭遇着这些挑战,但是,继续保持强势的发展仍然是可能的,中国电信业的淘金远没有结束。

      据信息产业部最新统计数据,今年1~10月份,全国通信业务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14.3%,增幅与上年基本持平,高于全国工业增加值12.3%的增幅。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全国电话用户新增7931万户,不但提前完成7600万户的全年计划目标,而且使全国电话用户总数达到4.05亿,列世界第一位。其中,固定电话用户新增2809万户,达到2.1亿户;移动电话用户新增5061万户,达到1.95亿户。互联网用户新增930.8万户,达到4587万户。专家分析说,中国通信业的良好发展态势,将极大地推动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电话需求依然旺盛,用户增加快,预计今年新增用户数可保持上年9400万户的水平。喜人的成就固然招来喝彩,但是,理性的反思、战略的考虑也在继续。

       中国电信业在阳光普照的同时,也面临一系列挑战的阴霾威胁,不冷静全面地思考中国电信业的未来前景,很可能就会导入不必要的误区。具体分析来看,影响中国电信业持续发展主要有如下挑战:

      首先,市场监管方面,要面向WTO后的新环境为电信业注入新活力。WTO带来更加全面的市场竞争,电信监管必须面向新环境、适应新格局。事实上,现在我们的电信监管确实面临新的体制问题,比如在电信分拆以后,如何培育有效竞争市场,以及下一步有效竞争的建立,如何保持电信监管政策的持续和稳定等。同时,原有政策面临调整,非对称管制、普遍服务机制的重新确立,都是摆在中国电信业政府监管面前现实的课题。当然,在这些方面,中国正在积极务实地推进,在保持稳健发展的原则下,明年中国信息产业部的总的监管方针不会改变。同时,对于部分政策也将适时地进行调整,而适应WTO的法律框架将会有所进展,资费政策在一步步地走向市场;《电信法》开始摆上桌面。另外,普遍服务机制有可能出台,已经讨论很久的普遍服务基金也很可能将落到实处;全业务牌照按照现在情况来看也将发放,全业务竞争即将展开;非对称管制政策也将会有所松动,从而为真正实现公平有效的市场竞争创造良好的环境。总之,中国的电信监管将会继续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监管之路。

      其次,电信运营商之间的市场竞争还不够理性,互联互通和恶性价格战还不同程度的存在。运营商间低效竞争带来的互挖用户,造成了大量资源的流失,也带来了大量低端用户,成了电信业持续发展的最大隐患。而这就需要进一步完善企业经营机制,现代企业制度要加快实现。同时,运营商也要站在产业战略发展的高度考虑现实的市场运营和竞争,“做大蛋糕”而不是仅在原来的小“蛋糕”上互相争抢,这样抢到最后只能是大家都挨饿。另外,要摒弃“粗放”的发展模式,谋求更加高效的发展,尤其在语音业务向数据业务过渡的大趋势下,电信运营商面临着更多的市场机遇。运营商应放远眼光,积极进行业务创新,谋求持续高效发展。当然,这也需要政府监管的有效跟进。

       再次,中国电信市场的业务创新还不充分,与国外运营商相比还存在距离。中国电信业现在的高速发展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电话用户的始终高速增长,正如前文所指出的,今年1~10月份,全国电话用户就新增了7931万户。不可否认,在目前语音业务仍占主导的市场上,争取用户仍然是盈利的基础。但是,同时我们也看到,这样高速的用户规模增长对运营商的利润贡献却在渐渐降低,这不能不引人深思。大量低端用户的涌入是摆在运营商未来发展面前的现实难题,是必须迈过去的槛。而方法就是告别低效的市场开发,积极进行业务创新、提升服务价值,尤其应该把更大的精力投入到商业用户上去。现在中国的企业信息化还在不断前进,运营商应该为他们提供尽可能完善的方案,将服务的能力向企业内部延伸,这也是一种必然的趋势。美国大部分公司利用网络来开展业务,管理企业。如花旗银行等,不但可以把广域网外包,局域网外包,甚至把它的数据库也外包。中国的企业与之相比还有一定的距离,所以发展的空间很大。

      最后,国外企业和民营企业如何进入电信业也没有确定的模式。这个问题是适应WTO后的全面市场竞争时必须考虑的问题。对国外运营商如何准入、如何监管都要在WTO的总体方针下考虑中国市场的现实国情;而对于民营企业,中国和欧美不一样,欧美在进行国有电信公司民营化改造时,首先它就有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市场经济的基础,这种过渡很容易完成。中国是不可能走国外国有电信公司民营化的路。国务院体改办研究所史炜就认为:现在,中国的民营企业进入,可能更多地会采取在国有公司股份制改造过程中,以发起人的身份认购其股份。民营资本的进入应采取温和进入,不要硬性进入。如果硬性进入,会两败俱伤,而且市场基础不足。

      当然,不能因为存在这些现实的挑战就对中国电信业的发展前景心存悲观,那样,只会导入另一种盲目。事实上,中国电信业这十几年的发展已经充分显示了中国电信市场的增长潜力。回顾中国电信业的发展轨迹,可以说,继续沿着这样的高速度发展的空间仍然很大。

      首先,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是电信业继续腾飞的最强支撑。著名经济学家樊纲在财富全球论坛上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经济今后还能维持高增长速度。中国GDP不仅能够继续增长20年,甚至再增长40年也没有问题。世界银行也称中国经济增长对全球GDP贡献已经排名第二,仅次于美国。同时,预计2003年我国经济发展的各方面条件仍然好于上年,2003年中国经济将承接2002年的发展势头,保持较快增长,GDP有望增长8%,而经济的高速发展就是刺激电信市场需求的最强动力。

      其次,我国的信息化建设将继续蓬勃兴起,电信业潜在需求还很大。尤其“十六大”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这样,我国政府的电子政务工程和企业信息化工程将进入实质性启动阶段,为2003年的电信业发展注入新的动能。同时,中国的电信业发展水平相对不平衡,东西部差距依然很大,而且电话普及率还很低。随着西部大开发的紧张推进,中西部地区的信息通信建设必将带来更多的用户增长。另外,现在我国的人均GDP只有800美元,相比中等发达国家的3000美元水平还有巨大的增长空间,这里自然也就孕育着庞大的电信潜在需求。所以,明年中国电话用户将继续高速增长,而这也是中国信息化建设得以真正实现的最强有力的基础。

       再次,电信政策的稳健和务实。中国信息产业部部长吴基传在“2002亚洲电信展”开幕论坛上就指出,近年来世界电信业剧烈动荡,由持续十多年的快速增长滑向萧条。然而,中国电信业始终保持了快速健康的发展,主要就是得益于稳健务实的政策。今后,中国将继续致力于建立集中统一、有权威、高效率的管制机构,吸收国际上有益的立法和管制经验,按照公平、公正、透明的原则,进一步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电信监管体系,以促进有效、有序的竞争。

      最后,中国各大电信运营商的积极拓展也是电信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2002年,经历了迄今为止中国电信史上最大一次分拆重组后的电信业,已经基本完成了新的竞争格局架构,开始积极面向市场创造机遇、迎接发展。这半年来,业务创新、大客户服务、海外拓展都在逐步推进中,今后,电信运营商的市场化运营只能继续推进,各种积极的营销措施将会积极刺激市场潜在需求的发展。同时,随着数据业务发展的渐渐加快,今后,电信网络的高效开发将越来越多,拓展面也将打开更大的空间。总之,诸多因素都在积极促进中国电信业的持续高增长。

       总之,中国电信业继续一枝独秀仍然可以继续,但是,潜在的问题也是巨大的挑战,同时也是巨大的发展机遇。现在,中国电信市场正在经历一轮新的结构调整,这期间出现了投资缩减、用户增长放慢等问题,但这些正是中国电信业加快产业发展模式转轨以实现持续发展的结果,今后将继续走向“集约化”经营,继续中国电信业的发展奇迹。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